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秘法:卦意預測法]教學大綱(二版)6
[上接...教學大綱5]
3、詢問來人要測什么事情?測該事的動機和前提是什么(為什么要測這件事情等)?不要凡來人你都想測來意!
4、對于新客戶求測,卦師要幫助他理順立卦的思想(發(fā)送信息之意念)。遇不會搖卦的要告之搖卦的步驟、要領, 要保障起卦的正確性。
9、標記特殊卦象(六沖、六合、三合等),以便留意分析測項。
10、測項之起卦時機的正確把握是成功預測的關鍵之一(后有專述)。
二、解卦步驟
第二步、再把找出來的人、事、物都對應到卦中(更有甚者,只取一個所謂的“用神”斷卦);
第三步、根據(jù)生泄克沖合刑害之象意來斷這件事的發(fā)展趨勢。
大部分問題只要在原先基礎上動一動、思維方式轉(zhuǎn)一轉(zhuǎn),變安排卦意為服從卦意,就能實現(xiàn)事卦合一、扭轉(zhuǎn)乾坤,使得全盤皆活?!肮Ψ蛟谪酝狻睆娬{(diào)的是豐富的社會閱歷對提升預測水準的意義,前提必須是深入到六爻本質(zhì),真正弄清六爻內(nèi)在機制之后——如果連最起碼的領會卦意都做不到,甚至連六爻的方向都弄錯了,卻高論“功夫在卦外”,那是本末倒置、顛倒黑白,又何需學卦呢?
3、凡卦必有世應重心,世應是表示關乎此事的重大事物標志,是站在社會環(huán)境來反映客觀現(xiàn)實,持世之爻是第一基本點,臨應之爻是第二基本點,卦爻如何排列均有其卦意,卦會根據(jù)客觀實際,將事情按照輕重緩急安排于爻中。無論誰、測何事,都要順著卦意走,不能忽視世應、舍重就輕,否則總結(jié)出的技法不免誤導后學(對世應重心視而不見,單憑所謂的取用神斷卦,是傳統(tǒng)六爻的主要弊病之一)。關注世應,在此前提下考察動變及伏神,以卦意為用,以跟所測之事有聯(lián)系的人、事、物為用,打破原來的取用傳統(tǒng),于是,你的思維開始逐漸和六爻之魂重合......順著卦意走,不僅能輕松排除“暗示”的誤導,還能夠解決“測此應彼”甚至測來意問題。
用靜態(tài)的視角平面地看原象,這類錯誤非常具有代表性,很多易友甚至大師都有此通病,狹隘地看“原象”,人為地把“測吉兇”和“定應期”割裂開來。比如某婦測兒子能否回來?那么起卦時原象是什么樣,結(jié)果就是什么樣,即用神沒有“病”,就能回來;有“病”就不能回來——而如果是測兒子什么時候回來?先看原象用神有什么“病”,等進行時“病”得治時人準回來,乃屬通病。
先看主卦: 1).主卦是否為特殊卦象;2).世應持臨何六親,各應代表什么;3).看何爻位、什么六親發(fā)動,各應代表什么? 4).動爻生克路線如何,對主卦之爻尤其是世應有何影響?
次看變卦: 1).變卦是否為特殊卦象;2).動爻化出了何六親,代表什么? 3).變爻回頭對主卦之爻的生克意向如何?對主卦世應有何影響,直接或間接,若間接則應考慮世應位的被動虛化代表什么,生克意向如何?
