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達夫是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不滅印記的創(chuàng)造社代表作家,中國新文學運動的拓荒者、重量級作家。在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作家郁達夫的手稿存世相當稀少。2017年,由中華書局影印出版的郁達夫手稿《她是一個弱女子》(珍藏本),是郁達夫完整手稿的首次出版面世。當郁達夫手稿成為一本書,不僅填補了郁達夫手稿出版的空白,也為郁達夫研究提供了一份珍貴材料。
手稿《她是一個弱女子》保存的始末
∨
小說《她是一個弱女子》的時代背景是1927年“四·一二事變”前后至“一·二八事變”,以女學生鄭秀岳的成長經歷和情感糾葛為主線,描寫了她與另外兩名青年女性的不同人生道路以及她的悲慘結局。過去出版的郁達夫手稿,主要是他的詩稿,還有一點書信。像《她是一個弱女子》這么完整的一部小說手稿得以保存下來面世,是很珍貴的。此次手稿本的出版具有零的突破意義。
與魯迅、胡適、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重要作家手稿不斷印行相比,郁達夫手稿的保存現(xiàn)狀確實不理想。目前保存較多的是他的詩稿和一些書法條幅。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新加坡的古董店還有一些郁達夫的條幅在賣,既是他的舊體詩作品也是書法作品。隨著時間推移,這些詩稿現(xiàn)在也很珍貴了。除此之外,郁達夫小說散文的手稿保留下來的很少。目前郁達夫的不少手稿保存在他后人手里。這些手稿最早是郁達夫長子郁天民先生保存的。
手稿上清晰可見郁達夫修改的痕跡
手稿提供一個了解作家寫作過程的重要門徑。我們可以通過手稿來分析作家是怎么修改自己的作品,從而進一步分析作家的創(chuàng)作心理?!端且粋€弱女子》手稿本從頭至尾,幾乎每一頁都有修改,大部分用黑筆,偶爾用紅筆的修改,或涂改,或刪棄,或增補,包括大段的增補。有時一頁修改有九、十處之多,還有一些頁有不止一次修改的筆跡。郁達夫創(chuàng)作這部中篇小說的認真細致、反復斟酌,由此可見一斑。品讀手稿,我們可以揣摩郁達夫怎樣謀篇布局,怎樣遣詞造句,怎樣交代時代背景,怎樣描寫風土人情,怎樣設計人物對話,怎樣塑造主人公形象,一言以蔽之,可以窺見郁達夫是怎么修改小說的。
追求愛情至上,卻一生情路坎坷
∨
1927年,新年伊始,郁達夫在拜訪自己的老朋友孫百剛的時候,第一次見到了王映霞。彼時,王映霞才19歲,正是一個女孩最懵懂美妙的年紀。那天她穿了一件織錦旗袍,曼妙柔軟的曲線盡顯,加上一雙明眸如水的大眼睛,楚楚動人。郁達夫對王映霞說:“我覺得從前在什么地方見過王小姐,好生眼熟。”原來,王映霞曾就讀于杭州女子師范學院,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稱。
隨即兩人慢慢攀談了起來,王映霞得知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郁達夫,不由地心生崇拜。在學校讀書的時候,王映霞便從老師的口中得知了魯迅,郭沫若,以及郁達夫等人,沒想到,他竟然出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此后,郁達夫便經常找各種理由去孫百剛家,并邀約王映霞出去玩。但是,外人都是不看好這段感情的,在朋友的全力阻攔下,王映霞只好回了杭州老家。
郁達夫與王映霞在西湖合影
心急火燎的郁達夫,輾轉找到她的地址,便開始天天給她發(fā)快信,甚至一天數(shù)封。文字猶如滾燙的山芋,既直白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意,也打動了王映霞的心。1928年,郁達夫和王映霞在杭州西子湖畔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匯聚了各方名流,明星參加,熱鬧轟動一時,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但愛情卻并不如想象中那樣美好。年齡的差異,思想的距離,性格的沖突,當愛情的熾熱冷卻時,他們互相糾纏,互相傷害,分分合合,終于落得勞燕分飛的結局。
郁達夫結過三次婚,一生追求愛情至上,至情至真,卻一生沒法為任何一個女人負責。
一生游走在差評和好評之間
∨
1913年,郁曼陀奉命去日本考察日本司法制度,郁達夫在長兄的要求下去日本求學。1914年,郁曼陀歸國。自此,郁達夫便一個人開始了在日本近十年的求學之旅,一直到1922年歸國??梢哉f,郁達夫整個青年時期都是在日本度過,那時的中國人,在日本沒有地位,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郁達夫白話小說《沉淪》封面
《沉淪》是郁達夫的早期短篇小說,也是他的代表作,講述了一個日本留學生的性苦悶以及對國家懦弱的悲哀?!冻翜S》一經問世,驚煞眾人,第一個站出來肯定郁達夫的,便是周作人。畢竟周作人與郁達夫一樣,有著同樣的日本留學經歷,對于這類文風的接受能力比較強。于是在其他作家還在震驚與譴責時,便早早的肯定了郁達夫的文采。
郁達夫和魯迅的合影
除了作品,生活中,郁達夫也被稱為是中國文化線上的愛國戰(zhàn)士。他身上,最閃亮的標簽除了作家,詩人,還有愛國。那句我們熟悉的魯迅的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就是魯迅在做客郁達夫家后,第二天在一幅素絹上寫給郁達夫的字。
魯迅贈給郁達夫的真跡
郁達夫為抗戰(zhàn)做過很大貢獻,他曾冒著戰(zhàn)火,到前線寫戰(zhàn)地通訊和戰(zhàn)地評論。他曾在國外以假裝當日軍翻譯,以冒充普通人開酒廠之便,暗中救助,保護了大量文化界難友,其中就有企業(yè)家教育家陳嘉庚。
一如著名劇作家夏衍說,郁達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者,愛國是他畢生的精神支柱。愛國,作家,女人,這是貫穿郁達夫一生的主線。他個性非常鮮明,細節(jié)不檢大節(jié)無虧。一生游離在好評和差評之間。
郁達夫的兒子郁飛這樣評價:“我的父親是一位有明顯優(yōu)點,也有明顯缺點的人。他很愛國,對朋友也熱心,但做人處世過于沖動,以至于家庭與生活都搞得不愉快。他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名文人,不要美化他,也不要把他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