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按: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21世紀(jì)的今天,我們?nèi)栽诟锌?/p>
而千年之前的蘇東坡偏不信這個邪,他說“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臉上洋溢著青春的風(fēng)采,眼中綻放出青春的光芒。
那份自信、瀟灑、樂觀、豪邁,我們學(xué)不來。
所以,東坡成了我們的偶像,千年如一。
2017/8/18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宋·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fā)唱黃雞。
詩
詞
賞
析
這首詞作于蘇東坡被貶黃州之后。蘇軾由于詩文涉嫌“譏諷朝廷”,陷入“烏臺詩案”,在這之后的人生中,東坡的仕途一直坎坷崎嶇。但是他胸襟曠達,生性樂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貶謫生涯中依舊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窺出他當(dāng)時的心境。
上片描寫清泉寺幽雅的周遭環(huán)境和自然風(fēng)光:山下的小溪潺湲流淌,溪水邊的蘭草剛剛發(fā)出嬌嫩的幼芽,幼嫩的芽枝浸泡在溪水里,仿佛是在歡快地洗澡;松林間的細沙小路十分潔凈,纖塵不染,像是剛剛經(jīng)過凜冽清泉的沖刷一般;傍晚天上下起了瀟瀟細雨,樹上傳來了幾聲杜鵑的啼鳴聲。這是多么愜意輕快的一副光景,它沒有市朝的塵囂,不沾塵世的污濁,優(yōu)美而潔凈,沁人心脾,充滿了情趣。上片三句,抒發(fā)了詞人對大自然、對人生的強烈的熱愛和贊頌,“瀟瀟暮雨子規(guī)啼”句,以杜鵑的啼聲引出下闋的抒情。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兩句,以反詰領(lǐng)起,并作回答。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可能再來,正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然而,在蘇軾看來,人的青春雖然不可能再現(xiàn),但人可以老當(dāng)益壯,可以有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精神往往使人煥發(fā)出青春的光彩,所以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樣。
這兩句振奮人心的議論,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靶輰装l(fā)唱黃雞”句,再次唱出催人奮進之曲。人們慣用“白發(fā)”、“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而作者卻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悲嘆白發(fā),感慨黃雞催曉,光陰易逝,體現(xiàn)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1.蘄(qí)水:即今天的湖北浠(xī)水,也指蘄水縣。清泉寺:位于湖北省浠水縣東南,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鑿地得井,井水甘美清香,故名寺曰“清泉寺”。
2. 蘭芽:蘭的嫩芽。浸:泡在水中。
3. 子規(guī):杜鵑鳥。
4. 再少(shào):再次回到少年時代。
5. 唱黃雞:白居易在《醉歌示妓人商玲瓏》一詩中,稱“黃雞催曉”,“白日催年”,意思是說黃雞催促時間流逝,催促著人們一天天老去,所以“唱黃雞”有感慨時光易逝、人生易老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