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3月08日 21:17
粉絲:20文章:30
關注
猶太人,古稱希伯來人,起初是在阿拉伯半島上的游牧民族。后來,他們到了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qū),又從那里來到巴勒斯坦地區(qū)。
而當時,巴勒斯坦地區(qū)被稱為迦南。迦南人原本也是阿拉伯半島上的游牧民族。與希伯來人同屬于閃米特人。傳說諾亞的長子叫做Shem,閃。后人把阿拉伯半島上的一些游牧民族統(tǒng)稱為閃米特人。
迦南人最先來到巴勒斯坦地區(qū)定居。那時候大概是公元前3500年,當時的中國應該處在仰韶文化時期。
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希伯來人到了這里,經歷了一些沖突后,也定居下來。開始了游牧和農耕相結合的生活。當時中國大概處在龍山文化的末期。
據說這次遷移,希伯來人的首領叫做亞伯拉罕。迦南人把他們叫做渡河而來的人,音譯過來,就是希伯來人?!岸珊印敝傅氖窍2畞砣藦臇|向西渡過幼發(fā)拉底河來到了迦南。
而阿拉伯人也認為亞伯拉罕是自己的祖先,不過他們叫他易卜拉欣?,F(xiàn)代的生物技術也證明,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確實有共同的祖先。希伯來文和阿拉伯文都是從右往左書寫,而且后者存在很多在前者借來的詞語。可以說,現(xiàn)代的阿以沖突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悲劇。
后來迦南出現(xiàn)了饑荒,希伯來人又去了古埃及。
古代的埃及,兩河流域,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建立的都是農業(yè)文明,遭遇的也都是農業(yè)文化和游牧文化的沖突。對于遠古時期的人類來說,游牧生活是常態(tài),農業(yè)的發(fā)生要難得多。從整個歐亞大陸以及北非來看,溫帶地區(qū),大江大河沖積出的平原,面積是很小的。那么,游牧文化本來就具有流動性,再加上收獲不穩(wěn)定,自然會想到占領農業(yè)地區(qū)。
公元前1650年前后,大概位于敘利亞一帶的另一支游牧民族,入侵了古埃及,并且建立了自己的王朝。古埃及人把他們叫做“異國的入侵者”,音譯過來就是喜克索斯人。當時中國大致處在二里頭文化時期。
而希伯來人來到古埃及時,正好趕上喜克索斯人占領古埃及。大概希伯來人和喜克索斯人都是游牧民族,所以更加親近一些吧??傊2畞砣顺闪巳肭终叩膸褪?。那么,當古埃及推翻了入侵者的統(tǒng)治以后,希伯來人自然成了被奴役的對象。
后來,希伯來人實在受不了這種悲慘的生活了,在來到埃及400多年后,想方設法逃離了古埃及(據說為了出逃成功他們殺死了埃及人所有的未成年長子,可以說是最早的一次恐怖襲擊吧)。當時大概在公元前1225年,中國處在商朝時期。這次逃離是由摩西帶領的,被稱為出埃及記,《圣經》有記載。
摩西帶領自己的族人逃出埃及之后,在西奈半島(圖中的倒三角形地區(qū))漂泊了很多年。在這個過程中,摩西立下了“十誡”。第一條就是除了耶和華,不可以信別的神。不過,這時候的耶和華,還只是希伯來人內部的一個神。而且,希伯來人相當于跟神立下一個契約:我們供奉你為唯一的神,也請你愛護我們。除了信仰方面的戒條,“十誡”還包括一些不許殺人、盜竊之類的訓誡,大致相當于摩西為族人制定了一套律法。
當然,《圣經》只記載了埃及人對希伯來人的壓迫,沒有提在這之前后者為入侵者所做的事。
西奈半島也是一片荒涼,幾十年后,他們輾轉回到了迦南。而迦南地區(qū)的自然環(huán)境雖然比不上古埃及,但跟周邊比起來,要優(yōu)越得多。再次回來的希伯來人把這里叫做“奶與蜜的地方”,他們認為這是神給他們的恩賜。在跟當?shù)氐腻饶先说臎_突中,希伯來人最終獲勝。他們建立了兩個部落聯(lián)盟,北面叫做以色列,南面叫做猶大。
據說亞伯拉罕的孫子雅各曾經與神角力,而且勝了……所以雅各被稱為“以色列”,意思是與神角力的獲勝者。所以猶太人也叫以色列人。而猶大是雅各的兒子(不是背叛耶穌的那個猶大),并且這一分支影響最大,所以兩個部落分別以“以色列”和“猶大”命名。
(似乎中國人用人名做地名是近代受西方影響才有的事。魔獸世界中部落的主城之一奧格瑞瑪就是為了紀念奧格瑞姆而命名的。古代中國有這樣的例子嗎?)
