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目】
[作品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賞析五】
【古風(fēng)泊客一席談】
惜 賢
[楚辭·九嘆·劉向]
覽屈氏之離騷兮,心哀哀而怫郁。
聲嗷嗷以寂寥兮,顧仆夫之憔悴。
撥諂諛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
蕩渨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濁。
懷芬香而挾蕙兮,佩江蘺之婓婓。
握申椒與杜若兮,冠浮云之峨峨。
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
游蘭皋與蕙林兮,睨玉石之嵾嵯。
揚精華以炫燿兮,芳郁渥而純美。
結(jié)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
芳若茲而不御兮,捐林薄而菀死。
驅(qū)子僑之奔走兮,申徒狄之赴淵。
若由夷之純美兮,介子推之隱山。
晉申生之離殃兮,荊和氏之泣血。
吳申胥之抉眼兮,王子比干之橫廢。
欲卑身而下體兮,心隱惻而不置。
方圜殊而不合兮,鉤繩用而異態(tài)。
欲俟時于須臾兮,日陰曀其將暮。
時遲遲其日進兮,年忽忽而日度。
妄周容而入世兮,內(nèi)距閉而不開。
俟時風(fēng)之清激兮,愈氛霧其如塺。
進雄鳩之耿耿兮,讒介介而蔽之。
默順風(fēng)以偃仰兮,尚由由而進之。
心懭悢以冤結(jié)兮,情舛錯以曼憂。
搴薜荔于山野兮,采撚支于中洲。
望高丘而嘆涕兮,悲吸吸而長懷。
孰契契而委棟兮,日晻晻而下頹。
嘆曰:
江湘油油長流汩兮,挑揄揚汰蕩迅疾兮。
憂心展轉(zhuǎn)愁怫郁兮,冤結(jié)未舒長隱忿兮,
丁時逢殃可奈何兮,勞心悁悁涕滂沱兮。
[作品介紹]
《九嘆·惜賢》出自《楚辭》,為西漢經(jīng)學(xué)家、目錄學(xué)家、文學(xué)家劉向所作?!断зt》抒寫了作者讀《離騷》后的感想,表現(xiàn)作者對屈原空懷一片忠心而慘遭打擊讒毀的憤慨和惋惜。
[注釋]
(1)怫郁:忿怒憂郁。嗷嗷:呼喊。顧:環(huán)顧,顧看。
(2)撥:撥亂。諂諛:諂媚阿諛??镄埃嚎镎皭?。切:切除。淟涊tiǎn
(3)挾:持。斐斐:鮮明斐然。江離:香草名。又名“蘼蕪”。 申椒:香木名。即大椒。浮云:浮云冠。一種高冠,高若浮云也。峨峨:巍峨貌。
(4)長陵:長長的土山。芷圃:養(yǎng)殖白芷的圃園。蠡蠡lí:行列分明貌。蘭皋:長蘭草的涯岸。蕙林:蕙草之林。睨:斜視。參嵯:參差。
(5)郁渥:濃郁厚重。結(jié):衣結(jié)。旖旎:委婉飄動。紉:縫綴。荃:香草名。即“菖蒲”,又名“蓀”。辛夷:木蘭。林?。毫謪?。薄林之處。菀:委婉茂盛至死。
(6)子僑:王子喬,道教仙人。奔走:離開成仙。申徒狄之赴淵:殷末人申徒狄不忍見紂亂,抱石投河而死。由夷:許由伯夷。兩大隱士。介子推:隱于綿山,后被燒死。
(7)申生:春秋時晉獻公太子,為繼母驪姬諂害而死。離殃:離間之殃。荊和氏:楚人卞和。吳申胥:吳國伍子胥。抉眼:挖出眼睛。比干:商紂王的叔父,官少師。因?qū)掖蝿裰G紂王,被剖心而死。橫廢:橫尸而廢。
(8)下體:屈下身體。隱惻:內(nèi)心深感悲痛。
(9)須臾:片刻。陰噎:陰遮噎塞。不置:不置身委屈也。陰暗。忽忽:匆匆。
(10)周容:迎合討好。四周容與。距閉:抗拒閉塞。距,古同‘拒’。清激:清明激奮。氛霧:埃氛霧霾。塺:塵土。
(11)雄鳩:公雉鳩。介介:用甲介保護。偃仰:俯仰。由由:遲疑、猶豫貌。搴:拔取。
