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廢話不多說,今天我們來說,第一集中的第一首方歌,大黃牡丹湯。
《大黃牡丹湯》:
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芒硝襄。腸癰初起腹按痛,苔黃脈數服之康。
第一句,“金匱大黃牡丹湯”,說的是大黃牡丹湯的出處。此方出自《金匱要略》,是經方之一。其中的大黃,毫無疑問,是君藥。
除了大黃,還有別的藥材,這就是桃仁、瓜子和芒硝。這些,都在方歌的第二句里顯示出來了,即“桃仁瓜子芒硝襄”。其中的“襄”,意思是“幫助”。這句方歌告訴我們,桃仁、瓜子、芒硝,都是用來幫助大黃來解決問題的。
第三句,“腸癰初起腹按痛”。這句話,非常關鍵,直接點出了大黃牡丹湯的主治,這就是治療濕熱淤滯所致腸癰初起。什么叫腸癰???說白了,相當于現在所說的急性闌尾炎。你想啊,闌尾炎犯了,是不是“腹按痛”?。窟@句方歌說得還是很形象的。
第四句,“苔黃脈數服之康”。這句話,直接點出了患者的主要舌脈特點,這就是舌苔薄膩而黃,脈滑數。之所以苔黃脈數,是因為濕熱壅于內啊。
你看,就這四句話,把大黃牡丹湯的基本功效,藥物組成,主治病癥和舌脈特點,總結出來了。把這個方歌背下來,大黃牡丹湯的方子,你也就掌握十之七八了。
其實,大黃牡丹湯所治的這個闌尾炎,在古代也是多發(fā)病。中醫(yī)認為,這是濕熱郁積、氣血不通,邪氣郁遏腸中所致。濕熱、淤熱、濁邪混在一起,令患者下腹部位疼痛難忍,甚至會痞腫。在疼痛的作用下,患者右腳屈而不伸。濕熱郁滯,氣血淤積,營衛(wèi)失調,所以患者就發(fā)熱、自汗、惡寒。舌苔薄膩而黃,脈滑數,這是是濕熱蘊結之證。
這個時候,就得瀉除濕熱,破解淤結。怎么做?古人用到大黃。大黃,可以苦寒攻下,瀉患者腸中的濕熱之邪。桃仁活血,和大黃相配,可以很好地泄熱破淤。芒硝,是輔助大黃泄熱邪的。冬瓜子,能清腸中濕熱,排膿散結消癰。
可見,這張方子,是治療腸癰初起之時的常用方、基本方?,F代中醫(yī)臨床,常常用它治療急性闌尾炎、急性膽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等。
好了。關于這個大黃牡丹湯,我就簡單地給你說這么多。希望你能對它,有一個粗淺的了解。此方的方歌,我希望您能在今天就背下來。明天,我們講第一部分的第二首方歌,葦莖湯。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