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寶昌寫《大宅門》不容易。
第一稿,因為寫了母親“抱狗丫頭”的身世,被母一怒之下,將書稿投了火坑。
第二稿,趕上了動蕩不安的十年,即將成型的書稿被撕得撕,燒得燒。
第三稿,遇上了離婚紛爭,前妻分家時一分不要,只要了書稿。
她知那書稿是他心頭肉,報復似的一把火燒了。
四十載歲月心力瘁,一稿三炬灰煙散。
天命好似對他言:不可泄,不可寫。
可他郭寶昌偏要逆命而上,寫出這宅門的恩怨情仇。
等拿出最終的《大宅門》時,他已快邁入花甲之年。
“它是我生命的全部?!?/span>
郭寶昌曾不止一次說過這話。
哪可知,這何止是郭寶昌的全部,也是國劇的全部。
二十年來,我們再未等到一個如此恢弘的故事,一個如此鮮活的角兒——
《大宅門》
2001.4.15-2021.4.15(二十周年)
>>>>戲·說
郭寶昌命苦,也命硬。
2歲,母親把他賣了,換了80塊大洋。
三姨偷偷借錢將他贖回。
轉手又以200塊大洋給賣了。
一命幾易,亂世求生,屬實艱難。
好在,最后的主家是個大戶人家,京城響當當?shù)耐侍脴芳摇?/span>
圖源:網絡
樂家家大業(yè)大,子嗣上百,怎會買個孩子?
原來樂家四爺樂鏡宇的續(xù)弦夫人郭榕,進了門并無生養(yǎng),需要個孩子在宅門里立住腳。
于是便收了郭寶昌,在外一直養(yǎng)著。
等宅門分了家,這才正式過繼當養(yǎng)子。
只是這宅子有規(guī)定,不是樂家血脈不許姓樂。
樂四爺喜這養(yǎng)子機靈,賜了個名“寶昌”,又隨了母姓。
郭寶昌這才有了名,有了根。
養(yǎng)母與郭寶昌 圖源:網絡
郭寶昌十二歲入宅,十八歲出宅。
宅門生活不過五六年的光景。
但那日子生生烙印在了郭寶昌的記憶里。
養(yǎng)母郭榕雖出身貧寒,卻是個說一不二的厲害女人。
養(yǎng)父樂四爺更是傳奇。
一泡屎折了2000兩銀子收購濟南二十八坊,九天貢膠揚名天下,赤手空拳在亂世創(chuàng)立宏濟堂名震八方……
一樁樁,一件件,日日熏陶著郭寶昌,讓他16歲便立志記家族歷史,書父母傳奇。
樂鏡宇 來源:網絡
可五六年的宅門生活,烙印在郭寶昌身上的不僅于此。
還有,資本家少爺?shù)纳矸荨?/span>
64年,因宅門闊少身份波及恩師田風,致其含冤而死。
每每回憶至此,郭寶昌都悔恨:“我對不起他,他是因我而死。”
恩師因他而死,養(yǎng)母也因他含恨而終。
動亂年月里,少不經事的郭寶昌與養(yǎng)母兩生決裂。
第一次,因郭寶昌投機自保。
第二次,因郭寶昌得了身世去探望了生母。
曾因想念郭寶昌哭瞎了眼的養(yǎng)母頓感心灰意冷。
臨終留遺言,只有三個字:無牽掛。
一世的母子情,因這千斤重的三字,斷了。
恩師,養(yǎng)母,成了郭寶昌心頭上的兩塊疤肉,一旦提及便是摘膽剜心之痛。
喪師失母的同時,郭寶昌也一直挨著批斗。
一直斗到了四十歲,他才有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神女峰迷霧》。
戲寬了,路遠了,郭寶昌有了機會可以籌措他的那段宅門往事。
原本定名為《樂家同仁堂》。
樂家后人出面,點了郭寶昌一句:“你是樂家人,但沒樂家血脈,不能叫這個?!?/span>
換了名,改了戲。
郭寶昌最后拿出《大宅門》,樂家人還是不認,嗔一片胡言。
有人問到了郭寶昌,他只說這戲里的故事,七分真,三分假。