(12)懭悢kuǎng liàng:失意悵惘。舛chuǎn錯:差錯。錯雜;交錯。曼憂:漫長之憂。薜荔:木蓮。撚支:酸棗枝。
(13)吸吸:呼吸急促貌。孰:誰。契契:愁苦貌。委棟:委托棟梁。晻晻yǎnyǎn:日光漸暗。下頹:下沉,下塌。
(14)油油:流油貌。挑揄揚汰:挑出,引用,宣揚,淘汰。
(15)怫郁:忿悶抑郁。冤結(jié):冤屈的心結(jié)。丁時:適逢其時。悁悁:急躁貌。沲:通“沱”。
[譯文]
讀完屈原的《離騷》啊,我心郁悶悲傷不暢快。
我大聲疾呼而無人應(yīng)啊,看那仆人也都憔悴傷懷。
我要整治奸佞匡正邪惡啊,要滌蕩卑濁的世風(fēng)流俗。
我要掃蕩污穢以除讒佞啊,要鏟除無禮的貪殘之徒。
我懷抱美好手持蕙草啊,我身佩江離芳香濃郁。
我手持申椒和杜若啊,頭戴切云冠高聳巍峨。
登上高山四面眺望啊,看到園圃中香芷行行。
在長滿蘭草的水邊和蕙林游玩啊,一回眸又見一片玉石林千姿百態(tài)。
美玉鮮花閃耀著明亮的光輝啊,散發(fā)出醉人的濃香純真美好。
我系結(jié)上柔嫩的桂樹枝啊,再聯(lián)綴上荃草香蕙和辛夷。
如此芳香的花草不被佩戴啊,反把它拋棄在叢林堆積枯死。
我要跟隨王子喬奔走前后啊,又想學(xué)申徒狄投淵潔身自好。
又想像許由伯夷清高純潔啊,像介子推隱身深山無所貪求。
可憐晉國申生被讒遭禍啊,可嘆楚國卞和抱玉泣血。
吳國子胥死后挖去兩眼啊,王子比干橫遭剖心之禍。
我欲卑躬屈膝順從世俗啊,可心中作痛不忍放棄美德。
方與圓形狀不同不能相合啊,鉤繩用處不同因而曲直有別。
我欲稍等片刻美好時光啊,可是日色昏昏殘陽將西落。
時光一天天地慢慢流逝啊,年歲卻匆匆地一天天度過。
我想茍合求容以迎合時俗啊,可是心里總是拒絕不愿行。
我欲等待時政清明風(fēng)氣變啊,可霧氣愈來愈濃如塵蔽空。
想像雄鳩那樣進獻微末誠信啊,讒諂小人又百般阻撓蒙蔽圣聽。
想默默地隨風(fēng)俯仰順從流俗啊,心中又猶豫不甘墮落喪失操行。
心里不快愁腸百結(jié)啊,心緒繁亂憂思深長。
我在山野摘取芳草薜荔啊,采集香草撚支在小洲上。
我北望高山嘆息流涕啊,止不住的悲泣長思難忘。
怎不懷憂令人志消神傷啊,太陽漸漸昏暗沉落西方。
尾聲:
江湘滔滔不斷東流啊,鼓浪揚波飛流而去。
輾轉(zhuǎn)反側(cè)憂愁難眠啊,怨情難消長恨難驅(qū)。
生不逢時有何辦法啊,心中憂愁淚落如雨。
本篇起筆即云:“覽屈氏之《離騷》兮”,可見是劉向讀《離騷》的感想,在內(nèi)容安排上,此篇不同于其他八篇為屈原代言的文體,而是作者直接出面,證實確為劉向讀罷《離騷》,情緒激蕩、胸中不平、模仿屈原以香草自飾來表達其高潔人格的理想篇什。其中,作者拈出屈原作品中所推崇的歷史人物子僑、申徒狄、由、夷、介子推等來傳遞敬仰之情。隨后,筆鋒一轉(zhuǎn),又拈出屈原作品中所提及的忠良而慘遭不幸的歷史人物申生、和氏、申胥、比干等來傳達自己對歷史與現(xiàn)實的困惑。由此推測,本篇大約是劉向中年以后的作品,既有對屈原遭遇的感念,又自然融入了自身人生體驗,可算借擬騷詠屈來澆一己胸中之塊壘。
佚名
貳/
覽看屈原的離騷啊,心悲哀而忿怒抑郁。高聲呼喊以對寂寥啊,顧念仆人馬夫的憔悴。怫郁:忿怒憂郁。怫:忿怒?!緷h典】亦作“ 怫悒 ”。憂郁,心情不舒暢。漢東方朔《七諫·沉江》:“心怫鬱而內(nèi)傷?!?nbsp;嗷嗷:呼喊。為正義而面對寂寥呼喊,為弱小者的辛勞而顧念也。《章句》:‘言己思為屈原訟理冤結(jié),嗷嗷而呼,山野寂寥,空無人民,顧視仆御,心皆ㄡ悴而有憂色也?!?/span>
