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唐演義》、《說唐》等小說演義編寫出來的隋末唐初的十八條好漢。
李元霸
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 ,雷神下凡,生得尖嘴縮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一對擂鼓甕金錘,其重有八百斤,坐一騎萬里云,天下無敵。
宇文成都
第二好漢: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
裴元慶
第三好漢: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沒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
雄闊海
第四好漢: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壓蓋武林 ,身高一丈,腰大數(shù)圍,鐵面虬須,虎頭環(huán)眼,聲若巨雷。
第五好漢:南陽太守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曾經(jīng)大戰(zhàn)過宇文成都。
伍天錫
第六好漢: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英勇無比。是伍云召的堂弟。
第七好漢:少保羅成,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
第八好漢:靠山王楊林,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囚龍雙棒
第九好漢: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將
第十好漢:四寶上將尚師徒,胯下呼雷豹,后為秦瓊所獲。
第十一好漢:八馬將新文禮,弘霓關(guān)總兵??柘乱黄ソ鹁︸橊?,使一條鐵方槊。
第十二好漢:雙槍老將定彥平,羅成干爹。
第十三好漢:金刀殿帥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請裴元慶二次學(xué)藝下山時,被裴元慶錘打護(hù)城河。
第十四好漢:鐵槍大將來護(hù)兒
第十五好漢:掛錘莊莊主,梁師泰。是隋唐四猛八大錘之一。
第十六好漢:兵馬大元帥秦瓊,鑲金锏,絕招:撒手锏。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殺手锏。
第十七好漢:皂袍大將尉遲恭,使一條丈八蛇矛和鋼鞭。跟秦瓊初次交鋒就有“三鞭換兩锏”的故事。
第十八好漢:聚顯莊二莊主,赤法靈官單雄信,武器是金頂棗陽槊。
小說演義《說唐前傳》版本
說唐全傳
之《說唐前傳》原書中只提及以下好漢:
1.李元霸 武器:見該書第34回:“用兩柄鐵錘,四百斤一個,兩柄共重八百斤”
這是第一檔次的好漢。
2.宇文成都 武器:在該書中有多處描寫,重量各不相同:第十三回書寫到他和秦瓊等人的打斗時說:“宇文成都把兩百斤的鎦金鏜往下一掃”; 第十七回特別介紹說,他使用的鎦金鏜,“重三百二十斤”;到了第34回,描寫他和李元霸的比賽時說,“使一根四百斤重的鎦金鏜”,總而言之,作者自己都是越編越玄乎。
3.裴元慶 武器:“使用的兩柄錘五升斗大,重三百斤”;書中沒有明確是各三百斤還是共重三百斤,本人考慮宇文成都的武器重量,傾向后者。見第三十一回。
這是第二檔次的好漢??紤]到兩人的能力相差不遠(yuǎn),如果裴元慶的武器是300斤,本人認(rèn)為宇文成都使用的武器應(yīng)該在320斤以上。
4.雄闊海 使用兩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見第十四回書。
5.伍云召 武器:丈八蛇矛,重160斤,見第十五回
6. 伍天錫 武器:混天鏜,重200斤;見第十七回伍云召對其族弟的介紹。
這是第三檔次的好漢,考慮到三人能力較近,所以三人的武器重量應(yīng)該在240斤以上。這是參考后面羅成的武器重量給出的。不可能第三檔次好漢的武器重量比第四檔次的還少。
7.羅成 :武器:丈八滾云槍,重240斤;見第七回書。
8.楊林 :武器:兩根囚龍棒,各重150斤,共重300斤;見第一回書。
9.魏文通 武器:青龍刀,重量沒有介紹。
這是第四檔次的好漢。從羅成和尉遲恭的較量以及楊林、魏文通和秦瓊的較量情景來看,羅成都是七八槍打敗的尉遲恭,楊林是七八棒打敗秦瓊,魏文通是七八刀砍走秦瓊,而秦瓊和尉遲恭是一個檔次的好漢,所以將三人歸于一個檔次。能力上不會差太遠(yuǎn)。那么參考前面好漢的武器重量,它們的武器應(yīng)該在200斤左右(不可能第八條好漢使用的武器比第七條好漢的還重,更不可能第7、8、9條好漢的武器比第4、5、6條好漢使用的重)。
10. 尚師徒;武器:提爐槍,重120斤。見第28回書。
11. 新文禮 :武器:鐵方槊,重兩百斤,見第37回書。
16.秦瓊:武器:鍍金熟銅锏,兩根各65斤,共重130斤,見第三回書;虎頭鏨金槍,重82斤;后來得到并使用尚師徒的提爐槍。
18.單雄信 武器:金頂棗陽槊,重量無描寫。
這是第五檔次的好漢,使用的武器應(yīng)該在120斤左右。
總之,說唐的武力排名基本上推重力量,但是對人物的力量描寫有時候有前后矛盾??赡苁亲髡邔懙胶髞硗跛裕统霈F(xiàn)了很多力量描寫的矛盾;再就是 除裴元慶趁宇文成都力乏之時有過取勝的經(jīng)歷之外,基本上不存在排名在后的人物打敗排名在前的事情。
另外,《說唐演義全傳》只提到了第一到十一、十六、十八條好漢,由于作者失誤,第12、13、14、15、17條好漢根本就沒有提到。(其余12-15,17為后人所補(bǔ)。)
單田芳《隋唐演義》版本
十八條好漢
1、西府趙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盞燈,手中一對擂鼓甕金錘誰也惹不起,為頭一條好漢;
2、天寶大將宇文成都,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梁柱;
3、銀錘太保裴元慶裴三公子,胯下一字沒角癩麒麟,掌中一對八棱梅花亮銀錘,是以后瓦崗山頭號猛將;
4、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根熟銅棍,壓蓋武林;
5、南陽太守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曾經(jīng)大戰(zhàn)過宇文成都;
6、雙鏜無敵伍天錫,胯下青龍馬,掌中一對短把鳳翅鎦金鏜,英勇無比;
7、少保羅成,又叫羅神槍,胯下一匹西方小白龍,掌中五鉤神飛亮銀槍!從沒打過敗仗,人稱“常勝將軍”; 隋唐時期有羅士信,羅士信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和小說中羅成有許多相似之處,所以被認(rèn)為是羅成的歷史原型.
