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宿舍打了半晚的麻將,一局都沒贏,快急哭了,但是今天有了這些技巧,我再也不怕不會胡牌了!
最后的幾張牌怎么猜?
當一家的牌手中有四張的時候(或者時間已遲,手中剩七張牌時),上家在抓進一張之后,換出一張來,便可猜到上家手中所有的牌。不過這種猜測,應該隨時把上家之前打牌的次序,和上家的的上家所打的牌加以驗證,方可得到正確的答案。
牌桌上的牌怎么猜:就是四家所打的牌。
1、譬如:白板見了兩張,倘若你手里還有一張白板,決計沒有人要,也沒有人再會打給你。
2、再比如八筒已見三張,九筒見一張,而你手里有七、八筒的六、九筒的搭子,這種搭子非常容易吃進或和出(倘若已經(jīng)聽張的話)。
3、換一個例子來說,河里絕少五、六萬,則四、七萬便是人家容易吃進或和出的牌。
不要以為這種現(xiàn)象是顯而易見的,不少入局者正是忽略了這種現(xiàn)象而鑄成錯誤的。如以為八筒(以八筒見三為例)是熟張而打八筒,這樣在不覺中把本人的上好機會丟掉了;或是以為一萬已見三、四次(以五、六萬甚少為例),四萬亦屬可打。這是猜牌的初步概念;而成熟的準確猜牌大多建筑在初步概念上面。
別家打牌的次序
應該隨時記牢別家所打的牌的先后,同時猜想——他為什么先打那一張,后打這一張呢? 其中必有道理。
譬如:上家先打二筒,后打四筒。他也許是拆搭子;也許是打二筒時抓進一張五筒,而打四筒時已抓進六筒(因為有四筒一對),或者仍舊留有三、六筒搭子;也許是打二筒時抓進一張六筒,而打四筒時抓進一張七筒。倘若上家先打四筒,后打二筒。他也許是拆搭子;也許是本來有一筒一對,所以先打四筒,并不蝕搭,而打二筒時則希望一筒來碰,或把一筒一對做麻將。
任何一張牌都可以研究,任何一張牌都會提供一種信息,因為誰都不會無緣無故打。也許有人會說:我就是常常無緣無故打牌。不對,你有時所以隨便打牌,是因為手里的牌閑張甚多,而這也是一種信息,也是一個緣故。
如手里是一副大牌,現(xiàn)出一種特殊緊張或過分仔細的精神狀態(tài),,象把十三張牌數(shù)一數(shù),每打一張牌都可以考慮;在聽張之前一張,故意把牌打得重一些,向桌上拼命一拍;正想吃進某一張牌,突被對家碰去,把拿出一半的牌重新縮回;想碰而不碰……。
這種種動作都無形中透露:上家手里有幾張什么牌,并且一般都是不會錯的。一個麻將技巧不熟練的人,幾乎每一副牌都有這一類的表示;而熟練者有時也難免,可從中知道上家手里的幾張牌,再從旁證來加以證明,便可進一步知道上家手中有什么牌要打,要吃,要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