撥亂諂媚阿諛匡正邪惡啊,切除污垢汗?jié)n般流俗。滌蕩漚絲污水樣的奸惡和罪過啊,鏟平愚昧無知的糞便污濁。懷內(nèi)芬芳馨香而挾住蕙草啊,佩戴江離的紋飾斐然。手握申椒與杜若啊,頭戴浮云冠高聳巍峨。登上長長土山四處遙望啊,覽看白芷圃園歷歷成行。游覽蘭花之崖岸與蕙草之林啊,斜視玉石的參差不齊。淟涊:污垢汗?jié)n。《博雅》淟涊,垢濁也。渨涹:漚絲之曲水,污穢之水。渨,《玉篇》水澳曲也?;蜃髭?。涹,又漚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塃氏》漚其絲?!对]》楚人曰漚,齊人曰涹。奸咎:奸惡罪過。王逸注:“亂在內(nèi)為姦。咎,惡也。” 溷濁:骯臟混濁。溷:排出物,糞便也。芷圃,《章句》:‘圃,野樹也?!对姟吩疲骸皷|有圃草?!薄业挂詾槭欠N殖白芷的圃園。那時人已掌握種殖白芷的技術(shù),古人遠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先進。蠡蠡lí:行列分明貌。王逸注:“蠡蠡,猶歷歷,行列貌也?!薄究滴踝值洹坑帧队衿敷惑唬辛忻?。蘭皋:長蘭草的涯岸?!?/span>楚辭·離騷》:“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敝祆浼ⅲ骸皾汕桓?,其中有蘭,故曰蘭皋。” 蕙林:蕙草之林。蕙草成林,也忒夸張。睨玉石之參嵯,《章句》:‘顧視為睨,玉石以喻君門也。嵯,不齊貌也。言己放流,猶喜居蘭皋蕙林芬芳之處,行清白,動不離身,上睨君門,賢愚并進,嵯不齊也’。
張揚精華用以炫耀啊,芬芳濃郁厚重以為純美。衣結(jié)桂樹的旖旎飄動啊,縫綴荃草蕙草與木蘭。芬芳如此卻不御用啊,捐棄林叢而委婉茂盛至死。驅(qū)使王子喬的奔走成仙啊,申徒狄的投河而死。比如許由伯夷的純美行為啊,介子推的隱山成仁。晉國申生的被離間之殃啊,楚卞和的泣血貢獻和氏璧啊,吳國伍子胥的挖出眼睛觀喪國啊,王子比干的橫尸而廢。旖旎:委婉飄動?!墩戮洹罚骸届?,盛貌。《詩》云:“旖旎其華。”’菀:委婉茂盛。有說‘古同“蘊”,郁結(jié),積滯。堆積’?!墩戮洹罚骸?,積也。言己修行眾善,若此而不見用,將棄林澤菀死,恨功不立而志不成也。’我更愿意用委婉之意。申徒狄之赴淵:相傳殷末人申徒狄不忍見紂亂,抱石投河而死。后遂用為典,以“赴淵”謂嫉濁避世。《莊子·刻意》:“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span>陸德明釋文引司馬彪曰:“枯槁,若鮑焦、介推;赴淵,若申徒狄?!?/span>王逸注:“申徒狄避世赴河,意中紛亂,不知所行也?!?nbsp;由夷:許由伯夷。兩大隱士。許由,亦作“ 許繇 ”。傳說中的隱士。相傳堯讓以天下,不受,遁居于潁水之陽箕山之下,堯又召為九州長,由不愿聞,洗耳于潁水之濱。伯夷:商末孤竹君長子。他和弟弟叔齊,在周武王滅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糧食,一同隱居餓死在首陽山。介子推:隱于綿山,后被燒死。離殃:離間之殃。有說‘離,罹?!腋敢饨鉃殡x間,疏離之意。
本欲卑賤我身曲下我體啊,內(nèi)心隱隱悲痛而不能置身。方與圓的形不同而不合啊,鉤與繩的使用也異于行態(tài)。本欲等待時機于片刻啊,太陽陰蔽噎塞天將暮晚。時間遲遲日子漸進啊,年匆匆而日度如飛。不置:不能置身于委屈。《章句》:‘言己欲卑身下體以順風(fēng)俗,心中惻然而痛,不能置中正而行佞諛也。’《章句》:‘言方與圜其性不同,鉤曲繩直,其態(tài)殊異而不可合也。以言忠佞異志猶鉤繩也’。