8、花刀大將魏文通,跨下花斑馬,一把花刀是隋營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將;
9、靠山王楊林,胯下金睛獸,掌中一對囚龍雙棒,老當(dāng)益壯;
10、銀面韋托秦用,秦瓊的干兒子,胯下赤炭火龍駒,掌中八棱紫金降魔杵,年輕人中的佼佼者??;
11、呼羅國王,胯下青鬃馬,掌中單錘,乃突厥第一戰(zhàn)將;
12、四寶大將尚師徒,胯下寶馬呼雷豹,掌中烏龍?zhí)釣o槍,山馬關(guān)大帥;
13、馬踏黃河兩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神拳太保秦瓊秦叔寶,跨下一匹黃驃馬,掌中一對虎頭锫棱金裝锏,擅使一把虎頭造金槍,是本套書的書膽!
14、皂袍大將尉遲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胯下一匹烏騅馬,掌中單鞭,擅使丈八蛇矛槍;
15、赤發(fā)靈官單雄信,單二員外,江湖總瓢把子,胯下棗紅馬,掌中一把金釘棗陽槊,是未來瓦崗五虎上將的頭一員;
16、銀槍將蘇定芳,胯下銀龍馬,掌中亮銀槍。連羅成都死在了他的手上;
17、勇三郎王伯當(dāng),胯下黃斑馬,掌中花槍,一上戰(zhàn)場就玩命;
18、大刀王君可,胯下一匹赤兔馬,掌中青龍郾月刀,真好比關(guān)公在世。
四猛
1、 金獅猛奔羅士信,恨天無把、恨地?zé)o環(huán),長中一把鐵旗桿,連李元霸也畏懼三分。
2、 鐵槍將來護(hù)兒。
3、 活吊客王伯超;
4、 火龍神君夏逢春。
三怪
1、 羅松羅萬年,
2、 雙槍丁彥平,
3、小白猿侯君集。
以上 根據(jù) 興唐傳
其他版本
十八條好漢
第一好漢:西府趙王,李元霸。一對擂鼓甕金錘是當(dāng)年漢朝時馬超的先祖,漢伏波將軍馬援使的。共重320斤。歷史上就只有這兩個人使得動。
第二條:天寶大將宇文成都,鳳翅鎦金鏜。
第三條:三公子裴元慶,八十斤一只的八卦梅花亮銀錘,最后死在慶墜山。被炸死。
第四條:紫面天王雄闊海。一條熟銅棍,死在揚(yáng)州千斤閘下,被壓成肉泥。
第五條:南陽侯伍云召,是春秋五霸時名將伍子胥的后人,使得是一條亮銀槍。
第六條:伍天錫,伍云召的族弟。是一對短棒混金鏜。被李元霸一錘打死在揚(yáng)州城外。
第七條:燕山公少保羅成,家傳五鉤神飛槍,平生只輸在同父異母家兄的五分槍下。絕命槍:回馬槍
第八條:老將靠山王楊林,水火囚龍棍。死在羅成槍下。
第九條:花刀大帥魏文通,可想以刀聞名。
第十條:四寶上將尚師徒,金纂提爐槍后被秦瓊得去。
第十一條:八馬將新文禮,弘霓關(guān)總兵。
第十二條:雙槍老將,羅成干爹,定彥平。后因羅成狠辣,出家。
第十三條:金刀殿帥左天成,在程咬金搬請裴元慶二次學(xué)藝下山時,被裴元慶錘打護(hù)城河。
第十四條:鐵槍大將來護(hù)兒
第十五條:掛錘莊莊主,梁師泰。是隋唐八大錘之一。
第十六條:兵馬大元帥秦瓊,鑲金锏,絕招:撒手锏。就是今天人們常說的殺手锏。
第十七條:皂袍大將尉遲恭,曾經(jīng)日搶三關(guān),夜奪八寨。飛馬躍城樓。為救義子薛仁貴撞死皇宮外。雌雄雙鞭,龜背托龍槍。
第十八條:聚顯莊二莊主,赤法靈官單雄信,金頂棗陽槊。
十五杰
1西府趙王李元霸
生得尖嘴縮腮,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力大無窮。使一對擂鼓甕金錘,重800斤。坐一騎一字板肋墨麒麟,縱橫天下。四明山一役,錘震十八國,打死上將五十余員
2天寶大將宇文成都
