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孟君
易經(jīng)“豫”卦,其“六二”(如圖)爻辭說:“介于石,不終日,貞吉。”《象》曰:“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
其含義是,耿介如石,不須終日,正固吉祥?!断髠鳌氛f:不須終日而正固吉祥,是因居中守正。
其中,“介”,“耿介”義。“介于石”,即“介如石”?!柏憽?,“正固”之義。
易有六十四卦,每個卦由上下兩個單卦各三個爻構(gòu)成,這六爻的爻位,自下而上依序是初、二、三、四、五、上。
易經(jīng)符號陽爻“?”統(tǒng)稱作“九”;陰爻“?”統(tǒng)稱作“六”。豫卦由下上數(shù)第二爻序位是“二”,又是陰爻,就稱作“六二”。
宋代大儒程頤,解讀此爻道:“逸豫之道,放則失正,故豫之諸爻,多不得正,才與時合也。唯六二一爻處中正,又無應(yīng),為自守之象。當(dāng)豫之時,獨能以中正自守,可謂特立之操,是其節(jié)介如石之堅也。介于石,其介如石也。人之于豫樂,心悅之,故遲遲遂至于耽戀不能已也。二以中正自守,其介如石,其去之速,不俟終日,故貞正而吉也?!保ā吨芤壮淌蟼鳌罚?/p>
程頤認為,安逸愉悅之道,放縱就失正,所以,豫卦之諸爻,多不得正,才與時位相合。唯“六二”一爻處于中正(下卦之中),又無呼應(yīng),呈現(xiàn)自我堅守之象。當(dāng)愉悅之時,獨能以中正自守,可謂特立獨行的節(jié)操,而且其耿介之操守堅如磐石?!敖橛谑保钙涔⒔槿缡?。對于愉悅,人往往心樂之,所以遲滯不舍以至于耽戀不止。“六二”以中正自守,其耿介如石,速速舍棄安樂,不待終日,所以能正固而吉祥。
可見,面對“愉悅”之樂,不耽于安逸,速速舍棄,耿介如石,才能吉祥。
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又說:“以陰居陰,而處二陰之間,晦之極,靜之至也。以晦觀明,以靜觀動,則凡吉兇禍福之至,如長短黑白陳乎吾前,是以動靜如此之果也?!橛谑陟o也;‘不終日’,果于動也?!保ā稏|坡易傳》)
在東坡先生看來,“六二”之爻,以陰爻居于柔位,處于上下兩個陰爻之間,可謂晦暗之極,靜謐之至。于晦暗中觀察顯明,于靜謐中觀察變動,凡吉兇、禍福的到來,就如長短、黑白陳列在面前,清清楚楚。所以,“動”,還是“靜”的行為,就體現(xiàn)得如此果斷?!敖橛谑?,是顯現(xiàn)“靜”的果斷;“不終日”,是表現(xiàn)“動”的果敢。
東坡先生強調(diào)了“六二”爻的本質(zhì)是“晦”與“靜”,“以晦觀明,以靜觀動”,則萬物變化,一目了然。既然能夠“了然”,行為自然“果斷”:在“愉悅”的誘惑下,果斷地定心堅守,果斷地遠離安逸。
誠如宋儒慈湖先生,楊簡所言:“水靜則清,清則明;人靜則清明,人心本清明?!保ㄋ螚詈啞稐钍弦讉鳌罚?/p>
在“愉悅”之境,不為“安樂”所惑,靜心自觀,頓悟心外諸事變化。這既是守正之道,也是吉祥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