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張鈁與河南災荒救濟

官賑義賑一肩挑 心懷黎民中州耀
——張鈁與河南災荒救濟

字號: 2012-12-07 09:41 作者:劉海永 來源:開封日報 我想說兩句(0)

馮小剛的電影《一九四二》中,河南名士張鈁在河南大災荒中捐出一半家產(chǎn)救濟災民,他的氣度和魄力讓蔣介石感到震撼。張鈁在開封生活工作較長時間,開封朝陽胡同至今仍有張鈁故宅,被列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在開封期間,張鈁先后擔任河南省政府建設(shè)廳廳長、省振務(wù)委員會主席、省政府代理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副院長等職。他為官一生,身居高位,卻心憂黎民、熱心公益。在20世紀上半葉河南的幾次災荒之中,張鈁曾舍飯于開封、施賑于陜西、濟災于鄉(xiāng)里。特別是在1942年河南大災荒期間,張鈁曾經(jīng)為了安置河南災民殫精竭慮、奔走呼告、賑濟糧款。他是河南人的一個傳奇。在陜西,他主持安置幾百萬河南難民,他對河南人民有恩,河南人民一直把他銘記在心,把他譽為“老家長”。

張鈁字伯英,是辛亥革命元老,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早年畢業(yè)于保定陸軍速成學堂,曾牽頭策劃組織辛亥革命西安起義。1929年河南發(fā)生災荒時,張鈁時任河南省建設(shè)廳廳長兼振務(wù)委員會主席。當時,豫西地區(qū)兵、匪、旱三災并襲,大批災民扶老攜幼到省城開封求生。當年,張鈁主持振務(wù),多方籌款放賑。1930年1月中旬,河南省振務(wù)委員會在開封下設(shè)救濟院,下轄三個舍飯場:第一舍飯場在三官廟,第二舍飯場在龍亭,第三舍飯場在貢院。每個舍飯場收容災民1700人至1900人,3個舍飯場近6000人。每天兩頓飯,9時開飯和16時開飯,保證每人都能吃飽。振務(wù)委員會對在開封的數(shù)萬名災民,除安置在舍飯場和用以工代賑的方式解決他們的生計外,還成功組織、動員了一批災民“作工就食,墾荒牧畜”,到河北省、東北等地落戶墾荒。在遷民之前,張鈁派員持河南省政府公文,前往河北、吉林、奉天、黑龍江四省,與當?shù)卣畢f(xié)商,做好落戶地點、住房安排、土地分配、糧食供給等工作。由河南省政府負責前往災民的車費,發(fā)給移民每人單、棉衣服各一套,生活費用10塊銀元。自古救災不移粟就得移民。張鈁這次共計運送災民43批,到東北墾荒難民達7萬人。相對于當時政府杯水車薪的臨時性救濟措施,移民墾殖挽救了大批奄奄一息、坐以待斃的河南災民,無疑是一項很有意義的工作。后來,其他災民離汴返鄉(xiāng)者,張鈁讓振務(wù)委員會給每人發(fā)口糧30斤,路費兩元。

1941年,河南出現(xiàn)旱情,收成大減,有些地方甚至已經(jīng)“絕收”,農(nóng)民開始吃草根、樹皮。加之戰(zhàn)禍綿延,河南92個縣市遭災。河南沿隴海線南北各縣,春季缺雨,北風橫吹,麥田幾乎絕收。中部各縣,麥收不過二三成。豫南各縣陰雨連綿,麥子生芽。秋種之后,80余日,滴雨未見,秋收基本絕望。1942年,河南旱災的形式更加嚴峻,米珠薪桂,致使一般中等人家無法過活,貧苦之家流離失所,鬻兒賣女的事情亦不斷發(fā)生。

1942年,新安縣推舉地方代表遠赴西安,找到張鈁,請他出面賑災。老百姓心里想著張鈁,因為他以前有過賑災經(jīng)驗。于是,在張鈁的主持下,新安縣成立了救災委員會,張鈁任名譽會長,在全縣開設(shè)3個粥場,賑濟時間從當年的農(nóng)歷二月至四月止。凡各村非救濟不活者,每人每月發(fā)票3張,每張票可領(lǐng)雜糧10斤,附帶粥湯。1942年9月9日,張鈁向國民政府呈報《為移殖豫省災民五萬人,共需三千萬元,祈迅予擬發(fā)并條陳七事由》一文中寫到:“鈁于十八年曾移七萬難民于東北,當時深得各方協(xié)助,逃亡甚少,成效尚著,實緣交通工具完備,運送得人,按站給資,沿途招待,使災民不知痛苦,樂于成行……移民實邊有關(guān)國防,再四思維,敢不勉竭駑鈍,隨時秉承,努力以赴?!?月10日,張鈁又呈報《移墾河西方案》,具體提出在西安設(shè)西北懇務(wù)機構(gòu),在河南、陜西、河西設(shè)立辦事處,在沿途適宜地點設(shè)招待所,要求“陜甘寧各省政府、西北公路局、各省驛運處、隴海鐵路局、各省賑濟會等各有關(guān)機關(guān),一體充分協(xié)助?!?/p>