接著再看原象:1).世應動變在月日時空中的存在狀態(tài);2).月日對卦爻的沖、合、并;3).查明旬空之支爻;4).從以上狀態(tài)中整體把握測項的基本情況。
這樣,既察立卦時原象是什么,又能看出這樣的原象預示著怎樣的發(fā)展趨勢,還要清晰地意識到未來的月或日進行時原象的影響。
當然,上述步驟是針對生疏者而言,孰練之下,一齊統(tǒng)抓到位。
6、策劃調(diào)整建議:揚長避短或趨吉避兇之舉措(另有專述)。
第三節(jié)
那么大忙人或大閑人的“基本常態(tài)”如何呢?大忙人的“基本常態(tài)”是“忙態(tài)”,大閑人的“基本常態(tài)”是“閑態(tài)”,故大忙人或大閑人之測項多反映其“忙態(tài)”或“閑態(tài)”,而不一定就是其測項之正常卦象爻象,……除非他已切入測項的“基本常態(tài)”。具體結(jié)合后面之章節(jié)“《六爻乾坤》對六爻功能的界定”。(此為獨家發(fā)現(xiàn),首次批露。)
第四節(jié)
該法是針對測項時間跨度或變數(shù)相對較大而易造成析斷矛盾的一種解卦技巧。比如:某人在其測項之初立過一卦,之后又在不同時間段上對同一測項又立過幾卦,問題是這之后的幾卦基本上會與初立之卦的顯象并不一致或甚至矛盾,這類測項在實際應用中會經(jīng)常遇到(古今六爻著作均未提及類似議題)。
《六爻乾坤》針對這種現(xiàn)象,將初立(測項初期卦)之卦稱為“總卦(事實上它真是總卦)”,之后的多卦稱為“分卦”。如何處理好六爻中的總卦與分卦的解斷關系顯得很重要,我已很好地解決此課題(具體技法在學習班上講解)。(此為獨家發(fā)現(xiàn),首次批露。)
第五節(jié)
一、動變;二、日月流變;三、斷卦要以不變應萬變——“不變”是指服從卦意這一原則不變;“變”是指斷卦思路緊隨卦意而變,如此才能實現(xiàn)事卦合一;四、錯綜其數(shù),陰陽互變孿生應卦,“應卦”其義相同。也有稱為“錯卦”、 “綜卦”的。古人雖早已提出了“錯卦”、 “綜卦”之說,但并未講清其具體用法。我叫它“應卦”,取其與前卦相對之意,即正反對應之卦。
原、應卦快速轉(zhuǎn)換口訣是:天地定位、雷風相搏、水火相逮、山澤通氣。
《說卦》規(guī)定了后天八卦的各個方位之間的關系:
天地定位:天為乾,地為坤,乾坤確定了其他六種事物(雷、風、火、水、山、澤)的位置。乾坤廣大無邊,但處于動靜的變化之中?!胺蚯潇o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一切的動靜變化,都在這天地之間進行。
雷風相搏(雷風不相悖):表明雷與風相近又相隨。
水火相逮(水火不相射):表明水與火相反,但卻時常共濟一起,互相伴隨。
山澤通氣:艮山兌澤,氣息相關,互為表里。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對應卦產(chǎn)生過分依賴的心理。應卦充其量只不過是另一種記卦方式,并不屬于技法范疇,理論方法不成熟的話,應卦照樣斷錯!
在測項面前,原卦、應卦并列案上,我們要全面審視兩卦,將測項斷全、斷細、斷準。學習班上將特別深化“原卦與應卦之結(jié)合”用法,也是《六爻乾坤》實戰(zhàn)之重要技法之一。
第六節(jié)《六爻乾坤》對六爻功能的界定
六爻預測的功能定位是一個戰(zhàn)略性、原則性問題,學習、研究、運用六爻預測,必須要對這一問題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它讓我們明確六爻預測的能與不能。一直以來,易友們受某些神斷卦書熏染,中毒太深,以下觀點可能在感情上難以接受,但不要忘了——我們的目標是學以致用,可以肯定地說:不正視六爻預測的功能定位,那些神斷卦書就算再花上百年,看上萬本,練上億卦,也只能屬紙上談兵!