妄圖四周相與融入世俗啊,內(nèi)心抗拒閉塞而不開啟。等待時風(fēng)的清明激越啊,更加埃氛霧霾如塵土。進言如雉鳩的耿介啊,讒言層層介護遮蔽之。默從順風(fēng)來俯仰啊,仍在猶豫進言之否。距閉:抗拒閉塞。距:通“拒”。王逸《章句》:“言己欲妄行周比茍容,自人于君,心內(nèi)距閉而意不開,敏于忠正而愚于讒諛也。” 周容:四周容與。迎合討好?!?/span>楚辭·離騷》:“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nbsp;王逸 注:“周,合也。茍合於世,以求容媚也?!?nbsp;雄鳩:公雉鳩。詩曰雉鳩,耿介之鳥也?!墩戮洹罚骸约河埒F進其耿耿小節(jié)之誠,言讒人尚復(fù)介隔蔽而障之。況有鸞鳳之志,當(dāng)獲譖毀,固其宜也?!榻椋河眉捉楸Wo?!緷h典】分隔;離間。偃仰:俯仰。比喻隨世俗沉浮或進退?!?/span>詩·小雅·北山》:“或棲遲偃仰,或王事鞅掌?!?nbsp;由由:遲疑、猶豫貌?!墩戮洹罚骸?;由由,猶豫也。言己欲寂默不語,以順風(fēng)俗,隨眾亻免仰,而不敢毀譽,然尚猶豫不肯進也?!?/span>
心失意惆悵結(jié)下冤屈啊,情舛錯復(fù)雜憂愁漫長。拔取木蓮花于山野啊,采集酸棗枝于河中綠洲。望高丘而嘆息流涕啊,悲哀抽泣而長久懷念。愁苦于誰委托為棟梁啊,日光漸暗而下沉。懭悢:失意悵惘?!?/span>楚辭·九辯》:“愴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nbsp;洪興祖補注:“懭悢,不得志。” 撚支:酸棗枝。有說‘撚支,一種香草’。我取前意。契契:愁苦貌?!?/span>詩·小雅·大東》:“契契寤嘆,哀我憚人。” 毛傳:“契契,憂苦也?!蔽瘲潱何乙馕幸詶澚骸!墩戮洹罚骸哉l有契契憂國念君,欲委其棟梁之謀若己者乎?然日頹暮,傷不得施行也’。有說‘委棟:疑當(dāng)作“委惰”,“惰”,借為棟。委惰:疲倦?!蝗 ?/span>
嘆聲道:長江湘水長流似油,長年汩汩流淌也。挑選引用宣揚淘汰,滌蕩迅速疾猛也。憂心輾轉(zhuǎn),愁傷忿悶抑郁也。冤屈的心結(jié)未舒緩,長期隱藏忿悶也。遭背時逢禍殃,孰可奈何也。勞心急躁,涕淚滂沱也。不得賢才而心焦也。油油:流油貌。隱喻人才流失也。王逸注:“油油,流貌?!对姟吩疲骸昂铀陀??!毖约阂娊嬷陀烷L流,將歸於海,自傷放流,獨無所歸也。一云油油江湘。”我覺沒有解出油的含義。挑揄揚汰:我以為是‘挑選,引用,宣揚,淘汰’之意,選用賢才四部曲,也是江水交流更替的自然規(guī)律?!墩戮洹罚骸运械庙樒浣?jīng)脈,揚蕩其波,使之迅疾,自傷不得順其天性,揚其志意而常屈伏?!姓f‘挑揄,攪動。洪興祖補注:“挑,撓也……揄,動也?!薄姓f‘挑:攪動。揄揚:揚起。汰:波?!m有‘揄揚’一詞,但不合用詞規(guī)律,故不取。丁時:適逢其時。有說‘丁時,四更夜。丁,序數(shù)第四’。悁悁:急躁貌。【漢典】憂悶貌。《詩·陳風(fēng)·澤陂》:“寤寐無為,中心悁悁?!?nbsp;毛傳:“悁悁,猶悒悒也?!?/span>
沌意:蠢蠢之溷濁,蠡蠡,菀死,陰噎,如座,曼憂,委棟,這些詞都難查到,可見生僻寡用。距閉,清激,由由,吸吸,怕也是劉向所創(chuàng)。本篇抒寫了作者讀《離騷》后的感想,表現(xiàn)作者對屈原空懷一片忠心而慘遭打擊讒毀的憤慨和惋惜。
佚名
《惜賢》 [楚辭·九嘆]
原文 譯文
”覽屈氏之《離騷》兮, 讀完屈原《離騷》啊,
心哀哀而怫郁。 我滿腔傷悲心情郁結(jié)。
聲嗷嗷以寂寥兮, 對著空曠荒野大聲呼叫啊,
顧仆夫之憔悴。 看見仆人像我一樣憔悴。
撥諂諛而匡邪兮, 要整頓讒人糾正邪惡啊,
切淟涊之流俗。 削平污濁的世情流俗。
蕩渨涹之奸咎兮, 清除污濁的奸惡之徒啊,
夷蠢蠢之溷濁。 消滅擾動不安的混亂行為。
懷芬香而挾蕙兮, 懷抱蕙草芳香馥郁啊,
佩江蘺之婓婓。 身佩江離濃郁芳香。