張鈁的呈報引起了蔣介石高度重視,蔣介石先后兩次以快郵電稿給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據(jù)本會軍事參議院副院長張鈁折呈擬具移殖豫省災民開墾河西進行辦法意見,附移墾方案前來。查此事于振救豫災、開發(fā)西北均關(guān)重要,最好由農(nóng)林部于甘省府負責主持為宜?!保ā蛾P(guān)于張鈁呈擬移墾豫省災民到河西安置致孔祥熙等快郵代電》)“蓋寧夏故河套地,土質(zhì)肥美,易于耕獲,現(xiàn)已灌溉成田約計六百數(shù)十萬畝,其中二百余萬畝為有主熟田,二百余萬畝為生荒之地,此外二百余萬畝原系熟田,歷經(jīng)兵災匪亂因而成荒者,一經(jīng)耕種立有收成。先就此地移民懇治,似屬簡而易舉。試以五口為戶,每戶授田十畝計算,則二百萬畝可移二十萬戶一百萬口,若以救濟豫災之資充作移民之費,就逃荒難民加以組織,移往寧夏,似屬一舉兩得。至此項移民居住問題,似可由農(nóng)行先行貸款建筑貧民住戶?!保ā蛾P(guān)于移民西北開發(fā)西部問題致孔祥熙快郵代電》)

1943年,河南災情更加嚴重,旱蝗交錯,經(jīng)久未雨。夏季收成不到一成。秋苗無法播種,種上也早已旱死或萎黃。當年蝗蟲所過之處,遮天蔽日,禾苗葉穗被噬食殆盡。老百姓為了生存,只得外出逃荒。5月起,伴隨著饑荒而來的瘟疫也出現(xiàn),大批河南災民乘火車或走水路到陜西避災。當時災民不斷流入西安,把西安四城圍了數(shù)十公里,男女老少四周席地而居,無吃無喝,更無住處。陜西省政府不許這些災民在西安城周圍停留,河南災民想起了張鈁,災民代表到西安市小南門內(nèi)冰窖巷八號院張鈁門前請愿。張鈁先生的兒子張廣瑞在回憶文章中也描述了當時的情景:“難民代表來到冰窖巷八號請愿,家父給他們講話,在五味什字街西北中學(張鈁創(chuàng)辦的難民學校)右側(cè)小門由河南同鄉(xiāng)會人員列表名冊,給鄉(xiāng)親們發(fā)放救濟糧款?!睆堚[目睹西安各街道屋檐下躺著的大批災民,一問,都是從河南來,其中以黃泛區(qū)的人最多。張鈁心憂黎民疾苦,當時就以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副院長和河南省旅陜同鄉(xiāng)會會長的名義,發(fā)出請?zhí)埪藐兊暮幽厦司奚?、陜西的重要官紳、國民政府駐陜的軍政要員以及社會各界名流、志士賢達50人,齊聚張公館,動員為災民

募捐。張鈁的請?zhí)饕獌?nèi)容如下:

“國難當頭,民蒙大難,自日軍發(fā)動河南戰(zhàn)役,國軍以戰(zhàn)略撤退為主,致使中原淪陷,日寇鐵蹄踐踏,無惡不作,水深火熱,民不聊生。目前河南百姓,加之黃泛區(qū)災民為逃活命,紛至沓來,云集西安,白天要飯,夜宿屋檐,餓死、凍死者,比比可見。今邀諸公,商議賑災,仁者愛人,見諸精誠,此一舉措,以伸人道,敬請參加,敝宅恭候?!?/p>

張鈁帶頭將自己在漢中的水田四十頃全部變賣,捐贈救濟。在場諸人無不受感動,紛紛為賑災盡力,此次募捐所得錢糧,可開設(shè)5個飯場,供上萬災民用食3個多月。張鈁同各路賢達共同議定:“成立豫災救濟會,負責募捐、籌糧及收容災民,推選陜西紅十字會會長路禾父主持救濟會工作。在西安北關(guān)紅廟坡、東關(guān)岳王洞和韓信寨等地設(shè)立收容所。暫借西安市各學校教室,供災民住宿。逃往陜西各縣之災民,由救濟會與當?shù)卣簧婢偷匕仓谩5怯洖拿裰杏幸患贾L者,分別介紹工作。與甘肅、陜西兩省政府聯(lián)系,洽商移民問題。”張鈁向中央政府財政部長宋子文爭取款項救助災民,并到四川重慶等地聲援救助,想盡各種辦法來救助河南大批災民。在張鈁的呼吁下,西安各界呼吁捐款捐物、西安市民每戶人家做3公斤饅頭集中送到救災機構(gòu)發(fā)放給災民吃。

豫災救濟會工作人員根據(jù)災民意見,或讓其往西北遷徙落戶,或以后返回老家。鄢陵和扶溝兩個縣水淹了,那里的災民愿意遷移到西北去安家;新安和澠池一帶的人,在1943年麥子成熟時都回家了。遷移到西北去的災民,沿路都設(shè)有難民站,安排住宿和吃飯地方。如果到站和在路途上出事,都由地方上負責。張鈁曾將數(shù)十萬難民分批安排在陜西、甘肅、新疆以及四川廣元、成都一帶。甘肅張掖、酒泉一帶至今還有兩個“河南村”,因系河南移民,以示紀念。移民后代每每談及移民一事,便異口同聲說:“河南張伯英給遷來的!”

