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霧滿攔江
(01)
古人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呃,就是寫個作文,咋就千古了涅?還得失寸心知,能得到個毛?又能失去個毛?
這個嗎,古人是把我們寫作文,視為胸蘊的表現(xiàn)。
……胸蘊是個什么東東?
(02)
胸蘊,就是看你肚皮里,裝了多少貨。
就是看你思維的廣度、深度和寬度。
古人是把我們,視為一只大飯桶……不不不,一只貯水的大水缸。假如你有一缸水,舀出來一盆,還是可以的。但假如缸中只有一盆水,最多倒粗來一杯水——可如果,你這只大皮缸空空如也,就算是把你擰干,也擠不出幾滴水的。
——胸蘊,就是你心中的認知,要足夠廣、足夠深和足夠寬,才能下筆千言,洋洋灑灑。
藍鵝,咱們都是普通孩紙,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那種,哪來的什么胸蘊涅?
沒有胸蘊不要緊,教你一個好法子——讓你在認知還未達到足夠高時,能夠寫出來高于自身水平的文章。
(03)
先說說什么樣的作文,才是好文章?
——只要你開口回答這個問題,答案鐵定錯了。
為什么呢?
作文是語言文字體系。
而體系是不可以自證的。
——也就是說,你不能用語言來說明,什么樣的文章才稱得上好。
不能用語言文字說,那用什么?
——用數(shù)學圖形!
(04)
一篇好作文,或是好文章,讀了之后,如果腦子里出現(xiàn)一個圖形——必須是這樣子的:
……為什么是這樣的圖形?
因為,這個圖形,是天地萬物的自然規(guī)律,包括宇宙在內,所有的事物,都是遵循這個固化的規(guī)律。
這個萬事萬物的規(guī)律,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上升,就是事物從小到大,越長越肥的意思。
第二個階段否定,就是事物成長到一定階段,遭遇瓶頸,步入萎靡階段。
第三個階段再生,就是事物經(jīng)否定而后,再次以新的形態(tài),蓬勃發(fā)展的意思。
——此外還有一個階段,就是居高臨下的俯瞰此前三個階段。
——如果你的作文,恰好分成四個部分,論述事物發(fā)展的四個階段,判分的老師很難不被你的胸蘊所打動。
拿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來說明一下:
(05)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生活中,人們不僅關注自身的需要,也時??释凰诵枰?,以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tài)普遍存在,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寫這篇作文的第一步:先看準備好的圖形。
第二步:你會發(fā)現(xiàn),被需要的普遍性需求,不過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然。任何一個人,甚至動物,都要經(jīng)由三個階段:一是弱小,需要他人的幫助;二是成長后強大,通過滿足別人的“被需要”而實現(xiàn)自我價值;三是進入衰弱期,但人恰在此時,行至智慧最高點。
第三步:文章立意,就是主要寫些什么,要傳播哪種社會價值觀。
最符合這篇作文的價值觀,當然是愛的奉獻。如此一來,這篇作文就成型了,可以分為五段:
第一段點題,說明“被需要”是人類普遍性的需求。第二段論述我們幼小時受保護,要感恩。第三段說強大時要保護美好世界,第四段是說當我們行將退場時,要有智慧的奉獻。最后落題是:只有在我們每個成長階段,始終堅持愛的奉獻,才能夠兌現(xiàn)我們的生命價值,才能無愧于我們的人生,諸如此類。
看看這篇作文,實際上就是把我們記熟的圖形,拿過來套用一下。
——但出題的老稀,會絞盡腦汁不讓你套用,那又該咋整涅?
