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二 定公七年,北宮氏因”平亂“之功勢力越來越大,靈公幾不能制,故靈公與齊景公密謀,先派北宮結(jié)聘齊(其時北宮喜已卒,謚貞子,北宮結(jié)為家族長),再讓齊景公尋隙把北宮結(jié)抓起來并出兵侵衛(wèi),靈公把責(zé)任推到北宮結(jié)身上,趁機削弱北宮氏的勢力,然后再和齊景公盟約讓其退兵,既解決了北宮氏尾大不掉的問題又不使其他大臣起疑心,同時還加強了與齊國的關(guān)系,可謂一石三鳥的高招。
典故三 定公九年,為支援齊景公,靈公帶兵車五百乘欲過中牟,時晉國有兵車千乘在中牟,所以靈公令人占卜(這在當時很重要,凡事均需謀之于天,得到指令后再定行止,《孔子家語》載孔子亦喜此道),但占卜的那位不知是過于激動還是業(yè)務(wù)不精,竟將占卜用的龜甲燒焦了,沒有了道具當然就無法與老天爺溝通了,就在那位誠恐誠惶的時候靈公卻豪情萬丈地說:“可以前進,我們衛(wèi)國的兵車有中牟的一半,我本人也可以抵他們的另一半,加起來正好和他們的兵力匹敵!”。靈公這還真不是吹牛,中牟當時也真的想修理他,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人家的兵力還比靈公多一倍,可逃亡在中牟的褚?guī)熎詤s說:”衛(wèi)國的兵力雖少,但衛(wèi)靈公在那兒,是不可戰(zhàn)勝的,還不如打齊國的軍隊?!爸心补灰虼宋葱蘩盱`公而去打了齊軍,結(jié)果繳獲了齊國的戰(zhàn)車五百乘。時隔二十多年,褚?guī)熎匀晕缝`公如虎,可見靈公當年平叛時手段之高超。
典故四 《孔子家語》載:魯哀公曾頗為自負地問孔子:”現(xiàn)在的國君誰最賢?“,孔子回答:”最賢的我還沒見過,相比之下應(yīng)該是衛(wèi)靈公吧?“,哀公說:”我聽說靈公閨門之內(nèi)無別(應(yīng)指南子參政),你怎么說他是賢君呢?“,孔子答道:”我說的是他在朝廷上的行事,不是指他在家里的事(孔子尤不喜女子參政)?!?,哀公又問:”他在朝廷上的行事如何?“,孔子答道:”靈公弟子渠牟,其智足治千乘,其信足以守之,靈公愛而任之;又有士林國者,見賢必進之,而退與分其祿,是以靈公無游放之士,靈公賢而尊之;又有士慶足者,衛(wèi)國有大事則必起而治之,無事則退而容賢,靈公悅而敬之;又有大夫史(茍),以道去衛(wèi),而靈公郊舍三日,琴瑟不御,必待史(茍)之入,而后敢入。臣以此取之,雖次之賢,不亦可乎?“??鬃釉谶@里講了四個人的事,一是渠牟,即彌牟,字子瑕,也就是被演繹為分桃奪車的那位,但人家韓非在《說難》中只是借用衛(wèi)靈公和彌子瑕這兩個人講了個故事,再拿這個故事作比喻罷了,人家還講過一個守株待兔的故事呢,你拿它當故事當成語都無所謂,可千萬別當了真,歷史上的彌子瑕乃衛(wèi)國的將軍,智信兼?zhèn)?,死后謚文子,所以靈公”愛而任之“。而”士“(士在當時為”職稱“,貴族無職者為士,有職者為大夫、卿)林國和慶足一個”見賢必進“,一個”有大事則起而治之,無事則退而容賢(此為真君子也)“,故靈公”賢而尊之“、”悅而敬之“。再就是大夫史茍(原文缺字,應(yīng)該為史茍,與孔成子同夢康叔而廢縶立元的史朝之子,靈公時與孔成子之曾孫孔圉共為相),其可能與孔圉政見不合而”去衛(wèi)“,靈公就到郊外住了三天,禁絕聲色,一定等史茍回來后才回宮。
正在加載 2張 衛(wèi)靈公圖冊 | 正在加載 3張 衛(wèi)靈公圖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