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兩天時間,參加了某市公務員招錄面試評分工作,與其他考官一道,一天26名,兩天一共面試了52名考生,工作量比較大。我也忘記了這是第幾次參加,看到了很多考生的面試表現(xiàn),從中也得出了一些個人感悟。下面僅針對我經(jīng)歷過的面試,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吧,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本次考試有兩套題本,鄉(xiāng)鎮(zhèn)版和縣級以上版的,就我本場考室來看,鄉(xiāng)鎮(zhèn)崗位面試者以男生居多,縣級以上崗位以女生居多,而去年那次公檢法面試,女生占絕大多數(shù)??傮w上看,答得好的往往是男生。
2.公務員筆試的公正性自不必說,而現(xiàn)在的面試也十分公平。面試考官都是異地交叉安排,不會讓本地考官面試本地考生,從而避免了熟人社會的暗箱操作。最后的得分經(jīng)主考官簽字后當場向考生公布,并讓考生簽字確認,也杜絕了事后的操作空間。
3.在踏上開往面試城市的車輛那一刻,我們就進入了全封閉、絕密級管理狀態(tài),手機第一時間上交,你不知道車子將開往何處,去往哪座城市。你也無需多問,因為沒有人會告訴你。到達駐地,出入口由特警把守,不得外出,不得隨意走動??脊僭诘趲卓紙雒嬖嚕彩窃诳记鞍胄r通過電腦抽簽產生的。
4.面試總分如按百分制換算的話,分為6個單項分:言語表達5分,舉止儀表5分,四道面試題20-25分不等。一個考場七名考官,計分時要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并不是去掉某一考官評的總分的最高(低)分,而是去掉不同考官各個單項的最高(低)分,我覺得這樣設計十分科學合理,符合“結構化”面試的要義。
5.舉止儀表5分就是5分,而言語表達絕不僅僅是表面上的5分,四道面試題的測試無一不體現(xiàn)言語表達的重要性,可以說,言語表達占總體的權重實際上不會低于30-40%。畢竟,面試就是靠嘴說出來的。
6.現(xiàn)在是秋天,衣著上大部分以內白外黑的服裝為主,體現(xiàn)莊重嚴肅。女生口紅不要太濃太艷,以不會讓人感覺到你特意涂過口紅為宜,我還沒看到臉上的粉特別厚的女生,這一點很好??忌M入考場時外衣最好不要敞開著,至少得扣上一兩個扣子吧,如果嫌衣服太緊,坐下來時可以暗暗把扣子解開。
7.坐下來時要特別注意雙腿的擺放。面試一般在學校進行,學生的書桌就是考試用桌,那種桌子使你的雙腿一覽無遺,雙腿盡可能并攏,或者小幅度的打開。我見過有個男生雙腿分叉得比肩膀還寬,他自己都沒注意到。
8.一些考生聲音洪亮如鐘,簡直就是憋足了勁吼出來的,就像中介公司開早會喊口號的那種,很多是有意為之或是考前專門訓練出來的。這么做實在沒必要,考場本來就是一個安靜的場所,有的考官可能還在埋頭檢查前一位考生的分數(shù)或在看題本,你把他嚇一跳對你有什么好處?你還別說,我好幾次都被突如其來的高分貝聲音嚇一跳。我絕不相信你平時說話就是這個聲音。
9.有的考生可能受考前培訓班的影響,回答時喜歡引用名人名言、心靈雞湯或其他充滿文采的“金句”,很顯然,你們考前背了不少,準備得相當充分。但是,從我以及我了解的一些考官來看,這根本不會給你加分,反而讓考官覺得你回答太機械,靠死記硬背,靠華麗辭藻充門面,而不是用自己的語言來組織。其實考官們是很聰明的,哪些是背的、哪些是自己說的都知道?!敖鹁洹背霈F(xiàn)在文章里是很漂亮,但面試不是寫文章,我們其實喜歡你自己說的,樸實無華的、接地氣的話。試想,在你日常生活中與人溝通時,你會動不動蹦出一兩句諺語金句或名人名言嗎?我想不會。所以一定要真實、自然!