(06)
全國二卷作文素材:二戰(zhàn)期間戰(zhàn)斗機防護,多數(shù)人認為,應該在機身中彈多的地方強加防護。但有一位專家認為,應該注意防護彈痕少的地方。如果這部分有重創(chuàng),后果會灰常嚴重,而往往這部分數(shù)據(jù)會被忽略。事實證明,專家是正確滴,請考生結合材料進行分析,自定立意,自擬標題。
乍一看這道題,和咱們的圖形毛線關系也木有。
可如果你再仔細瞧瞧,就會發(fā)現(xiàn)這道題,和上海高考作文毫無區(qū)別。上海作文說的是“被需要”,而這里說的是:缺陷。
于是你就明白辣,題目中說的是灰機,實際上仍然是在說人,是在說你!如此一來五個段落就自然形成:
第一段以機寓人,以彈喻理。第二段說我們缺點有兩種:顯性缺點與隱性缺點。顯性缺點我們會多加注意,而隱性缺點卻往往會被忽略。第三段可以舉例子,論述隱性缺點更要親命。第四必須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不管是顯性還是隱性,只要是缺點,我們就要防護。第五段可以論述短板定律,優(yōu)點決定我們能走出多遠,缺點決定我們會跌多慘,諸如此類。
——但,凡事最怕套路。所謂胸蘊,就是你至少得有幾個不同的角度,把你和別人區(qū)隔開來。
(07)
針對于飛機著彈點的防護,我們至少還可以從這幾個角度入手:
——可以從知識的角度,飛行員的生命是寶貴的,而最后能夠保護飛行員平安歸來的,不是大家美好的愿望,而是智慧,是思想,是掌握了知識后的洞察力。所以我們大家要好好學習哦。
——可以從人們觀察事物的角度,人們通常會被眼前的現(xiàn)象所迷惑,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質。要如何才能看破表象,抓住本質涅?這就需要翔實的數(shù)據(jù)和科學的分析,由是論述看待事物的幾種方法:一是主觀感覺,二是綜合評析,三是科學方法——這又回到了我們的圖形上。
——可以反雞湯:人類社會的所有成功,其實都是幸存者。我們習慣于在幸存者身上總結成功法則,卻不知我們所見,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
——可以逆思維:真理或真相,往往與我們的直覺相反,最安全的恰恰最危險,最忽略的恰恰最重要。所以我們下結論時不可輕率,而要認識規(guī)律,遵循規(guī)律。
——可以縱深拓展,當眾人只看到表象,抓不住本質的時候,你要如何與眾不同,看到本質?又該如何說服大眾?
——有多少美好的生命,只因為我們的想當然,而付出代價?當我們面對問題時,一定不能輕率武斷,而要孜孜以求尋覓真理。致求真知,才是對美好生命的負責……諸如此類。
總之依據(jù)自身經(jīng)歷,從多個角度入手,學會分析,學會論述,學會螺絲殼里做道場,才能夠針對現(xiàn)實的問題,得心應手解決之。
(08)
全國三卷,圍繞三個標語:1981年深圳特區(qū):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們這一代的長征路。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文體不限。
——這道作文題,正是我們的圖形,第一階段是改革開放,破局騰飛,第二階段是治理環(huán)境,熱愛生活。第三階段是回歸人的本身——每個不同階段,各對應一個口號,標志著我們認知的前行。
(09)
天津高考作文,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寫篇文章: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萬物,美的形制與好的內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種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顯才識氣度。有一種器叫國之重器,肩負榮光,成就夢想……最后有個要求是:不得套作。
不得套作的意思,就是不得用本文給出的套路。
不讓套路,這就……好辦辣。
配合材料,看看身邊的人都分幾種:一類是不成熟的學習者,二類是成器成材者,三類是有器量者,四類是國之重器,還有更高的,貫穿歷史長河而引領人性光明者。
那么作文可以這樣寫:一是人生要努力,不能不成器。二是成器只是自立,還要努力成大器。三是有了器量之后,還須再接再勵,成重器。四是成為重器之上,還要君子不器,成為智慧引領者……如此人生,仍不過是否定之否定,先成器而后否定器,才能獲得揮灑自如的自由智慧。
——我們撇開了套路。
——可最后又鉆回了套路。
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大大的套路中。
這個套路,叫規(guī)律。
(10)
最好的文章,必然體現(xiàn)出規(guī)律。
——而數(shù)學圖形,恰是對規(guī)律最簡捷的勾勒。
所以一篇好的作文,一定是體現(xiàn)出寫作者的胸蘊。
懷胸蘊者,必然是在掌握了充足知識的前提下,有著對事物規(guī)律的深刻洞察。正是這種洞察力,能夠讓我們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我們生活在規(guī)律的套路中,但因為這個套路足夠大,所以能夠大方無隅,大音希聲,大巧不工,重劍無鋒。瞻之在前,忽焉在后,仰之彌高,鉆之彌深。唯此方見胸中機蘊,方可信步閑庭。
霧 曰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
好就好在,快速的經(jīng)濟發(fā)展,每一天都帶來無數(shù)的機會。
但機會,也讓一些人感到失落,因為他們不是那種能夠抓住機會的人。
——在改變的時代,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那個抓住機會的人。
——而不是在恐懼之下,變成一個連自己都失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