而古希臘人把猶大的后裔成為猶太人,后來這個名字就逐漸取代了“希伯來人”。
這時候的迦南,除了最早的迦南人,從埃及回來的希伯來人,以及其他一些游牧民族以外,還有腓力斯人,也被翻譯成非利士人或腓力斯丁人。
腓力斯人起源于克里特島,所以被稱為海上民族。他們來到迦南以后,自然跟當?shù)氐挠文撩褡灏l(fā)生沖突。而腓力斯人戰(zhàn)斗力很強,所以希伯來人的處境非常不利。
腓力斯人這個名稱譯自古希臘文,PHILISTIA。而這個詞語后來被改寫成拉丁文:Palestine。你可以試著拼讀一下這個單詞,沒錯,巴勒斯坦。
也就是說,我們今天把約旦河以西,黎巴嫩以南到西奈半島為止的地中海東岸的一小塊區(qū)域叫做巴勒斯坦,是因為海上民族腓力斯人來到了這里。這個區(qū)域大概有2.7萬平方公里,不到兩個北京大小。
大概在公元前一千年,也就是中國的周朝剛剛成立的時候,猶大的后人掃羅統(tǒng)一了北邊的以色列和南邊的猶大,建立了猶太人的第一個國家,定都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本來是迦南人在錫安山上建立的一個城寨,后來猶大部落就定都于此。當?shù)氐腻饶先艘仓荒艹挤?,并跟希伯來人混居?/p>
掃羅的兒子,著名的大衛(wèi)王,打敗了腓力斯人。而且大大發(fā)展了自己國家的政治經濟實力。大衛(wèi)的兒子所羅門,在耶路撒冷建立了第一圣殿。
在巴勒斯坦地區(qū)以北的黎巴嫩和敘利亞一帶,也生活著一個游牧民族,他們被稱為腓尼基人。他們和希伯來人、迦南人,都屬于閃米特人。起初,古埃及強盛時期,腓尼基人受制于埃及人。后來,敘利亞東北方向的小亞細亞半島崛起了赫梯帝國,腓尼基人又被壓制。
而腓尼基人最終強大起來,既沒有依靠農業(yè)文明,也不是仰仗游牧文明。他們面對著地中海,靠經營貿易雄踞于此。后來腓尼基人在北非的突尼斯建立的一個殖民地,就是后來跟羅馬勢力對抗的迦太基。
腓尼基人學會了古埃及的字母符號和古巴比倫的楔形符號,并且最終選擇用線形的字母符號來表達自己的語言。他們創(chuàng)造的這種字母,向西演變成古希臘字母,進而變成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俄文字母就是斯拉夫字母)。而希伯來文、阿拉伯文、古印度文乃至維吾爾文中的字母也都直接或間接地來自腓尼基字母。
所羅門跟腓尼基建立起同盟關系,一起在地中海經商。國家強大的同時,所羅門窮奢極欲。所羅門死后,這個希伯來人的國家再次分裂為以色列王國和猶大王國。此時的以色列國要比猶大國強大很多。
這時,兩河流域的亞述帝國向西征服了以色列國。猶大國本來就弱小,國王瑟瑟發(fā)抖地向亞述帝國俯首稱臣,得以保全自身。不過,占領了以色列國的亞述帝國把以色列國民強行趕到了兩河流域。
不久后,猶大國還是被崛起的新巴比倫王國滅亡了。新巴比倫王國也叫迦勒底王國。他們把大批猶太人擄回巴比倫。這些猶太人被稱為“巴比倫之囚”。猶太人再度淪為奴隸。不過,他們在巴比倫見識到了繁榮的文明,其中包括兩河流域的發(fā)達的宗教文化。
這是猶太人第一次大逃散。
后來,波斯帝國打敗了新巴比倫王國,允許希伯來人回到迦南。
古埃及人,擁有尼羅河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他們的宗教文化,有來世的概念。而且他們認為,人死之后還是可以復活的,前提是要保存好尸體。這些宗教意識可以說相對樂觀一些。而兩河流域的氣候比不上尼羅河流域,可能受此影響,前者的宗教意識要更悲觀一些。他們的意識里不存在來世,而且人死以后靈魂會在一代人以后消失。而波斯帝國的宗教叫做祆教(不要把祆字看成襖)。后來的拜火教和摩尼教都源自祆教。祆教雖然不是一神教,但有主神。在祆教教義中,人們死后要受到審判,善良的人上天堂,惡人下地獄。他們相信神創(chuàng)造了世界,而且善與惡的斗爭會有一個結局,主神的兒子降臨世間,帶領人們去往永恒的真理世界。但是這三種宗教都相信復活。