握申椒與杜若兮, 手握申椒與杜若啊,
冠浮云之峨峨。 頭戴浮云高冠。
登長陵而四望兮, 登上高大山陵四面眺望啊,
覽芷圃之蠡蠡。 看見花圃香芷行列分明。
游蘭皋與蕙林兮, 游覽蘭花水濱蕙草芳林啊,
睨玉石之嵾嵯。 回頭看見美玉巖石千姿百態(tài)。
揚精華以眩燿兮, 精粹如美玉光輝閃耀,
芳郁渥而純美。 香氣濃烈純潔美好。
結(jié)桂樹之?dāng)铎毁猓?nbsp; 系結(jié)柔美的桂樹枝條啊,
紉荃蕙與辛夷。 連綴荃蕙、辛夷眾多香草。
芳若茲而不御兮, 芳香如此卻不被任用啊,
捐林薄而菀死。 舍棄在叢林堆里枯萎。
驅(qū)子僑之犇走兮, 想隨王子喬遠游啊,
申徒狄之赴淵。 仰慕申徒狄投江。
若由夷之純美兮, 要像許由、伯夷純潔高尚啊,
介子推之隱山。 要學(xué)介子推隱居深山。
晉申生之離殃兮, 可憐晉國申生遭受禍殃啊,
荊和氏之泣血。 痛惜楚國卞和淚如血色。
吳申胥之抉眼兮, 吳國子胥被挖去雙眼啊,
王子比干之橫廢。 殷朝比干被剖心慘死。
欲卑身而下體兮, 想卑躬屈節(jié)順從流俗啊,
心隱側(cè)而不置。 但心中隱痛不愿這樣。
方圜殊而不合兮, 方和圓的形狀本就不同啊,
鉤繩用而異態(tài)。 曲鉤直繩用途也不一樣。
欲俟時于須臾兮, 想暫時等待美好時光啊,
日陰曀其將暮。 但天色陰晦日已昏黃。
時遲遲其日進兮, 時光看似緩慢卻一天天過去啊,
年忽忽而日度。 歲月逝去時其實迅速。
妄周容而入世兮, 想諂媚阿諛茍合于世啊,
內(nèi)距閉而不開。 但內(nèi)心拒絕這種念頭。
俟時風(fēng)之清激兮, 盼望世風(fēng)清澈澄明激發(fā)人心啊,
愈氛霧其如塺。 霧氣卻如塵土無邊無盡。
進雄鳩之耿耿兮, 想如雄鳩進獻誠信啊,
讒介介而蔽之。 卻遭讒人離間阻擋。
默順風(fēng)以偃仰兮, 想沉默不語與世浮沉啊,
尚由由而進之。 卻猶豫不決不愿這樣。
心懭悢以冤結(jié)兮, 心中失意悵惘悲憤郁結(jié)啊,
情舛錯以曼優(yōu)。 思緒錯亂憂愁深長。
搴薜荔于山野兮, 在荒山野嶺摘取薜荔啊,
采撚支于中洲。 在水中小洲采集撚支。
望高丘而嘆涕兮, 遙遙遠望高山嘆息流淚啊,
悲吸吸而長懷。 長久思念悲嘆不已。
孰契契而委棟兮, 誰能像我一樣憂國憂民貢獻自己啊,
日晻晻而下頹。 日光漸暗太陽偏西。
嘆曰:江湘油油, 亂辭說:江湘之水滾滾而去,
長流汨兮。 水流迅速流逝不停啊。
挑揄揚汰, 水流激蕩攪動揚起水浪,
蕩迅疾兮。 奔流向前快速迅猛啊。
憂心展轉(zhuǎn), 憂心如焚夜里轉(zhuǎn)側(cè)不已,
愁怫郁兮。 心中無比愁苦郁結(jié)啊。
冤結(jié)未舒, 怨恨愁結(jié)不能舒展,
長隱忿兮。 心中常懷悲憤痛苦啊。
丁時逢殃, 生逢亂世遭遇災(zāi)殃,
可柰何兮。 命運如此又能怎樣?。?br style="color: rgb(68, 68, 68); font-family: tahoma, arial, 宋體, sans-serif;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21px; white-space: normal; background-color: rgb(238, 238, 238);"> 勞心悁悁, 勞心憂悶無比悲傷,
涕滂沲兮。 眼淚滾滾灑落如雨啊?!?/span>
《惜賢》是西漢光祿大夫劉向《九嘆》的第五首作品。也是《九嘆》中唯一一首不以屈原第一人稱而是以劉向自己口吻寫的辭賦。
關(guān)于題目“惜賢”,泊客以為至少有兩層意思:一是痛惜、可惜、可憐屈原忠貞正直,一心報國卻反而遭受奸邪讒言,不見信于君王,被迫流放,直至沉江的悲慘命運;二是痛惜、可惜、可憐如比干、許由、伯夷、介子推、伍子胥等先賢忠臣下場卻悲慘的遭遇。