我在實踐、對比、思考的過程中,結(jié)合某些學者的正確觀點,對六爻卦的部分適用功能定位總結(jié)如下:
一、地支信息
在六爻預測中,地支主要用以演化六親、體現(xiàn)時間概念、物質(zhì)有無以及相對大小、多少、爻支間的作用形式,這些是主要信息(為其第一信息)。至于方位、五行屬性、具體數(shù)目、顏色、生肖屬相等信息(為其第二信息)則微乎其微且缺乏規(guī)律性。例如停電測何時來電,不能想當然地以巳午火代表電,就象測雨不能憑亥、子水取用一樣——父母巳、午火旺動照樣下大雨。知此,也就明確了見金發(fā)金財,見水發(fā)水財?shù)目尚哦?。地支的第一信息是主體,第二信息是枝節(jié)。
二、六爻中的數(shù)量(目)預測
三、“一卦多斷”沒有普適性
六爻預測是長動態(tài)信息為主的預測術,預測人生的動態(tài)信息有著八字預測術無法替代的功能。但人有萬事,事有萬端,一卦之中無法把人生所有的信息都包含在內(nèi),只有最關心或者最強烈的信息才容易體現(xiàn)出來。
《卜筮正宗》曰:“終身卦要如是推算大限、小限,究竟禍福吉兇,并無絲毫之驗。后人若卜終身者,當知興廢大局報于卦;刑傷克害、際遇機緣報于爻。若年年如是,月月照常,而爻中不及報,就妄推無準。莫若名利禍福壽夭逐件分占,便可顯而易見也。學者當用意推詳之”。
我非常贊同“一事一斷”以及“圍繞一事將之斷準、斷細”的觀點。
之前我已接觸此論且很贊同,因受李計忠的《一卦多斷絕學精典》等書的影響,以及受到現(xiàn)代學者書中“神斷”的誤導,加之決心將問題弄個水落石出......;后又學習了董元辰的《元辰六爻》,他主張用任意卦均可測卦主終身及其六親終身,并且直接運用了近六個月,開始卦例不多時倒覺得很實用也是好東西,時間稍長后就多次遇到了“錯誤百出”,印象最深的是我用以前測事的卦與后面測事的卦來比較終身運氣,結(jié)果差別卻很大,回顧已過之事不準的地方也很多;另用起卦時的日干支之旬甲順逆推六甲為大運......其它的多用大小限和主卦看前30年,變卦看后30年等等。其共同點是均測自身推流年方方面面、兼測六親方方面面、兼測陰陽宅風水等等。我親身經(jīng)歷過艱苦卓絕的探索實踐,沖進去又殺出來,再沖進去再殺出來,可謂遍體鱗傷、疲憊不堪。真是勞神、耗時、費財??!
若非出于責任心,我也厚著臉、隨大流,將此間探索實踐之實例粉飾一番,來兩部“一卦多斷”以及六爻測風水專著的話,我有十成的把握,會令眾所周知的大師名人的同類神斷大作相形見拙、黯然失色。
我明確地告誡大家:每個卦都有自己反映測項的既定角度,卦意如此,六甲大運及大小限運測終身運氣只不過是一廂情愿地人為曲解卦意的產(chǎn)物,是試圖以六爻預測取代八字預測的失敗嘗試!同樣地,基于大小運限推導出來的所謂“事態(tài)順序”更是橫生枝節(jié),將原本簡單的問題復雜化。道理原本很簡單:測任何事,從成卦順序看,初爻為一卦之始,而解卦時并非一律先去看初爻,也并非一律從初爻看到上爻。世應動變的出現(xiàn),使得一卦之中各爻各位,在卦意內(nèi)容上主次立判,只要順從這條正宗的線路,我們就能游刃有余、恰如其分地將測項的來龍去脈還原出來。我不強求讀者立馬認同以上觀點,“人教人不乖,事教人才乖”,不嘗盡苦頭,是不知回頭的。
