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作為目前人類最具殺傷力、威懾力和毀滅性的武器,1945年美國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枚當量為2萬噸當量的核彈,造成數十萬人傷亡,加快了日本投降的速度。為此,世界各國認識到了核武器的真正威力,二戰(zhàn)結束后世界各大國開始掙相研制各自的核武器。
1949年前蘇聯(lián)核彈研制成功,標志這前蘇聯(lián)成為世界上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二戰(zhàn)結束后,世界格局發(fā)生改變。兩大世界超級大國無法相互融入發(fā)展,出現(xiàn)了對立的局面。既然是對手,那么尋求摧毀對手的方法是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想得到的。
在當時,核武器的發(fā)展并沒有達到如今的水平,小型化技術并不是很成熟,威懾力還很有限。進入上世紀50年代后期以后,核武器的發(fā)展開始像大威力和大毀滅性方向發(fā)展。1952年和1955年,美國和前蘇聯(lián)分別實驗了各自的“氫彈”,氫彈的出現(xiàn),讓核彈的威力更大,幾乎達到了無限制的當量。讓人類的核武器發(fā)展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氫彈研制成功后,美蘇開始瘋狂的進行氫彈實驗。
上世紀50年代末,赫魯曉夫為了和美國的核軍備競賽中取得絕對有性優(yōu)勢,并鞏固自己在國內的地位,下令制造威力達到1億噸當量的超級氫彈。原本當時有計劃進行實驗的,不過當時很多科學家持反對意見,認為1億噸當量核彈的爆炸已經超過了地球的承受能力,可能會造成各種不可預估的自然災難。
而且,在當時也也無法找出這么大的場地進行實驗,哪怕是在海上進行實驗,如果操作不當帶來的后果,最先受到威脅的還是本國。所以,最終經過一番評估以后,決定將當量由1億噸縮小到了5000-6000萬噸之間。盡管當量縮小了近一半,但當量依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因為當時核武器當量普片都在300萬噸左右。
當時的核競賽速度讓人驚嘆,前蘇聯(lián)僅僅用了1年的時間就造出了世界上當量最大的核武器,當量達到5000萬噸。1961年10月,由蘇軍一架圖-95轟炸機在已經測量好的核實驗基地,投下了這枚毀滅性的核彈。當時為了讓轟炸機能夠順利逃脫核爆區(qū),采用了減速傘的方式投下。轟炸機以接近900公里/小時的速度逃離,轟炸機飛離核爆中心45公里時,這枚核彈枚引爆,這架轟炸機差點被核爆產生的沖擊力摧毀,整個機身搖搖晃晃,所幸這架轟炸機最終安全返航。
期巨大的威力,讓世界震驚,爆炸產生的蘑菇云直接沖到了60公里的高空,數百公里以內的房屋全部被毀滅。全球范圍內均檢測到了核爆產生的地震波,巨大的沖擊力,讓全球的所有無線通訊中斷了一個小時。更不可思議的是,據核爆后推測,這次核爆居然讓亞歐大陸的位置向南偏移了9毫米。
5000萬當量就產生如此之大的威力,當時實驗要是真用了1億噸當量的核彈,產生的后果恐怕會很嚴重。這枚核彈是在日本長崎投下核彈的2500倍,如果真的被戰(zhàn)爭中使用,后果不堪設想,數百公里范圍內都將是一片死寂,也將是人類的浩劫。所以到了上世紀70年代,美蘇認識到了這種核彈的存在意義并不是摧毀對方,而是同歸于盡。同時決定放棄這種毀滅性超強的核武器。
這型核彈當時被前蘇聯(lián)人稱為“大伊萬”,西方則畏懼的稱之為“沙皇炸彈”。當時一共建造了兩枚,放棄發(fā)展這么大當量的核彈后,剩下的“沙皇炸彈”最終進了博物館,供后人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