真真假假,是是非非。
孰真孰假,孰是孰非。
這里的各種曲折緣由早已探不出究竟了,還是留給后世各自揣摩吧。
“片頭有個人跪在大宅門前,那個人就是我郭寶昌?!?/p>
>>>>戲·人
圈里人都叫郭寶昌一聲“寶爺”。
這么叫,一是身份夠格,二是有爺范兒。
郭寶昌在圈里提攜后輩,幫助新人,多少腕兒打不出名起就受過他恩惠。
當年,在廣西電影制片廠,寶爺一句話保住了《一個和八個》——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
張藝謀等人銘記在心:“沒有郭寶昌,就沒有第五代導演?!?/span>
《藝術導刊》2001年6月號
而彼時,熬出了頭的寶爺,一門心思砸在了《大宅門》上。
誰曾可知,這九九八十一難啊,還沒完。
拍了三集,投資方突然出了問題。
莫名間,寶爺背了300萬的債務。
再去找其他投資,來來回回八十多家,前前后后喝了兩噸人情酒,可大多都是閉門羹。
那段日子,真真是把自尊心放在地上碾。
買斷了版權的投資方問了一圈兒人,人人都知《大宅門》是寶爺?shù)男难?,沒一個人接。
問到了張藝謀,張藝謀直接反問一句:
“您知道我跟郭導的關系嗎?”
終了,還是遇見了貴人。
制片人俞勝利,曾一手掀起中國電視劇史上六次收視熱潮的一個人物(之后的《天下糧倉》《大宋提刑官》都是出自他手。)
幸而俞勝利搭橋,《大宅門》得了央視的支持。
只是央視參與選角,第一個就定了二奶奶的人選斯琴高娃。
這就為難了,二奶奶那個角色本來定的寶爺?shù)钠拮恿窀瘛?/span>
如今換成了斯琴高娃,寶爺有些不愿。
“不成,斯琴高娃哪兒能演二奶奶啊,她太胖了?!?/span>
這話傳到了斯琴高娃那兒,斯琴高娃愣是一個月減了16斤站到了寶爺跟前。
二奶奶這個角色還能讓一讓,白景琦這個角色是決不讓步。
之前是陳寶國演的,這次還必須是他演,換誰都不成。
央視推薦了姜文、張豐毅,寶爺一律擺手不要。
白玉婷的少年扮演者就是金馬影后馬思純(中)
楊九紅,也是《大宅門》不能缺的重要角色。
寶爺當年看《霸王別姬》,蔣雯麗哭笑嗔怪的模樣,只肖一眼,寶爺就定了她來演。
可蔣雯麗看了劇本,反而相中了白玉婷。
旁人勸她,傻啊,楊九紅的戲重。
蔣雯麗擰著性子就是不肯。
別說,這還真有白家大小姐的倔脾性。
白玉婷故事取材自郭寶昌的十二姑,當年十二姑癡迷梅蘭芳,因梅蘭芳已娶妻生子,最終她決定嫁給照片
眼看著,寶爺?shù)摹洞笳T》終于要成了,圈里的人紛紛來賀。
第五代導演們也合計著一起幫寶爺助助興,都去客串個角色。
正忙著拍申奧宣傳片的張藝謀,抽了兩天來。
寶爺給了他大太監(jiān)李蓮英的角色,張藝謀就一邊剃頭一邊背詞。
后來又想和寶爺一起過過戲癮,二剃頭又來一遍。
媒體們瞧見張藝謀來了,便問陳凱歌來不來。
照理來說,在英國拍戲的陳凱歌來不了。
趕巧了,陳凱歌中間要回國三天,侯詠(攝影師)得了信兒,趕忙跟寶爺說,“凱歌說了,他第二天下午有點兒空兒。”
寶爺立馬現(xiàn)編了一場戲,陳凱歌氣還沒喘勻就扮上拍戲。
侯詠也沒閑著,扮演了日本兵甲,一句詞兒沒說,就跟在田壯壯扮演的日本軍官屁股后面轉。
田壯壯(左)侯詠(中)
當然了,這種熱鬧怎么少得了姜文。
起先寶爺給了姜文定了個角色。
姜文“嫌棄”官兒小,寶爺沒轍,又給安排了個山東知府。
到了片場,看張藝謀的戲還沒拍完,姜文就先拽著陳寶國貓在化妝間摳詞。
最后,倆人上場,一場五分鐘的戲一氣呵成,痛快!
