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 決策參考 欄目
本欄目將通過大數(shù)據(jù)分析、調研課題及前沿學術問題研究等理論成果,服務于公共管理、社會治理、科學立法、民主決策。
編者按
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3.10億輛;機動車駕駛人達3.85億人。從數(shù)量上看,我國道路交通事故依然高發(fā),我國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shù)高居世界第二位,其中,2017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數(shù)約為6.3萬人。
本文試從交通肇事犯罪研究的角度出發(fā),對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2015年至2018年審結的交通肇事犯罪案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通過對重大交通事故的分析,總結此類案件特點,就案件審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建議和對策,一方面為交通肇事案件的審判提供參考,另一方面,對人民群眾的安全出行從數(shù)據(jù)分析的角度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交通肇事案件情況分析
——以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
近三年案件審理情況為視角
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法院 張朱星
為網(wǎng)絡發(fā)布方便之宜,已刪除腳注
↓↓收聽語音版請點擊播放↓↓
語音版
一、2015年至2018年寶山法院審理交通肇事案件的基本情況
(一)案件數(shù)量變化
在寶山地區(qū),交通肇事案件數(shù)量比較穩(wěn)定,2015-2017年,年均在52.3件,雖然這三年案件數(shù)量總體呈現(xiàn)下降的特點,但 2018年案件數(shù)又有增加的趨勢,2018年上半年較前三年每半年的案件平均數(shù)相比,增幅達到26%。
(二)交通肇事案件的危害性
據(jù)統(tǒng)計,在2016年至2017年,寶山法院共審結交通肇事犯罪案件98件99人。這些交通事故共造成97人死亡,11人受傷(其中3人重傷),物損數(shù)十萬元,平均每起交通肇事案件造成1人死亡,并且有可能造成其他人受傷及物損產(chǎn)生。交通肇事案件對人民群眾的出行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二、交通肇事案件特點分析
為了分析交通肇事案件的特點,筆者詳細統(tǒng)計了2016-2017年審結的98件交通肇事案件,總結出以下特點:
(一)肇事司機年齡分析
從表中可以看出,肇事司機年齡幾乎都在20-59歲之間,本次統(tǒng)計的肇事司機共計98人,該年齡段占了總數(shù)的98%。30-39歲之間人群最易發(fā)生交通肇事案件,占比達到了38%,其次是40-49歲的司機,占比達到29%,第三是20-29歲的人群,占比為18%。
(二)肇事司機學歷分布
從下表可以看出,本次統(tǒng)計的98名肇事司機,學歷均在小學至大學之間(其中有1人為研究生在讀),初中文化的肇事司機最多,占比達到65%,小學、高中及中專、大學及大專三個類別占比差不多,分別在13%,9%,13%。
(三)肇事司機職業(yè)分布
此次統(tǒng)計的98名肇事司機中,職業(yè)主要為駕駛員、農(nóng)民、公司員工、無業(yè)人員,分別占比69%,10%,11%,5%。其中,職業(yè)駕駛員發(fā)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尤其高,在所有肇事司機中,職業(yè)駕駛員占了69%的比例。
(四)肇事車輛類型分布
從表中可以看出,產(chǎn)生重大交通事故的車型主要是重型貨車和小型汽車,分別占比56%,27%。
(五)被害人類型
從下表可以看出,電動自行車是最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在所有被害人中,占比達到了63%;其次是行人,占比達到29%;第三是摩托車,占比達到了6%。