泊客以為,《九嘆.惜賢》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是從首句到“夷蠢蠢之溷濁”。這一段總寫詩人寫讀完屈原《離騷》后郁結(jié)、悲憤心情,掃除奸邪、重整朝綱的心愿。注意,作為王室成員的劉向,在此并沒有寫到君王。
第二段是從“懷芬香而挾蕙兮”到“日晻晻而下頹”。這一段詩人花了主要篇幅,用香草比喻高潔的品德,十分敬仰屈原《離騷》等辭賦作品里面中所推崇的歷史人物如比干、子僑、申徒狄、由、夷、介子推、伍子胥等先賢形象,同時痛惜這些歷史人物與屈原一樣,雖精忠報國卻慘遭不幸的悲催遭遇。更表達了詩人自己學(xué)習(xí)屈原,雖失意郁悶,卻不愿同流合污、報國之心矢志不渝的可貴信念。
第三段是從“嘆曰:江湘油油”到末句。這一段抒發(fā)了詩人自身對于生逢亂世,命運不濟的無比郁悶、憂傷的心情,發(fā)出了空有報國之心,卻反見疑于君王,無法報效國家的悲憤、無奈感慨。
《九嘆.惜賢》通過詩人對于屈原、比干、子僑、申徒狄、由、夷、介子推、伍子胥等先賢忠臣卻遭受讒言,命運悲催的痛惜,抒發(fā)了詩人對于自身雖有高潔品德和忠直才干卻無法報國,為國出力的郁悶和憤慨。
《古文觀止》
《古文觀止》是當(dāng)時為讀書人的啟蒙讀物。書名“古文觀止”意指文集所收錄的文章代表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學(xué)習(xí)文言文至此觀止矣。該書所選古文,以散文為主,兼收韻文、駢文。該書選文豐富多彩,篇幅較短,語言精煉,便于誦讀,其中不少是傳誦千古的名篇。包括《鄭伯克段于鄢》、《齊宣王見顏斶》等
作者:左丘明等
編訂:吳楚材、吳調(diào)侯
成書時間: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
《詩經(jīng)》
《詩經(jīng)》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的詩歌,共311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在內(nèi)容上分為《風(fēng)》、《雅》、《頌》三個部分。
作者:尹吉甫等
編訂:孔丘
成書時間:公元前11世紀(jì)-公元前6世紀(jì)
《楚辭》
楚辭是屈原創(chuàng)作的一種新詩體,也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共十七篇。全書以其運用楚地文學(xué)樣式、方言聲韻和風(fēng)土物產(chǎn)等,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辭》。
作者:屈原等
輯錄:劉向
成書時間:公元前26年-公元前6年
心 · 養(yǎng)性 · 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xùn)|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里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fēng)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備注:《古風(fēng)泊客》三輯介紹,已經(jīng)添加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