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家長:
大家好,期末考試的結束也意味著學校春季課程的終結,而今天也正式拉開了四十天暑假的序幕。從某種角度上講,假期是父母進行家庭教育的大好時機,因為假期孩子和父母相處得時間是最長的,家長可以針對孩子存在的弱項,不管是學業(yè)方面,還是生活習慣方面,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然后在假期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化和改善,因此,在暑假的第一天,我建議各位家長能和孩子一起坐下來,制定一個清晰的“暑假行動計劃”,爭取讓孩子的暑假過的充實、豐富多彩而又有意義。
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我們迎來了超級家庭書房靖邊縣家庭教育論壇的第十講,本次和大家分享的主題是:如果丈母娘“綁架”了你的妻子。
我不知道各位家長看到這個主題后的第一反應是什么,但是從我的角度來講,我想和大家探討的是“原生家庭”和“再生家庭”之間的關系,以及在建立“再生家庭”的過程中,我們應該持有什么樣的態(tài)度,堅持什么樣的原則。
在這個世界上,最動聽的三個字,也許就是“我愛你”,特別是戀人之間和夫妻之間。但是,什么是愛呢?我認為愛是接納、包容和理解,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想真正的愛一個人,第一步必須是毫無條件的接納一個人,這個接納是接納他本來的樣子,而不是你希望的樣子。舉個例子,就是說如果我們想把地上的一根棍子拿在手中,當我們拿起棍子一頭的時候,我們也必須選擇拿起棍子的另外一頭,否則,棍子將會永遠都躺在地上。對于婚姻來講,一個人本來的樣子就是“原生家庭”教育和實踐的總和。不過,接納這一切并不容易,因為在戀愛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因為一個人的優(yōu)點而愛上了對方,但是在結婚以后,雙方的缺點會逐漸的暴露,此時,我們就會懷疑和失望,因為我們會用一個人結婚以后暴露出來的缺點和戀愛時的優(yōu)點進行對比,這樣一對比,就會產生很大的落差感。不管是妻子也好,還是丈夫也罷,都會認為對方變了,不再是戀愛時的那個他,換句話講,就是說我們在戀愛時,我們只是拿起了“棍子”的一頭,而在結婚后我們需要拿起“棍子”的另一頭。
那么,也許你們會問婚姻是什么?我認為婚姻是兩種不同家庭文化的交融和匯合。就是說,妻子帶來的是丈母娘家的文化,而丈夫帶來的是婆婆家的文化。對于第一次結婚的新娘和新郎來講,在結婚后遇到的問題肯定都是新問題,所以是毫無經(jīng)驗可談的。當我們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妻子本能的會向她爸媽求助,而不會向婆婆和公公求助,丈夫本能的會向他爸媽求助,而不會向岳父和丈母娘求助。如果這樣的話,面對同樣一個問題,解決的方法可能就會出現(xiàn)差異。如果解決的方法出現(xiàn)差異,一個家庭的沖突和矛盾就產生了,夫妻雙方當然會固執(zhí)己見,真的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為什么會這樣?因為他們的辦法都是來自最親的人,都來自他們的父母,他們肯定認為自己的父母是對的。講到這里,也就真正的講到了我們今天分享的主題上了,雖然我給出的主題是:如果丈母娘“綁架”了你的妻子,但是這樣的關系絕對不是單向的,而是雙向的,也就是說,夫妻雙方都可能會被各自的“原生家庭”綁架,特別是剛結婚,還沒有建立起“再生家庭”的那段時期,他們都可能會生活在過去家庭文化的陰影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需要什么?我們需要獨立思考,我們需要用事實說話,我們需要第三選擇,也就是說,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我們不能糾結于解決問題的辦法來自哪里,我們不能糾結于解決的辦法是來自于妻子,還是來自于丈夫,我們應該認清事實,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哪個方法是正確的。遇到這種情況,也是考驗夫妻雙方能力的時候。我在給大家推薦書的時候,有時會提到一句話,就是說“我們的讀者都是領袖”,也許有人認為,這是我宣傳的噱頭,也許有人認為自己一輩子都不可能與領袖扯上關系。在以前,你們可能這么想,但是今天我給大家解釋了以后,我堅信你們的想法肯定會改變。我說的“領袖”是針對一個家庭而言的,這既是權力,又是責任。
那么,誰是家庭領袖呢?我通過讀書,曾經(jīng)向一位億萬富翁導師學來這樣的理念。在他看來,男人必須成為家庭的領袖,擔負起帶領和指引個人及家庭發(fā)展的責任。女人是他的合作伙伴,地位平等,但扮演著管理家庭財產的角色,與丈夫共同努力,最終獲得成功。把男性放在家庭的領導地位,無論是出于社會壓力還是自然法則使然,這都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如果他們不展示自己的領導力,大多數(shù)男人都會有內疚感,而大多數(shù)女人都會因為丈夫缺乏領導力而心懷怨恨。在任何一個家庭,不管是內疚感還是怨恨情緒都會破壞最終取得成功的自信心。關于這種權力的分配,我認為非常有道理,就是說男人要像一根頂梁柱一樣把家庭的框架支撐起來,女人要和丈夫相互配合,但是我們必須要明確一點,男人和女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不管是領袖還是合作伙伴,地位是平等的,沒有一高一低之說。
