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致病的風、寒、暑、濕、燥、火,這“六淫邪氣” 中,中醫(yī)最怕濕邪。
所以,濕氣,被稱為“萬病之源”!
正所謂,千寒易除,一濕難祛。濕氣的發(fā)生以及發(fā)展,正在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
那么,如何判斷男人體內(nèi)濕氣重不重呢?
男人濕氣重不重,只需低頭看“一處”!
方法:早上起來,排便的時候,低頭觀察一下大便的形態(tài)。
如果便便是黏膩的,溏軟不成形的,并且,在沖廁所的時候,很多水都沖不干凈。
那么,這往往是體內(nèi)濕氣比較重的情況。
男人濕氣重,還有哪些其他的表現(xiàn)呢?
1、舌苔厚膩、口氣重
男人濕氣重,往往口氣也重。
因為濕氣會讓毒素在身體淤積,所以,嘴里會傳出一些怪異的味道。
此外,男人濕氣重,往往舌苔會比較厚膩。
舌頭發(fā)黃,是濕熱重;舌頭發(fā)白,是濕寒重。
2、頭部昏沉、四肢沉重
體內(nèi)濕氣過重,頭部,會首先反應出來。
所以,當濕邪初侵機體時,會出現(xiàn)頭部昏昏沉沉的,像裹著一塊布;
同時也會感覺身體困重,渾身不舒服,四肢沉重,似乎身上附著重物一般。
3、皮膚出油、易起痘
男人濕氣入體,這些毒氣在體內(nèi)堆積,會使皮膚很容易出油,并且還容易出痘痘。
不僅是臉上起痘,最明顯的還有后背上,會出現(xiàn)大量痘痘。
男人這3個行為,會加速“濕氣”滋生,盡量避免
1、喝大酒
中醫(yī)認為,酒助濕邪!
也就是說,酒精,是加重濕毒的主要因素之一。
即使喝酒有助于提神,放松心情;但是你也要知道,喝酒傷肝,傷血管,同時更會加重濕氣。
2、愛久坐
長期久坐不動,也是讓濕氣滋生的一個重要因素。
這是因為,久坐,使人的腦供血不足,導致腦供氧和營養(yǎng)物質(zhì)減少,加重乏力、失眠、記憶力下降等;
越是如此,濕氣便會越不易排出體內(nèi),加速濕氣的滋生!
3、口味重
男人,都很喜歡重口味的飲食。
這些重口食物,如油膩、過咸、太甜等,極不易消化,很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fā)炎;而甜食、油炸品,更會讓身體產(chǎn)生過氧化物,加重炎癥反應。
一旦腸胃不好,勢必會影響到營養(yǎng)及水分代謝,加重身體的濕氣。
5招教你輕松祛濕,少生病!
一、調(diào)料祛濕
蔥、姜、蒜,是我們常見的調(diào)味料,做菜時加入,不僅能增加味道,還有著不可替代的藥用價值。
可以嘗試在家里煮一碗熱辣辣的姜湯,用姜湯的絕妙效用,將體內(nèi)的濕氣逼散出來,待全身發(fā)過汗之后,病癥會有所緩解。
此辦法同樣適用于,淋雨后預防感冒等。
二、茶飲祛濕
婆婆丁黃實茶:婆婆丁、黃實、薏苡仁、馬齒莧、赤小豆等
婆婆丁,用來治濕是最為適宜的,《本草綱目》記載:婆婆丁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
其可瀉火除濕,改善濕熱所導致的惡心、舌苔發(fā)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黃實,既能健脾,又能除濕,讓機體獲得輕松感,消除困倦。
薏苡仁,有利水消腫、健脾祛濕、補肺清熱、可祛除風寒,排濕毒等 。
馬齒莧,清熱解毒、利水祛濕,避免濕氣的侵蝕,增加濕氣的代謝,減少體內(nèi)毒素的堆積。
赤小豆,是我們常用的祛濕食物,有健脾益胃、利尿消腫,和薏苡仁搭配效果更佳。
三、穴位祛濕
承山穴:微微施力墊起腳尖,小腿后側,肌肉浮起的尾端,即為承山穴。
此穴是祛除人體濕氣的最佳穴道,通過刺激承山穴,可以振奮膀胱經(jīng)的陽氣,促使人體內(nèi)的濕氣排出體外。
如果體內(nèi)濕氣較重,只要輕輕一按承山穴,就會有明顯酸脹痛的感覺。
方法:拇指按揉此穴200下左右即可。
四、泡腳祛濕
泡腳,溫補腎陽,有利于人體陽氣生發(fā)。
而一旦陽氣足,則有利于濕氣外泄出體外,對于祛濕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日常在睡前1小時,用熱水泡腳,可驅(qū)寒暖身,又可祛濕毒,通經(jīng)活絡。
另外,也可加入生姜、花椒、艾葉等材料,祛濕效果更佳。
五、運動祛濕
人在運動時,可以幫助其機體氣血循環(huán)的活化。
并且,增加其水分的代謝,以更好緩解機體的壓力,加速濕氣排出體外。
選擇一項自己喜歡的運動,如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極等。
都有助于打通體內(nèi)氣血循壞,增強水分代謝能力,改善身體調(diào)控濕度的能力,還能增強自身免疫力,少生病。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如有侵權,麻煩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