毛筆頭的制作具有一百多道工序,全是手工完成的。筆頭由主毫、副毫組成筆柱,然后覆蓋披毫,最后捆綁成一個完整的筆頭。以下示圖分解:
一、主毫——又稱心毛、表毛、尖毛,統(tǒng)稱主毫。主毫是處于筆尖部位一小撮鋒穎尖銳的毛,也是筆頭中最長的毛。筆頭用膠粘攏得非常尖銳散開后又平又齊,這就是毛筆“四德”中,尖和齊的標準。主毫毛,只占整體筆頭毛的六分之一。主毫和副毫好比政府的官員,一正多副。
二、副毫——有的叫貼毛,貼毛該有一貼、二貼、三貼、四貼、五貼毛。又叫頭副、二副、三副、四副、五副或叫頭鋒、二鋒、三鋒、四鋒、五鋒。不論哪種叫法,所有的毫都應(yīng)是優(yōu)質(zhì)毛。副毫是以主毫為核心,又為主毫的互助毫。筆頭是單一制成主毫、副毫、健毫后,組合成筆柱,再用披毫將筆柱覆蓋完整,從外觀難以判斷主、副、健毫的優(yōu)劣。一支高質(zhì)量的毛筆,副毫是相當重要的,前面說到,好的筆頭里應(yīng)具備三至五副的副毫毛,根據(jù)毛桿的粗細,鋒穎的深曲需要三副或五副,最少的也應(yīng)有三層副毫。副毫毛的長短層次,量的多少,鋒穎的深曲搭配十分嚴謹。對毛筆制作工匠來說,必須具備熟練的技術(shù),豐富的經(jīng)驗和思想良好的品德,才能把筆做好。副毫好比建房子的基腳,基腳筑得結(jié)實,房屋才能牢固。副毫精良充足的毛筆,在使用運轉(zhuǎn)時,始終保持圓而不扁,提按不倒鋒,富有彈性。副毫是毛筆“四德”中圓和健的標準。(見圖一)
制作毛筆,副毫可多可少,偷工減料者,副毫用劣質(zhì)毛,或無鋒穎的禿毛,行內(nèi)稱為襯墊毫、襯毫,即用襯毫把筆墊起,蓋上披毫,外觀與用優(yōu)質(zhì)副毫毛筆一樣美觀,但無法使用,還有一種制作方法,在筆頭里只用頭副毫,而其它幾副毫同樣用的是無鋒穎的禿毛,將筆型墊起,像這種筆開始使用時尚可,用上幾次以后,就會出現(xiàn)毛病,也就無法使用。三種做法是,只用頭副和二副,而三、四、五副也同前兩種一樣。這種筆也絕對達不到滿意的效果。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工藝簡單,產(chǎn)量高,成本低,價格便宜好出售。(見圖二)
三、健毫——是指筆頭彈性不足的情況下,必須選用毛桿粗壯、直順的毫毛,如豬鬃、石獾,日本進口的人造毛等其它比較硬的畜毛,做為加健的原料。在加入時,要嚴格計算,量力而行,長短比例,部位的搭配,摻與副毫混入筆柱之中。假如健毫用之不當,使用時,筆頭就散鋒、開叉、抱不攏,反成劣質(zhì)筆。四、披毫——又叫護毛,蓋毛。筆頭外周圍的一層薄薄的毛叫披毫,披毫應(yīng)選用雌性的畜毛,它具有細嫩柔軟的特點。披毫能促使筆頭的副毫和健毫緊密團聚,不散鋒,筆柱不外露。披毫好比人穿外衣,外衣能保護皮膚不受風吹日曬的侵襲,并增加美感,披毫毛的用量,只占有筆頭毛總量的五分之一,但是,毫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注:“深曲”指鋒穎長短,深為長,曲為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