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課:忘怨忘過:相逢一笑恩仇泯滅
【菜根妙語】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菜根故事】
樂于忘記,是一種美德。
相傳唐朝時的宰相陸贄,在自己任職期間聽信別人誣告太常博士李吉甫的讒言,也認為他結(jié)伙營私,于是便毫不猶豫的把他貶到明州做長史??墒遣痪?,陸贄因為這些事情暴露而被罷相,同樣也被貶到了明州附近的忠州當別駕??墒鞘虑樗坪醪]有這樣結(jié)束,因為剛上任的宰相知道李、陸有這點私怨,便想利用他們之間的這點私怨來挑撥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趁機從中拉攏人才。
于是剛上任的宰相便玩弄權(quán)術(shù),特意提拔李吉甫為忠州刺史,讓他去當陸贄的頂頭上司,意在借刀殺人,通過李吉甫之手把陸贄干掉??墒墙Y(jié)果出乎所有人的意外——李吉甫不僅不記舊怨,還在上任伊始特意與陸贄飲酒結(jié)歡,使那位現(xiàn)任宰相借刀殺人之計無形中成了泡影。對此,陸贄自然深受感動,便積極出點子,協(xié)助李吉甫把忠州治理得一天比一天好,他們的友誼也曾被引為一段美談!
唐朝的時候還有一件類似的事情。
還是在隋朝的時候,李靖曾任一個小小的郡丞。他最早發(fā)現(xiàn)李淵有圖謀天下之意,并且他還把這種情況及時的向隋煬帝檢舉揭發(fā),可是隋煬帝沒有聽信他的話。不久,李淵滅隋,建立了唐朝,之后他為了抱負準備殺李靖。可是李世民堅決反對這么做,并再三請求保李靖一命。后來,李靖果然不負李淵的期盼,馳騁疆場,征戰(zhàn)不疲,安邦定國,為唐王朝立下赫赫戰(zhàn)功。
同樣在這個時期,魏征也曾鼓動太子建成殺掉李世民,可是“玄武門之變”后,李世明奪得了天下,但他并不因為魏征曾經(jīng)鼓動李建成殺自己而懷恨在心,相反他不計舊怨,量才重用,使魏征覺得“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結(jié)果果然不出所料,魏征也為唐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
相逢一笑泯恩仇,“仇將恩報”,不僅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智慧。
宋代的名相王安石和蘇東坡是同一個時代的人,并且兩人都因為文章而聞名于世,可是這兩個文人并沒有像人們想像的那樣“相親”,而是相反。王安石當時對蘇東坡的態(tài)度可以說是有那么一點“惡”行的,特別是他當宰相的時候,因為彼此之間的政見不合,王安石便借故將蘇東坡降職減薪,并且還把蘇東坡貶官到了黃州,搞得蘇東坡的人生突然變得很是凄慘。然而,蘇東坡胸懷大度,他根本不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更不念舊惡,依然很瀟灑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雖然苦點,但很開心。
不久,王安石從宰相位子上垮臺,蘇東坡并沒有恥笑王安石,相反兩人的關(guān)系倒不由自主的好了起來。蘇東坡為了鼓勵王安石,不斷寫信給隱居金陵的他,或共敘友情,互相勉勵,或討論學(xué)問,變得十分投機。后來蘇東坡由黃州調(diào)往汝州時,還特意到南京看望了王安石,受到了對方的熱情接待,二人還結(jié)伴同游,促膝談心。
到了臨別之時,王安石還是很舍不得蘇東坡的離去,于是便囑咐蘇東坡說:“將來告退時,要來金陵買一處田宅,好與他永做睦鄰”。蘇東坡也滿懷深情地感慨說:“勸我試求三畝田,從公已覺十年遲?!倍艘粧呦酉?,成了知心好朋友。
【人生成長課】
人施恩于我,我不能一刻忘記,反過來說,人家留下的怨仇,要忘得一干二凈,以培養(yǎng)我們坦蕩寬宏心胸,一個胸中不能容物的人,是不能夠成就一番事業(yè)的,所以,感恩戴德,忘怨忘過是一種心里優(yōu)勢,是成事的大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