六爻預測實戰(zhàn)中的“隱此示彼、隱遠示近、隱輕示重、隱多示單?、隱喜示憂”現(xiàn)象,正是六爻卦的隱示功能,由此決定卦爻并不是一定要顯示你想問的事情。
2.隱遠示近:立卦測項,卦爻多顯示近況而隱去遠事,除非久拖未決之事或超年之測項。
3.隱輕示重: 立卦測項,卦爻多顯示要重之事而隱去次輕信息。
4.隱多示單: 立卦測項,卦爻多顯示單一信息而隱去多重信息。
5.隱靜示動: 立卦測項,卦爻多顯示動態(tài)或進行中事而隱去靜態(tài)之事。
6.隱喜示憂: 立卦測項,卦爻多顯示憂兇信息而隱去喜吉之好事。
其實不管怎樣,只要順著卦意走,按照“六爻卦意預測法”原則,也能輕松地將“彼”的信息提取出來。
六爻的基本規(guī)律都是一樣的,如果對這些規(guī)律的理解走了樣,可以肯定其人“一卦多斷”也不得要領——更不堪設想其人在用六爻擇吉、六爻測風水時會干出怎樣顛倒黑白的事情來……(此為獨家發(fā)現(xiàn),首次批露)。
五、“一事多卦法”可顯示測項的多面性
“一事多卦法”專為重大測項而備用,因重大事件往往涉及的因素較多,牽涉面廣,一卦之測可能反映不全面,多立幾卦必能全面顯示重大事情的方方面面。
古人講在一個時辰內(nèi)不能對同一事情搖兩卦或多卦來預測,純屬胡說!
從廣義而言,六爻可測盡萬事萬物,事實上六爻也構架了預測之成熟模型;
從狹義上講,測項中遇上的64卦中之每一卦只有6個爻6個層面,這個預測使用資源是非常有限的。在測項中,卦爻將有限使用資源按客觀現(xiàn)實顯示于卦中,而重大事情由于“涉及的因素較多,牽涉面廣”,一卦之測往往“力有不逮”,此時“一事多卦法”就可大顯身手了。如同“盲人摸象”,將各人摸到“象”合在一起,這個大象就全面了。
《六爻乾坤》按其“卦意預測法”原理提出了“一事多卦法”,可以完全解決一卦之測的“力有不逮”。請學員們大可放心的是:1.“一事多卦法”可以從多個角度去反映測項的方方面面,達到了全面掌控重大測項的目的;2.“一事多卦法”出來的結(jié)論不會矛盾,這是傳統(tǒng)六爻和新派六爻的取用神斷卦法沒法解決的。3.此法可提高六爻預測的準確度及擴大其應用價值,降低六爻預測的信息失誤風險,進一步體現(xiàn)了“六爻卦意預測法”的優(yōu)秀性、先進性。(此為獨家發(fā)現(xiàn),首次批露)。
六、應期精度探索
有的人不是將精力花在對六爻預測規(guī)律的挖掘上,而是出于炮制"神斷"的需要,過度地渲染“分令時”,著作中屢屢出現(xiàn)測行人用北京時間生搬硬套到幾點幾分......而粗通易理的人都知道:作為時空標記的干支紀時,是以太陽高度角,即以真太陽時(或稱地方時)為衡量標準的?!胺至顣r”在理論上不是不可行,但在實際運用中要嚴格地換算成物理性質(zhì)的地方“分令時”,而不能一律用行政性質(zhì)的北京時間——科學的東西容不得半點馬虎,絕不能憑自己一句“約定俗成的規(guī)定”來企圖抹殺客觀規(guī)律!