10.考生不要被一些良莠不齊的考前培訓班所誤導了,很多培訓老師自己考不上公務員才去給別人做公務員考試培訓,你覺得這樣的價值有幾分?當然,即使是真正的公務員,他也不一定能夠勝任做一名培訓老師。
11.抽到第一個面試的考生覺得自己第一個面試,此時考官還沒有形成評分標準,自己就很吃虧。其實擺在考官面前的除了題本、評分表,還有一張平衡表,這是起什么作用呢?考官一般在正式評分前都會把考生的預評分寫在平衡表上,每位考生的分數(shù)按各個單項成績縱向列下來,高分區(qū)域在哪里,低分區(qū)域在哪里,一目了然,可以修改比較權衡,最后再抄到正式評分表上。我們常常以前三位甚至第一位的考生分數(shù)為“錨”進行平衡,比如,誰表現(xiàn)得比第一位好,則分數(shù)不能低于第一位,反之亦然。組織方考前也提示我們,每一位考官須從頭到尾堅持自己的評分標準,一把尺子量到底,不要受其他考官的影響。對于報考同一崗位的考生,更要如此。的確,有很多考官為了給后面留有余地,不敢對第一位考生打太高的分數(shù),即使該考生表現(xiàn)得很好。而憑小星多年的經(jīng)驗,那天第一位出場的男生,我大膽給他打出了當天我個人給出的最高分數(shù)。畢竟好的回答可遇不可求。那天面試下來,果然,總共26名考生,我最滿意的正是第一位考生,他也是當天的最高成績者。
12.四道面試題,答題時間一共15分鐘,有的考生總覺得時間沒用足很吃虧,即使說完了,還要再說一些以填滿剩余的時間,這時候往往就畫蛇添足了。我見過答題時間只用了不到一半,卻取得非常高的分數(shù)的例子。
13.思考的時間要盡量與回答的時間分開,思考好了再回答。當然,你也可以邊思考邊回答,但你要保證你的嘴巴不能停下來。有的考生說了幾句,然后卡頓、沉默、思考,接著再蹦出幾句,好端端的一個回答被中間穿插的沉默割裂得支離破碎。
14.有的考生在分析問題的幾個方面時,喜歡說一要怎樣,二要怎樣,三要怎樣,甚至說到了第五、第六,最后又回到了第四點。不是他不識數(shù),而是他把自己繞暈了,連自己一共說了幾點都記不清了。我建議大家分析時控制在三點以內,最多不要超過四點,可以用首先、然后、其次、再次、最后、同時、此外,等等這些詞語。即使你說了很多方面,聽起來也十分自然,最重要的是自己不需要去記剛才到底講了幾點。
15.大部分題目要求你直接回答,一部分是要你現(xiàn)場模擬,模擬就不能簡單作答,而是把自己放在情境當中去表達,去與假想的某人對話,此時,你就是一名演員,如有必要,你可以當場站起來,適當做一些動作。你做了其他考生沒做到的事,并且是合理的,一定會為你加分不少。
16.要認真審題,認真看題干中的每一字。有的題目明明寫“假如你是小李”,考生回答時卻說“我會告訴小李”。題目中明明寫“死者劉某”,考生卻答道“我會要求劉某”。題目中明明寫“微信掃碼是評價監(jiān)督的方式”,考生卻只答“評價監(jiān)督”而只字不提“微信掃碼”。題目中明明寫“長江禁漁期私自捕撈”,考生卻答成“出海打魚”……
17.答題不在于多而長,面試最重要的是要答到點子上??吹筋}目,考生要第一反應過來出題者想考你哪一方面的能力。一般綜合分析能力、應急處突能力這兩個是必考的,其他的還有組織協(xié)調能力、信息獲取能力、群眾工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下面簡要說說必考的兩個能力。
18.綜合分析能力。一定一定一定要從正反兩方面客觀辯證地分析,一開頭你就要點題,如“這個問題我們要客觀辯證地去看”,然后具體分析,它好,好在哪里,它不好,又不好在哪里,兩方面都要說,千萬不能只肯定一面而否定另一面。最后再提出自己的措施,如何有效利用好的一面,如何避免或改進不好的。
19.應急處突能力。這類題以百姓上訪比較多。你不是領導,你只是一名普通工作人員,你要先給自己定位,明白自己哪些事是有權力做的,哪些事是你拍不了板的,不要在處置沖突事件時瞎作決定,所以在第一時間做出應對時,及時請示領導很重要?;卮疬@類問題時,要適當出現(xiàn)“冷靜”“安撫”“傾聽”“政策”“協(xié)調有關部門”“疏散無關人群”“與代表溝通”等字眼,在沒有調查清楚事實前不要隨意下結論,也不能放之不管,對于一時答復不了或解決不了的,給當事方留下你的聯(lián)系方式以保持聯(lián)系、跟蹤對接、及時反饋、上門服務等等,都是你負責任的表現(xiàn)。
20.在考官使用的題本上,寫著每道題的評分標準,分好、中、差,評分標準雖然只是從宏觀上進行指導,但它是評分的“標尺”。在面試前幾位考生時,考官一般都會仔細對照評分標準來評,面試的考生多了之后,考官心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把屬于自己的“尺子”,基本就很少再看題本了。由于少了“標尺”的框定,就給考生多了一些自由發(fā)揮的空間,你只要答出了一兩個要點或亮點,一般都能拿到高分。
21.什么是要點?要點就是不可少的程序或邏輯,比如在考察綜合分析類題目時,要做到正反兩方面分析,可惜兩天52名考生,僅有兩位點出“辯證”這個詞。遇到群眾工作時,要點就是點出“以人為本,以人民為中心,走群眾路線”并圍繞它展開,這些既是要點也是理念和中心思想,最好要點明。還比如在組織一項活動時,事前做什么,事中做什么,事后做什么,這些都是要點。
22.什么是亮點?亮點就是別人想不到而你卻答到且正中要害的。比如這次在談人臉識別的好處時,26名考生沒有一個人答出“人臉識別在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下發(fā)揮的無接觸識別作用”;還比如在處理異地扶貧搬遷“一部分居民不愿意搬,一部分居民搬遷后牢騷滿腹”問題時,如果你能答出“要避免這兩部分居民接觸,以免他們的思想互相影響互相強化”會不會更好?當然,題本上是沒有這些答案的,純粹是個人的理解。
23.這次面試有一位女生在第一題才答到一半時,就主動放棄了,十分可惜。我想說,如果你是因為緊張或忘詞想放棄時,倒不如死馬當活馬醫(yī),不要把它當作一場考試,就抱著“自己反正考不上,豁出去了,你們愛聽不聽”的心態(tài),好好調整一下自己,說不定會有一個驚喜呢?小星不是開玩笑,我以前真的就遇上這樣的考生,被考官勸住后,最后的成績竟高達80分以上。
24.有一位考生在考場外的走廊上候考時,我們透過窗戶看到他正在不斷地練習鞠躬。這幫孩子真的很盡力,這個細節(jié)讓我們很感動,但是最終還是靠實力說話。我們不會放過一個人才,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