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2020年的夏天,時間管理大師這個詞語在網(wǎng)絡上一炮而紅。雖然其含義有被曲解之嫌,但越來越多人把做時間管理大師當作自己的口頭禪。優(yōu)秀的時間管理模式是成功的必要前提。
時間看起來不公平,有的人3h就能完成當天所有作業(yè),晚自習有大把的時間去自習甚至投入到興趣愛好之中,而有的人坐在僅剩30min就要結束的自習課上,手邊還有堆積如山的作業(yè)和錯題。但其實,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人只聽見時間的流逝,沒有抓住它,而有的人卻因為預先的規(guī)劃,成功走在時間的前面。
曾經(jīng)有一個學弟問我:
“學姐,我為了完成今天的計劃中午沒有時間睡覺,但是不睡覺下午的效率又會直線下降,我很焦慮,也沒有方法,該如何是好?”
別著急,你的疑惑,在看完這篇文章之后,都會逐一得到解答。
相信下面的文字會幫助你樹立正確的時間觀念,幫助你真正成為時間的主宰者。
01)
改變的前提是發(fā)現(xiàn)問題
很多人看著自己滿滿的timetable,自以為安排的明明白白,到了實際操作,卻發(fā)現(xiàn)困難重重,任務只能完成不到50%,于是失落,漸漸缺乏重新開始的勇氣。
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習時間管理先別急著改變,先從觀察自己的生活開始。
比如覺得自己拖延,那就把每一次導致自己拖延的原因都記錄下來,在觀察期內(nèi),不要著急做任何改變,如實地記錄現(xiàn)有生活狀態(tài)即可,這個過程至少持續(xù)一周,然后再針對性改變。
不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永遠只會盲目的行走。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讓時間像流沙一樣慢慢耗盡,而自己什么也抓不住。
02)
培養(yǎng)長遠的時間觀
時間觀簡單說就是你能站在未來多遠看現(xiàn)在。
你可能經(jīng)常陷入這樣的誤區(qū):
打開手機的聊天軟件,心里想著只玩5min,但是你耗費的時間往往會更多。
在轉換到學習的這一過程中,又會耗費一段時間。等到你真正開始學習并投入進去,可能已經(jīng)過去一兩個小時。
擁有1小時時間觀的人,很容易被眼前的誘惑所吸引,相反,擁有長遠時間觀的人更加關注未來,知道自己要什么,至少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站在今天看明天固然可以,短期的規(guī)劃是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這并不意味著全部。
至于如何擁有長遠的時間觀,這往往可以和你的長期目標相結合,這件事情會對你的長遠目標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或者問問自己,高考之后,會不會后悔現(xiàn)在做的決定?
03)
尊重人性,尊重本能
承認吧,人類的本質(zhì)就是懶。
能躺著就不坐著,事情一拖再拖,此刻只想做個廢物。
記住,你永遠不可能100%完成自己的計劃。
所以,在做一切規(guī)劃之前,容許自己犯錯,給自己預留發(fā)呆、偷懶的時間。
慢慢的,在規(guī)定時間之外,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自覺。甚至最后,你的“偷懶時間”會從1h漸漸縮短到20min。
這是習慣的力量,也是人性的力量。
01)
養(yǎng)成列計劃的習慣
晚上睡覺之前就提前列出明天要做的事情,在第二天不斷進行補充。
這里的列計劃,需要將要做的事情列出來,然后標注完成大概需要的時間。
列計劃不代表著生活就一定會朝著計劃的方向前進,而是在沒有意外發(fā)生時,有一個目標,避免自己像一只無頭蒼蠅,到處亂撞,白白浪費時間。
在不知道做什么的時候,計劃像一個指南,幫助我們減少很多選擇、糾結帶來的時間浪費,如果有意外發(fā)生,及時調(diào)整即可。
在我看來,規(guī)劃就是為了充分利用時間而預置的一個限制,在這種條條框框和目的驅動下,你會更加有效率,會很清楚自己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
02)
沒有完美,只有合適
一味地挑戰(zhàn)高難度的事物很容易懈怠,打擊工作積極性,所以安排日計劃時還得注意“葷素搭配”,將困難的工作和簡單的任務穿插起來。
啃完一個困難的工作后,如果感覺疲憊,就去搞定幾個簡單的任務,增加一下成就感,或者休息片刻后再集中精力挑戰(zhàn)下一項工作,直到問題全部解決。
同時在不同的時間板塊中一定要留好休息時間,給自己適當?shù)恼{(diào)整機會和機動時間。
擁有適合自己的計劃,你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要看你自己怎么做了。套用最近很火的一句話:“沒有困難的工作,只有勇敢的狗勾。”
03)
日周月季年計劃的選擇
不得不說,每一種計劃,無論長期還是短期,都有其存在的價值。
但是,我們必須得承認,年度計劃不是每個人都能掌握的。
大多數(shù)人的年度計劃不過是一張夢想清單,新手不妨先從日計劃開始,能把每一天都過得熱氣騰騰,也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
01)
遵守二八法則
記住,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完成,無論它被安排在什么時間。
有的人覺得一開始做困難的事情壓力很大,很難堅持。又有一部分人認為,做簡單的事容易被困在安逸之中,很難開始做那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所以,選擇因人而異,沒有辦法評判哪種方法更好,重要是你更適合哪種方法。
二八法則是把80%的精力投入到20%最能出業(yè)績的工作內(nèi)容中,自然效能高于平均著墨。選出最必要的事情標紅前置,在狀態(tài)最好的時候去做,當做成功這件事,整個目標也就完成了一大半。
02)
善用時間分割
首先,可以利用番茄工作法去安排自己的時間,一個番茄鐘共30分鐘,包括25分鐘的工作時間和5分鐘的休息時間,每完成四個番茄鐘,就進行一次較長時間的休息,大約15-30分鐘。
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我連25分鐘的專注都做不到,應該怎么辦呢?
