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剩菜有“原則”
春節(jié)期間,家家戶戶都會做很多美味菜肴,難免會遇到剩菜的麻煩。那么問題來了,剩菜到底能不能吃,怎樣吃才健康呢?
吃剩菜有“原則”
吃剩菜原則就是“剩葷不剩素,涼菜都別留”。
為什么蔬菜不能剩?
蔬菜里面本來就含有硝酸鹽,剩下后放到冰箱里儲存時,儲存時間稍微長一點,硝酸鹽就會轉(zhuǎn)化成亞硝酸鹽,少量的亞硝酸鹽也不是特別可怕,但是如果長期吃剩菜的話,亞硝酸鹽就會轉(zhuǎn)化亞硝胺,亞硝胺就有致癌的作用了。所以剩下的蔬菜,尤其是剩的時間比較長,一定就不要再吃了。
為什么涼菜不能剩?
涼菜則是因為沒有經(jīng)過高溫處理,所以會有一些細菌存留,如果剩下之后再吃,細菌會進一步增多,所以會有一定的風(fēng)險。
剩下的肉和豆制品吃前要熱透
肉類和豆制品有微生物繁殖的問題,亞硝酸鹽的問題無需考慮。它們的共同麻煩是可能繁殖危險致病菌,比如恐怖的肉毒梭菌。這種菌能產(chǎn)生世上第一毒“肉毒素”,毒性是氰化鉀的一萬倍。毒素在100℃以上加熱幾分鐘能夠破壞,但如果沒有熱透,是非常危險的。
保存剩菜要注意以下幾點
提前分裝
明知道這一餐吃不完,就應(yīng)當(dāng)在出鍋時分裝到不同的盤子里,其中一份稍微涼下來之后就放入冰箱,這樣菜中細菌的“基數(shù)”很低,第二天甚至第三天,熱透了再吃,都沒有問題。
放在冰箱下層最里面
如果菜肴已經(jīng)在外面放了兩三個小時,大家又用筷子踴躍翻動過了,保質(zhì)期就會縮短。這時候要注意,把它鋪平一點,放在冰箱下層的最里面,讓它盡快地冷卻到冷藏室的溫度。放到第二餐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徹底加熱到100℃,保持沸騰3分鐘以上。
肉類不要反復(fù)多次加熱
剩下的肉第二餐還吃不完,最好只加熱一半,剩下部分仍然放回冰箱深處。
剩菜新做
可以把剩菜改造成湯,比如剩排骨加蔬菜和掛面,做成蔬菜排骨湯面;剩番茄炒蛋加番茄、木耳和面疙瘩,改造成番茄味疙瘩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