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橋,可謂是現(xiàn)代城市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疏通交通,解決堵塞,儼然就是城市的“大動脈”;當然,它也是城市“幾何美學”的集中體現(xiàn)者,錯綜復雜的橋梁在設計師的巧妙構思下,變得美輪美奐,讓一座城市顯得格外有“靈性”。
想象一下,無數(shù)的車輛,從四面八方急速駛來,在立交橋的不同路層穿梭,然后匯入主道,最后向著不同的方向遠去。有的車輛行駛在上層,有的車輛行駛在中間,有的車輛行駛在最底層,因為它們都有自己各自的目的地。就如同千姿百態(tài)的人生一樣,都在找尋自己最好的歸宿。
而國內城市立交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還是“8D魔幻城市”——重慶。這座城市的立交由地域環(huán)境而決定,復雜程度讓人望而卻步,甚至有時候導航都無濟于事,但它的美卻能驚艷眾人。這不,重慶一座“悟空立交”又成了網(wǎng)紅,來一起看看吧。
近日,重慶科學城的科學大道的新建項目貫通,預示著青龍咀立交橋和新建獅子口立交橋主體完工。有航拍愛好者發(fā)現(xiàn),新建部分與青龍咀立交交錯在一起構成了一幅有趣的畫面,遠遠望去就像一張“猴臉”,于是被人成為“悟空立交”。而設計者表示,這其實是叫“蝶形立交”(PS:蝶形立交,就是把4個匝道均設置在環(huán)線一側的兩個象限內,形成互通)。
俯瞰這座“悟空立交”,可以發(fā)現(xiàn)兩條環(huán)形匝道就是悟空的兩只眼;半定向匝道就是悟空的臉;東西輔道就是悟空的額頭和下巴。不得不說,這“悟空”的五官比較鮮明,而它們也都有各自獨特的作用,交織在一起就實現(xiàn)了人行和慢行的作用。有網(wǎng)友調侃,師父,大師兄被科學城抓走了!
其實,林同棪公司設計的“蝶形立交”早在八十年代天津就建過,但是隨著車輛增多,逐漸不適應現(xiàn)代立交的需求,漸漸少見了;而蝶形立交交匯太多,也是會導致下道車輛和上道車輛發(fā)生堵塞的。不過,這種立交在重慶還是比較常見的,只是很多都沒有“額頭”和“下巴”的輔道,導致看起來不像“悟空”。
遠眺這座8D魔幻城市,目光都會被立交吸引。重慶作為一座山城,立交橋更是多種多樣,從3層4匝道到5層20匝道的都有,毫不夸張地說,一旦走錯一個匝道,就是“重慶一日游”。當然,它的美也是獨特的、有氣質的。來一起欣賞下吧。
當然,立交橋的外觀的形象還是需要綠化和園藝的搭配而形成的。不過,對于老百姓而言,不論是“蝴蝶”也好,“悟空”也罷,多數(shù)人都不在意它的外觀,只要能解決交通問題就是最好的。
畢竟,再漂亮的立交橋,只要有交叉點就容易堵塞,很多地方堵車點都在立交橋上。這種立交橋在城市內的效果遠不如高速路中的效果,期待以后國內的城市立交能夠有更大的突破。
話說,你們城市有沒有讓你印象深刻的“幾何美學”的立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