別著急,學姐推薦你用15分鐘工作法。
每15分鐘為一個小隔斷,一個小時可以分為四個小隔斷,然后在每個隔斷開始的時候,你可以自由選擇是工作,還是休息,無論選擇哪種,都要做夠十五分鐘后,再做選擇。
15分鐘相比番茄工作法有點短,但這也是它的優(yōu)點:不容易讓人有壓力。
到了15分鐘,你也不需要強制休息而是根據(jù)當前的狀況選擇繼續(xù)還是做出其他選擇,切換的成本小,效率更高。
03)
把計劃貼出來
很多人計劃完不成不是不夠自律,只是因為忘了……
所以你一定要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時刻牢記,腦子記不住,就將計劃貼在最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自己。
說不定你看它始終在那產(chǎn)生負罪感,然后就投入時間,將它完成了呢?
04)
相信環(huán)境的力量
圖書館、自習室都是學習的最佳場所。
同樣的,有伙伴的陪伴和促進也很重要(前提是你們不要一起在自習的時候聊天玩耍hhhh)。
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自律不夠的時候他律來湊,互相監(jiān)督、互相促進。
05)
減少誘惑
不要在桌子上堆滿零食和雜物,有時候你看著看著他們就出了神。
學習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桌面簡單,文具、書本就足夠了。學習的時候突然想用到一個東西,為了找它浪費了很多時間,把東西分門別類放好,可以保障我們不被瑣事干擾,減少不同事情切換的損耗。
千萬不要把手機放到桌上!控制自己的欲望實在太困難了,眼不見,心不煩。
06)
喚醒行動的力量
利用“優(yōu)劣窮盡法”去優(yōu)化自己的思維,獲得行動的力量。
顧名思義,該方法就是把一件事情可以帶給自己的好處和壞處統(tǒng)統(tǒng)寫出來,在書寫的過程中,找到行動的意義。
很多時候我們對一件事情提不起興趣,就是因為看不到希望,于是自暴自棄,消極怠工。
倘若此時,我們把所做之事能帶給自己的好處全部羅列出來,行動自然就會有如神助。
07)
利用暗時間
暗時間指那些很短的、容易被忽視和浪費的時間,通常不超過15分鐘,吃飯、刷牙、排隊、走路的時間都可以是暗時間。例如,坐公交時我們不可能隨到隨走,都會等待3-5分鐘;約人吃飯時,偶爾對方遲到,也會被迫多出一段零碎時間;
這些“碎片時間”原本都不在你的計劃當中,卻也是時間構成的重要因素。
所以,不妨抽出半小時列一份屬于自己的碎片時間清單,想想看自己一分鐘可以做什么?三分鐘可以做什么?十分鐘、三十分鐘又可以做什么。
需要注意的就是碎片時間越少,安排的事情也一定要越少。
不要一分鐘就列出數(shù)十條可做事項,這樣的結果就是一分鐘的時間你花了59秒去思考要先做哪一件!這樣就完全喪失了它的意義。
或許,它們看起來很不起眼,可是如果每天多背10個英語單詞,堅持90天也是一個不錯的成就。
01)
學會利用碎片化時間休息
很多同學會在課間十分鐘的時候趴在桌上很快進入夢鄉(xiāng),醒來之后神清氣爽,比睡夠10h還要有精神。
保持精力充沛很重要,如果你很難抽出大把的時間休息,不妨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獲得短暫放松。
調(diào)節(jié)精神狀態(tài)是保持高效率的要求。
02)
每天保持戶外活動
一定要動起來!
無論是跑步、跳繩還是其他的運動方式!
03)
午休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避免進入深度睡眠
很多同學一睡覺就起不來,或者醒了之后更加的疲憊。
實驗表明,人體不需要過多的睡眠時間。
并且,進入深度睡眠之后,對你自律性的挑戰(zhàn)有難了幾分。
寫在最后:
時間管理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可是又是很多同學永遠無法解決的痛。
當然,時間管理的方法遠不止今天介紹的這些,改變不可能一蹴而就,自律需要長期的堅持和改進,雖然過程很辛苦,但如果我們不踏出第一步,就永遠只能在原地打轉。
還是那句老話:
別害怕失敗,愿望交給錦鯉,你只管努力就好。
把時間投入到更能產(chǎn)生價值的事情上,快速開始,果斷投入。
希望大家都可以遇見更好的自己。
你,就是下一個,時間管理大師。
END.
本期作者
Rossane
大家好,這里是Rossane,一個面對高考有太多話想說的應屆高考生。這世界太溫暖,有那么多可愛的人事物,我想把我看到的,分享給你們。相信自己相信的,堅持自己堅持的,喜歡自己喜歡的。
如果你也希望和Rossane同學一樣分享你的故事和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