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出處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宋·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譯注
1. 黃沙道:從黃沙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黃沙嶺之間的鄉(xiāng)村道路。
2. 舊時:往日。茅店:茅草蓋的鄉(xiāng)村客店。社林:土地廟附近的樹林。
3. 忽見:忽然出現(xiàn)。見,同“現(xiàn)”,顯現(xiàn),出現(xiàn)。
詩詞賞析
此寫夏日田園風光,作于辛棄疾謫居江西上饒時?!懊髟聞e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兩句,以六個名詞勾畫出一幅清新寧靜的夏日夜景圖:夜空晴朗,月亮悄悄升起,投下如水的月光,驚起了枝頭的烏鵲;夜半時分,清風徐徐吹來,把蟬的鳴叫聲也送了過來。上句化自曹操的“月明星稀,喜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詩句,從側(cè)面來寫月光的移動,烘托月光的明朗。烏鵲對光線的變化及其敏感,月亮緩緩升起,月光慢慢移動,照到了林中的烏鵲,使它們以為天亮而亂飛亂啼。
關(guān)于“別枝”之意,一直眾說紛紜。有解作“遠枝”;有解作“斜伸的樹枝”;有解為“烏鵲要離開樹枝飛走”;有解為“烏鵲揀選樹枝”;還有人解為“月亮離別了樹枝”等。從對偶方面考慮,“別枝”對應(yīng)“半夜”,“別”字當是修飾“枝”的,故解釋為“遠枝”或“斜伸的樹枝”似乎更為恰當。下句寫蟬鳴,“清風半夜”的蟬鳴聲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鳴,而是涼風習習下的清幽之鳴。總之,這兩句以動襯靜,動中寓靜,把半夜“清風”、“明月”下的景色描繪得令人悠然神往,表現(xiàn)了鄉(xiāng)村夏夜的寧靜和優(yōu)美。
接下來兩句從聽覺角度描寫田間地頭的景象。詞人漫步在黃沙道上,聞到撲鼻而來的稻花香,聽到田間群蛙的鳴唱,便聯(lián)想到即將到來的大豐收,心底無比歡樂。以蛙聲報喜,十分符合夏日田園的特點。此外,言青蛙“說”豐年,先寫出“說”的內(nèi)容,再補“聲”的來源,構(gòu)思十分奇特。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句,是對上片夏夜圖的進一步點染。詞人正信步而行,突然看到天邊的星星逐漸變得稀疏,零零星星只有七八個而已,原來不知不覺中已到了拂曉時分。這時突然下起了小雨,亦是零零星星的兩三點而已。詞人正急著返回,卻一時間找不到社林邊的茅店了,等他走過溪橋,轉(zhuǎn)了方向那所茅店就忽然出現(xiàn)了,欣喜之情不言而喻,有陸游“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妙,值得玩味。
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