(六)事故類型分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右轉碰撞直行是最高發(fā)的,導致重大交通事故的原因,在發(fā)生的98起交通事故中,該原因占比達到了48%。除此之外,左轉碰撞直行被害人,直行車輛碰撞被害人,倒車時碰撞被害人,打開車門時碰撞被害人是四類較高發(fā)的事故原因,分別占比7%,11%,7%,8%。
(七)取得被害人諒解及判刑的情況
在98起案件中,有50件取得了被害人的諒解,其中的45名被告人被判處緩刑,其余5名被告人被判處五個月至九個月不等的刑罰。
在48件未取得諒解的案件中,有5件已賠償被害人或達成賠償協(xié)議,該5件中,有2件的被告人被判處緩刑。48件未諒解的案件中,共有11件的被告人被判處緩刑,其中有9件,在沒有賠償或取得諒解的情況下對被告人判處緩刑,造成此種現(xiàn)象的原因有可能是案件有特殊情況,或者在判決文書中未表述諒解及賠償情節(jié),但實際已經(jīng)諒解或者退賠。
總體來看,98名被告人,有42名被告人被判處實刑,占比43%;有56名被告人被判處緩刑,占比57%。
在42名被判處實刑的被告人中,有11名被告人在五個月至十個月期間量刑。有28名被告人在有期徒刑一年至一年六個月期間量刑。有1名被告人被 判處 有期徒刑2年。有2名被告人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
(八)自首及適用程序分析
在98起交通肇事案件中,有94起認定了自首情節(jié),其余4起案件認定了坦白情節(jié)。交通肇事案件事實清楚,被告人均認罪。
98起交通肇事案件中,有87件用獨任簡易程序審理,其余11件用合議庭審理。
(九)逃逸情況
98起案件中,有6件有案發(fā)后駛離現(xiàn)場的行為,但只有2件認定了有逃逸情節(jié),在三年以上量刑,說明對于逃逸情節(jié)的認定是比較嚴格的。
(十)其余特殊情況
在98名駕駛員中,只有2名為女性,僅占2%。
有一起案件中,被告人讓他人頂包,該名被告人以包庇罪被判處刑罰。
三、交通肇事案件對策
(一)對駕駛員的建議
對于駕駛員來說,都不希望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不想對他人造成傷害,也不想受到傷害。在道路上行駛,對于駕駛員來說,是比較安全的,因為有車阻擋一次傷害。在本次統(tǒng)計中 ,死亡的97名被害人,除了有6人是駕駛摩托車,沒有駕駛機動車的。
那在行駛中如何保證其他人的安全?首先,對于幾種容易產(chǎn)生交通 事故的行為要注意。①右轉的時候注意直行的車輛、行人,一旦撞了,就是駕駛員全責。②開車門的時候要當心,即使是乘客開的車門,非機動車如果撞上了,駕駛員仍要承擔主要責任。③倒車的時候要注意后面。④不要隨意駛入非機動車道,萬一發(fā)生事故,就是自己全責。⑤平時要盡到注意義務,開車集中注意力,注意前方的路況,遵守交規(guī)。
職業(yè)駕駛員尤其要引起注意,69%的重大交通事故是由職業(yè)駕駛員造成。男性駕駛員也要注意,98%的重大交通事故由男性造成。大型車輛的駕駛員也要注意,63%的重大交通事故由大型車輛造成。
(二)對行人的建議
對于不開車的行人來說,首要目標是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如何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置于安全的環(huán)境中,本文就此提出如下建議:
①遵守交規(guī),不要橫穿馬路。
②即使走人行道,也要注意周邊車輛的行駛情況。因為有些車輛不會讓人,沒必要和他們較勁,而把自己置于危險的環(huán)境中。
③不要隨意的駛入機動車道,即時非機動車道被堵住,后面的機動車不一定能注意到突然駛入的非機動車。
④遠離大車,尤其在大車右轉的時候,即便直行是綠燈也要注意避讓。
⑤注意倒車的車輛,駕駛員視線此時比較差,不一定能注意到后面的行人。
⑥在騎電動自行車的時候尤其要注意,因為電動自行車道出事故的概率特別高,本文中,63%的被害人是騎電動自行車的時候出的事故。
(三)對法官的建議
在統(tǒng)計交通肇事案件時,筆者發(fā)現(xiàn)對相似案情的判決已經(jīng)固化了。交通肇事案件與一般的案件有不同的地方,首先就是高度認罪,事實清楚,沒有異議;其次是被害人一般都死亡了,取得諒解需要征得近親屬的同意;大部分車輛都有保險,保險能彌補大部分損失。
就此,對法官提出如下建議:
①注意同類案件的判決,做到量刑平衡。
②在判決書中寫明退賠及諒解的情況。
③因為被害人死亡,建議緩刑要慎重。
④注意逃逸情節(jié)的認定,本文6起逃逸,只有2起認定為逃逸情節(jié)加重處罰。
責任編輯 / 高佳運
執(zhí)行編輯 / 吳濤
? 轉載請標明本公號和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