為擴大募捐范圍,動員更多的人關(guān)注此次饑荒,支持賑濟災民工作,張鈁還特意組織陜西省文化界戲班子以及河南演藝界名人常香玉、陳素真、崔蘭田等到處義演,大力救助。河南演員甚至把演戲穿的衣物、被褥等都捐了出來。張鈁通過義演的方式,打造聲勢,實現(xiàn)全民賑災。

逃亡西安的災民,雖有救濟,但死亡者時有所聞,張鈁又出資在西安郊區(qū)購三四畝地,作為“義地”,埋葬河南人尸骨。每年清明,張鈁親自到“義地”掃墓,安慰客死他鄉(xiāng)的亡靈。

1945年,抗戰(zhàn)勝利后,大批逃到陜西的難民除移墾到西北邊陲的大量災民外,還有200萬河南籍百姓沒有安置,或無家可歸,或有家難歸,或歸無以養(yǎng)等。張鈁心憂河南百姓,得讓他們在陜西或其他地方繼續(xù)生活下去啊。于是,1946年4月,他從西安寫給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濟總署河南分署馬景森署長三封親筆信,商議安置災民事宜。1946年4月11日,張鈁致信馬景森:“貴署派員蒞勘,當已專電奉陳,擬請轉(zhuǎn)呈貴總署,早日來陜,籌設(shè)辦事處,負責救濟?!睆堚[希望開封善后救濟總署收容婦孺以減輕家長負擔,并且提出了“終南山麓及渭南灘地尚可容納多人,速籌移墾”,開展生產(chǎn)自救。并以小本貸款方式給災民購置農(nóng)具或者經(jīng)營生意。當時災民多蝸居城濠小窯洞,身染疾病,張鈁建議在西安、寶雞、渭南、三原籌建平民住所以安置災民。4月15日,張鈁特地又給馬景森修書一封:“亟待救濟者不過數(shù)十萬人,統(tǒng)籌施救,尚非甚難,務(wù)祈轉(zhuǎn)呈總署,將前電所擬各項,即予核定,以次實施,并在豫陜交界設(shè)立接運站,資送復員之難民,暨多帶藥品,沿途施治,以保健康而免死亡,則惠澤所被,遐邇同欽?!?月22日,張鈁先生又將陜西省各墾區(qū)土地利用概況列表,呈送馬景森。

1946年,河南災情哭訴團到了南京請愿,遭遇拒絕。民國政府糧食部部長徐堪態(tài)度傲慢。次日除《中央日報》以外的京、滬各大報大都發(fā)表了這一消息。上?!洞蠊珗蟆返臉祟}是《糧食部長官氣十足,河南災情哭訴無門》。后來河南災情哭訴團又到了上海,也沒人支持。他們找到了時任軍事參議院副院長寓居上海的張鈁。張鈁在杜月笙的支持下,在浦東同鄉(xiāng)會8樓會議大廳成功舉行豫災哭訴團招待會,并邀請到了孔祥熙參加。孔祥熙當晚做了一番情詞懇切的講話,孔祥熙在贊揚了河南人民毀家紓難的愛國精神,證實了河南人在抗戰(zhàn)中負擔奇重之后,深感愧疚地說:“多年來,我長期任職中樞,負責行政院工作,目前河南淪為人間地獄,我不能辭其咎?;厥淄?,深感愧對河南。救災恤乞,人人有責,救濟河南,我更是責無旁貸。我愿解盡綿薄,幫助河南救災,并希望當局和社會各界,采取有力措施,拯救河南災民于水深火熱之中。”孔祥熙的話雖不多,但影響大,上海許多媒體第二天進行了宣傳報道,聯(lián)合國善后救濟署為黃泛區(qū)調(diào)撥大量物資。在張鈁的號召下,京劇大師梅蘭芳十分支持救濟豫災,他舉行了書畫展覽,全部收入悉數(shù)捐贈給河南。后來國民政府糧食部也下達公文,同意減免河南部分田賦和軍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史上三次大規(guī)模逃荒
為什么1942年河南人逃荒選擇去陜西?
大公報:豫災實錄(饑餓的河南)
天主教會在中國之二:戰(zhàn)亂與災荒中的天主教會,老照片給你講述教會賑濟災民的故事
一口大鍋 細熬百姓救命粥
1942,大饑荒中的南陽記憶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