再次回到迦南的希伯來人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國家。那些猶太教祭司受到巴比倫宗教和祆教的影響,于是把自己的神話、傳說、歷史書寫成了《圣經》,也就是《舊約》??梢韵胂螵q太教受到祆教的影響最多。比如一神論、創(chuàng)世論、地獄天堂、最終審判等等。而祆教和印度教、婆羅門教一樣,都有著維護不平等制度的功能。弱小的希伯來人沒有必要搞內部分化,但他們繼承了“種姓制度”的先天優(yōu)越意識,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他們又建造了第二圣殿。
古希臘北部的馬其頓地區(qū)崛起了一支力量,向南征服了古希臘城邦。而征服者的兒子即位后,向東進入小亞細亞,轉而向南征服了迦南地區(qū)以及古埃及。這位年輕的繼任者就是亞歷山大。他終結了波斯帝國在西亞的統(tǒng)治,甚至一度占領古印度的西北地區(qū)。
對于古埃及人來說,亞歷山大不是征服者,而是解放者。是他把古埃及人從波斯人的壓迫中解救出來。所以埃及才會有一座城市叫做“亞歷山大”。
而慘敗的波斯帝國在地中海還有一支強大的海軍力量。為了消滅波斯海軍,亞歷山大帶兵占領了迦南地區(qū)的港口。
可能對于猶太人來說,是波斯人把自己從兩河流域放回來的,所以沒有古埃及人那么仇視波斯人吧。況且波斯人要依靠迦南地區(qū)的海港,所以或許猶太人和波斯人要親近一些。不管怎樣,亞歷山大的到來,使得猶太人不得不再次逃亡。他們去了南歐、北非、中亞地區(qū)。
這是猶太人第二次大逃散。
亞歷山大雖然20歲開始征服世界,不過33歲就去世了……他死了之后,帝國就分裂了。亞歷山大從小接受亞里士多德的一對一教育,出于對古希臘文化的熱愛,亞歷山大就像一個文化的“傳教士”一樣,熱衷于把西亞地區(qū)徹底希臘化。
后來的羅馬帝國對巴勒斯坦地區(qū)的征服,讓猶太人不得不經歷第三次大逃散。
在抵抗從亞歷山大到羅馬帝國的希臘文化的入侵過程中,猶太教分裂出了基督宗教。這是第一個世界性的宗教。被希臘文明搞得迷迷糊糊的羅馬人,最終選擇信仰基督宗教?;胶蛷涃悂喪且粋€意思,本意就是受膏者,引申為救世主的意思。不過,猶太教不認為耶穌是基督,他們覺得真正的救世主還沒降臨。不過,畢竟基督宗教脫胎于猶太教,所以關于神的兒子降世,以及復活耶穌等等說法,都可以在早期的祆教教義中找到根源。
從此以后,猶太人再無國家,直到近代的猶太復國運動。
而散落各地的猶太人,由于堅持自己的獨特傳統(tǒng),始終跟當?shù)厝烁窀癫蝗?。據說,全世界唯一被當?shù)赝莫q太人,在河南。開封
猶太人離開后,在巴勒斯坦地區(qū),原來的迦南人、腓力斯人,和后來遷入的希臘人、羅馬人、阿拉伯人、土耳其人逐漸融合,形成了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公元6世紀,阿拉伯半島上興起了第三個一神教——伊斯蘭教。伊斯蘭教跟猶太教關系很近,只不過,伊斯蘭教認為,穆罕默德才是最后一個先知。
在基督宗教以前,宗教都是地方的。后來基督宗教開始向所有人開放。同樣的,伊斯蘭教也是世界性宗教。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