測量牛郎織女星之間的距離,只能精確到光年,而難以達到千米;測量京廣鐵路,只要求精確到千米,難以達到米、厘米、甚至毫米,也沒那個必要;其余測量一根柱子長度、一枚鐵釘質(zhì)量也有著不同的計量單位;同樣道理,尺子有米尺、千分尺等,精確度都不一樣,不能強用米尺去要求達到千分尺的精度。
1.超年之測(超年的,含流年、終身卦等), 以原象月日為基礎, 進行時(即應期)用年(太歲)推測。
2.年內(nèi)之測(超月至年內(nèi),含流月、年運卦等),以原象月日為基礎,進行時(即應期)用月建推測。
3.月內(nèi)之測(超日至月內(nèi),含流日、月運卦等),以原象月日為基礎,進行時(即應期)用日辰推測。
5.時內(nèi)之測(超分令至時內(nèi)之急時或短暫之項,含流分令、分令卦等),以原象日時為基礎,日辰為重,進行時(即應期)以分令時推斷,比如測當天內(nèi)的體育比賽等。理論上講應期可以斷到“分令時”,應加強地方時運用。
七、“事卦合一”論具有普適性
“事卦合一”論脫胎于古人的“天人合一”觀。現(xiàn)代科學認為:人體具有生物電和生物電磁波,當人集中精神于某事物時,人體生物波能與該事物的信息波產(chǎn)生共振(共鳴),通過時刻存在我們周圍的電磁波連通人體與關聯(lián)事物,電磁波載著我們需要的信息,再通過翻譯信息的工具——八卦及其卦爻和六親,測項的狀態(tài)通過卦爻及六親之類象等表達出來。
只要將有緊密聯(lián)系的立卦預測方式加以運用,且不論是何人代測與事主有關聯(lián)之事,均具有穩(wěn)定性。這是六爻卦的功能之一,且具有普適性。我稱此現(xiàn)象為“事卦合一”。將“事卦合一”原理用于代測時,要注意立卦信息的有效連接。此論主要用于代測形式。
數(shù)年來,我將“事卦合一”論用在六爻代測方面,取得了十分準確預測的效果。古今“取用神斷卦”者不明符合“天人合一”宇宙觀的“事卦合一”原理,處理代測事項時以六親為用神與世爻的比較關系定吉兇,往往錯斷頻生,故“一葉樟目,謬之千里”!(此為獨家發(fā)現(xiàn),首次批露)。
八、六爻卦象與測項進展時段具有對應性
六爻卦象與測項進展時段具有最佳的對應狀態(tài),這也是六爻卦的重要功能之一。界定此功能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六爻預測的準確率,因為:
從測項進展時段來看,測項時段因具體事項不同而長短不一,其過程粗略分為: 測項消息期、測項前期、測項發(fā)展期、測項高潮期、測項收尾期等五時段。伴隨測項信息而來立卦的卦主,可能不會按卦師希望的如上所述之時段來預測其事項的,但不同時段所立之卦所顯示的信息對揭示測項大局有重大影響!
1.測項消息期:從狀態(tài)上講,指卦主尚未進入測項中實際角色之前,若遇卦主在此期前來立卦測事,所得之卦象對測項大局沒有指導價值。
2.測項前期: 即測項初入期,卦主已完全進入測項角色,此期預測最有價值,所立之卦可作測項總卦使用,此卦能總攬全局,卦主可憑此斷參考測項的可行或不行?,F(xiàn)實中有40%左右的測項在此時段預測。
3.測項發(fā)展期: 此期所立之卦對大局沒預測價值,此卦只反映階段性吉兇。
5.測項收尾期: 若遇卦主在此期前來立測事,此時之卦對大局沒指導價值。
6.以上各時段的準確判斷,是卦師析卦前的首要任務。一方面要向卦主問明以增強把握;另一方面卦師要憑高超的本領據(jù)卦的實際反映從中抓取測項的“來龍去脈”,從卦中判定其測項已處于何進展時段。亦可將此節(jié)作為“成功預測的立卦原則”。
學員們務必認真聽課,切要掌握好此節(jié)內(nèi)容,才能開啟通往六爻“神斷”的必由之路!(此為獨家發(fā)現(xiàn),首次批露)。
九、六爻預測的局限性及測項的卦譯風險
這種局限性和卦譯風險是由六爻卦的功能和立卦時機所決定的,不可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