除了第五代導演們。
還有太多人來捧寶爺?shù)膱觥?/span>
何群(《一個和八個》美術設計)扮成了當鋪伙計,還時不時跑個龍?zhí)祝芄芊b道具。
寧靜本來想演二奶奶,寶爺拒了,嫌太年輕,最后給了個老鴇的角色。
李雪健演了于八爺,最后一集,和陳寶國、劉佩琦飆了一場好戲!
《西游記》的服裝設計鄢修平參謀起了《大宅門》老少爺們的打扮。
金牌作曲王趙季平給《大宅門》創(chuàng)了獨一份的京腔京調的曲兒。
還有勾得白家大小姐七魂六魄的戲子萬筱菊是張國榮的京劇老師宋小川,小香伶的扮演者是現(xiàn)電影頻道美女主持瑤淼,慈禧太后的扮演者是陳寶國的老婆趙奎娥……
害,這戲里的演員真要細數(shù)根本數(shù)不過來。
一伙子人戲中拼技,戲外斗戲。
除了陳寶國一天七十多個鏡頭,其他人閑著就去劉佩琦的小屋里坐。
劉佩琦順勢整了個大宅門班門弄斧戲劇團。
還別說,劇組里的人大多都練過兩下子。
斯琴高娃師從梅派,張豐毅在《霸王別姬》里學過,何賽飛那更是越劇團的名角兒……
這真真是群星薈萃。
日后,寶爺回憶起來都忍不住地叫好。
還記得,一次拍戲,張藝謀、姜文、寶爺在演,田壯壯當起了執(zhí)行導演,侯詠把著機器拍攝,何群當美工,當時的電影學院院長做現(xiàn)場劇務。
這陣容一下子轟動了懷柔外景基地,許多攝制組不拍了,紛紛跑來看熱鬧。
人人都說,這場戲,空前絕后。
誰能想到啊,一語成讖。
>>>>戲·眼
《大宅門》有兩個定海神針般的靈魂人物。
二奶奶和白景琦。
這對母子,皆有原型。
白景琦,自不必說,說的是郭寶昌的養(yǎng)父。
劇中,那些混蛋事、張狂事、霸氣事基本全取材老爺子。
而二奶奶,并不是一個具體的人。
據(jù)郭寶昌言,二奶奶融合了樂家三代女人——曾祖母,祖母,養(yǎng)母。
劇中,二奶奶臨危受命,接了白家這個爛攤子。
只因白家老太爺所不能忍的,二奶奶一一忍了下來。
“小不忍則亂大謀。”
就憑這句話,老太爺看出了二奶奶的機敏精明。
二奶奶能忍,能容。
臥薪嘗膽,吃糠咽菜也要周旋出銀兩上下打點人情路。
以德報怨,無論宿敵怎么叫囂,就事論事,以德服人。
連世仇詹王爺都服氣:“有這么一個人,白家不會完。”
“容、忍”不過是權宜之計。
論起商場政壇的雷霆手腕兒,二奶奶叫一幫爺們兒乖乖認輸。
當年,立下豪言:“三年五年盤不回百草廳,我這家不用當了?!?/span>
人人當她說笑,只見她牢獄救下大爺,大著肚子跑去摘匾,盤回了老號不說,還開起了分號……
對家恨她牙癢癢,說:“白家門兒里最壞的就是她。”
這是敢賭敢拼,闖下來的。
但這份“敢”能夠做出事兒,里面必然裹挾著一份“狠”。
二奶奶向來說到做到,開弓沒有回頭箭,認定了的事,天大的難也要跨過。
即便是對親人。
把兒子白景琦逐出家門,臨走前,再心疼也絕不見一面。
只是,這“狠”一旦過了頭,便就成了“毒”。
《大宅門》并沒想把二奶奶寫成無暇的大女主。
二奶奶再是個英雄,她也先是個人。
即便心思再活絡,她也擺脫不了陳腐的老派思維。
她認定楊九紅是低賤的窯姐兒,進不了白家大門。
之后,百般為難,千般折磨,也造成了白家女人們后來的重重悲劇。
即便,她知道楊九紅也是個萬里挑一的女人。