使一條320斤重鳳翅鎦金镋,勇冠三軍, 曾與天下第一好漢李元霸比武,手提三千斤金獅上金殿,面不改色,是大隋朝的頂梁柱
3一字并肩王裴元慶
使300斤重的八卦梅花亮銀錘,好勇斗狠,稱萬人敵,四明山一戰(zhàn),十八路反王無數(shù)兵將,只有他能接李元霸三錘
4太行山大王雄闊海
太行山上強(qiáng)人,身高一丈,腰大數(shù)圍,使日月雙斧,重160斤,兩臂有萬斤氣力,伍云召之義弟,奮不顧身地力舉揚(yáng)州千斤閘,化為肉泥,用一腔熱血保住了天下多少英雄好漢的性命
5南陽侯伍云召
身長八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是春秋時名將伍子胥的后人,使一條160斤素纓槍,擁兵十萬,鎮(zhèn)守南陽
6河北大王伍天錫
伍云召的族弟,是山寨強(qiáng)盜頭兒,身長一丈,紅臉黃須,因吃人心多了,連眼睛也是紅的,使200斤半輪月混天镋,被李元霸一錘打死
7冷面寒槍羅成
生得眉清同秀,齒白唇紅,面如團(tuán)粉,家傳五鉤神飛槍,曾奪武狀元,平生只輸在同父異母的哥哥姜松的槍下,稱“常勝將軍
8靠山王楊林
兩道黃眉,身長九尺,腰大十圍,使水火囚龍棍,老當(dāng)益壯
9花刀大將魏文通
潼關(guān)總兵,使丹鳳朝陽繡鸞刀,好比關(guān)公在世,楊林的愛將
10三江大帥楊義臣
手使折鐵點(diǎn)鋼槍,楊林的弟弟,曾擺下八門金鎖陣,后被李元霸、裴元慶、秦用、梁師泰金銀銅鐵八大錘所破
11弘霓關(guān)總兵新文禮
手使一條鐵方槊
12虎牢關(guān)總兵尚師徒
擁有夜明盔、柳葉綿竹鎧、金纂提爐槍和“呼雷豹”戰(zhàn)馬,合稱四寶
13兵馬大元帥秦瓊
使128斤鑲金锏,馬踏黃河兩岸,锏打三州六府,威震山東半邊天
14皂袍大將尉遲恭
使81斤雌雄竹節(jié)鞭,武藝和秦瓊不分上下,曾經(jīng)日搶三關(guān),夜奪八寨
15赤發(fā)靈官單雄信
山東二賢莊莊主,義薄云天,江湖總瓢把子,使金釘棗陽槊
四猛
1今世孟賁羅士信
手使300斤檳鐵槍,放牛娃出身,唯一力量可與李元霸相抗衡的人,能力拔牛牯,飛石打鳥,夜辨蚊虻
2鐵槍將來護(hù)兒
使一條鑌鐵槍
3大錘公子秦用
手使人面赤銅錘,秦瓊的義子
4掛錘莊莊主梁師泰
瓦崗寨名將,手使—雙扁式鐵錘
四絕
1神槍姜松的五分槍法
字永年,羅成同父異母的哥哥,使子母鴛鴦五分槍,天下無敵,但從來沒有漏過真功夫
2老將定彥平的雙搶槍法
使雙盤飛龍金線槍
3混世魔王程咬金的三斧子——切西瓜、掏耳朵、剔牙齒
使宣花斧,重64斤,外號“混世魔王”,福將,三斧子定瓦崗,為瓦崗寨大魔國國王
4神箭書生王伯當(dāng)?shù)募?div style="height:15px;">
《舊唐書·卷六十八·列傳第十八》:「叔寶每從太宗征伐,敵中有驍將銳卒,炫耀人馬,出入來去者,太宗頗怒之,輒命叔寶往取。叔寶應(yīng)命,躍馬負(fù)槍而進(jìn),必刺之萬眾之中,人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寶亦以此頗自矜尚。」
注意這個“每”字,一次就是牛人了,他居然“每”,民間的門神不是蓋的,關(guān)二爺其實(shí)不如秦二爺多矣,可惜半生征戰(zhàn),身上傷太多了,玄武門之后就處于半退休狀態(tài),早死,凌煙閣24名臣之一。
《舊唐書·卷六十八·列傳第十八》:「敬德善解避槊,每單騎入賊陣,賊槊攢刺,終不能傷,又能奪取賊槊,還以刺之?!?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