當我們明確了領袖的概念,我們再理解“我們的讀者都是領袖”就容易了,一是我們要把自己當作領袖來培養(yǎng),從家庭的誕生來講,就是夫妻兩個人,你自己要么是領袖,要么是領袖的合作伙伴,所以要把自己當作領袖來培養(yǎng);二是我們要把自己的孩子當作領袖來培養(yǎng),因為我們的孩子最終有一天肯定會脫離我們的家庭,建立屬于自己的“再生家庭”,當他建立屬于自己的“再生家庭”的時候,他需要的是領袖的資質和能力,或者是合作伙伴的資質和能力。如果夫妻雙方,至少是丈夫具備了領袖的能力,那么這個家庭也就具備了建立“再生家庭”的能力。
從這個角度講,在結婚后,如果遇到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不能盲目的相信妻子,也不能盲目的相信丈夫,因為他們有可能被“原生家庭”綁架了,只是“原生家庭”文化的“傀儡”。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樣的家庭比比皆是,仔細觀察,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最終把你逼瘋的人往往都是口口聲聲說為你好的人。
所以如果出現(xiàn)問題,我們要用事實說話,我們要“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當然,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如果出現(xiàn)問題,我們要用事實說話,我們要“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這意味著我們要與“原生家庭”劃清界限,我們要與自己的父母劃清界限。不管是妻子還是丈夫,如果我們向自己的父母尋求意見,我們的父母肯定會帶有一定的情感偏見,這是父母的本能,當我們突然之間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我們的父母會因為我們的“不再聽話”而心生怨恨,此時,父母反過來會懷疑自己的子女,但這樣的代價是值得的,并且終有一天他們也會理解。退一步講,每一個領袖都有每一個領袖的時代,每一個時代與每一個時代的發(fā)展肯定不一樣。
作為家庭領袖,勾勒家庭發(fā)展的宏偉藍圖,帶領全家人為了美好生活而奮斗這是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如果我們能解決這個問題,那么“再生家庭”將會變成一個建設性家庭,雖然發(fā)展的道路上會遇到重重困難,但是肯定會越來越好;如果我們解決不了這些問題,那么“再生家庭”將會變成一個內耗型家庭,也會變成男方“原生家庭”或者女方“原生家庭”的傀儡。夫妻兩個人的小矛盾會轉化為兩個家族的矛盾,這樣的家庭一輩子都將會生活在爭吵、懷疑和抱怨之中,我認為這樣的家庭最終會毀了孩子一生的幸福,因為在這樣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當他建立起自己的家庭,他很可能就會產生“盲從和報復”的心理,當遇到問題的時候,他自然而然就會想到爸媽處理問題的方式,因此,家庭就會陷入惡性循環(huán)之中。
不過家庭和國家還存在區(qū)別,就是說國家只能有一個國家,我們只能有一個領袖。但是家庭有千千萬萬個家庭,也有千千萬萬個領袖,也就是說當我們的子女成家立業(yè)了,從“原生家庭”分離出去以后,“原生家庭”還是一個完整的家庭,父親依然是領袖,直到他們年老,在自然死亡以后,最終“原生家庭”才會消失。家庭的發(fā)展永遠處于新舊更替的循環(huán)之中,但是國家只有一個國家,國家只是內部的更新,如果國家滅亡了,那就改朝換代了,這樣的情況只能另當別論。
簡而言之,如果丈母娘“綁架”了你的妻子,作為家庭領袖的丈夫千萬不要和妻子一起去犯錯;如果婆婆“綁架”了你的丈夫,作為家庭領袖合作伙伴的妻子千萬不要和丈夫一起去犯錯。夫妻雙方一定要尋求自己的解決方案,也就是要尋找“第三選擇”,很多事情的解決辦法是在夫妻雙方共同商議后一致決定的,不是丈夫或者妻子單方面做出的決定。建立自己的“再生家庭”,要在保持公平、正義的基礎上尊重事實,用事實說話,此時我們就需要一個學習的平臺,那就是我提出的“超級家庭書房”,也就是說我們要把自己的家庭建成一個學習型的組織,在不斷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的基礎上,向前發(fā)展。
本次的講座到此結束,歡迎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如果不方便在群里探討,可以和我進行單獨交流,謝謝大家!
后記:婚姻是非常復雜的一個主題,我甚至認為世界就是因為婚姻而變得復雜的,因為兩個人的結合很可能會變成兩個家族的融合或對抗。我今天只是提出了一個最基礎的關系,就是夫妻雙方和自己原生家庭的關系。我希望家庭關系融洽的家庭能和我分享你們的經(jīng)驗,家庭關系不融洽的家庭也能通過今天的講座逐步找到解決矛盾的辦法。
2018年7月15日寫于超級家庭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