濟南府頭牌楊九紅,為了愛情自贖身,拿私銀贖回白景琦的大房兒子,東三省戒嚴,敢女扮男裝闖關東送藥……
這魄力不輸她二奶奶。
可就因為過往身份,數(shù)百次的被白家人欺辱。
本以為,等到二奶奶歸西,兩人之爭就算散了。
一句“楊九紅不許戴孝”,讓楊九紅成了徹底的輸家。
夾在兩個強勢女人中間,白景琦是有偏向的。
他知二奶奶的脾性,總不敢忤逆。
在外再怎么囂張跋扈,碰見了二奶奶,他什么主意也沒有了。
白景琦也算不上媽寶。
打小荒唐事也干了不少,殺德國兵、交日本朋友……
師父季先生曾說,“這孩子不會哭,自然帶了一種剛性,生下來就笑,那是把世道都看透了,有這兩樣一定能成就大業(yè)?!?/span>
混不吝的白景琦果然成了大事,制秘方、打外賊,算得上是一代梟雄。
可一旦觸及到私密的感情,白景琦怯懦的一面就展露了出來。
他始終掙脫不出二奶奶的強勢。
對于這個母親,他怕,也愛,但更多的是敬。
也正是因為這份難以權衡的敬,他犧牲了自己的幾任妻子。
《大宅門》里,女人,有情有義,男人,有骨有肉。
近百十個人物,沒有一個三言兩語就能簡單帶過的。
他們圍著宅門求生求死,就像攀附著一艘巨輪航行在最顛簸的航道。
從光緒六年到盧溝橋事變,在最波詭云譎的時代風云里,他們即便雄心壯志,也難逃時代鐵蹄的踐踏。
白景琦自小常把《說岳全傳》的《挑滑車》選段掛在嘴邊:
“看前方黑洞洞,定是那賊巢穴,待俺趕上前去,殺他個干干凈凈……”
這故事說的是名將高寵大戰(zhàn)金兵,殺敵無數(shù),最終反被鐵滑車壓死了。
這里面有勇,有強,有膽。
更有著對時代無常的一聲唏噓。
當年,因慈禧的一句話,白家衰敗。
后來,又是慈禧的一句話,白家活了過來。
是生是死,是興是衰。
終究,螻蟻眾生敵不過命運的撥弄啊。
>>>>戲·終
2001年,《大宅門》登陸央視播出。
以最高17.74%,平均15.01%的收視率,登頂當年的全國收視冠軍。
二十年了,這記錄至今無一部劇能夠打破。
圖源:水印
相傳,《大宅門》播出前曾立下了“四個不”——不得參賽,不得評獎,不得重播,不得宣傳。
但難以預料的火爆,讓一切“不”慢慢成了空談。
《大宅門》的轟動效應被《北京晚報》在評點當年中國文化界十大重要事件。
名導謝飛更是稱《大宅門》是中國電視劇的頂峰之作。
如此殊遇,如今再看,難有一部國劇可以企及。
榮光落暉,記憶蒙塵。
當年你我未曾品味出的戲中韻味,二十年后再看,處處都能咂摸出深意。
一院宅門,講的哪止家族興衰,人間冷暖。
那還有國與家的沉浮,家與人的牽絆。
而如此野心,我們再難看到,怕也再難盼到。
《大宅門》之后,郭寶昌又拍了一出同名話劇。
話劇結尾是一老一少的白景琦坐在百年老匾做的棺材上念遺囑。
那份遺囑,是白七爺瀟灑一生的最后狂笑,也是對時代逝去的悲戚悼念。
這一幕,是《大宅門》真正意義上的終結。
一笑而過,一曲而終。
霎時,心中落空,積聚起難以言明的悲痛。
只覺得沒了,好似一切都沒了。
參考資料:
1.《郭寶昌,那個爺》,南方周末,2013
2.《魯豫有約》,20050421、0422
3.《大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