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二小姐,來源:理財中國(ID:mlicai)
很長一段時間,二小姐和用戶交流,發(fā)現大多數人理財的現狀是這樣的:
1、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發(fā)工資了,還完花唄,轉一筆錢到支付寶或是微信理財通里的定期理財,強制儲蓄。
或是自己工資卡在賣什么理財,就順便買上一點。
這些產品,到底什么來頭,投資什么不是很清楚。
只知道信任銀行,信任一大一小兩個老馬。
這些人,剛有理財意識,風險承受能力很低,理財的錢勉強能跑過通脹。
2、光說不練
百度云里一堆理財課,熱情上來了也會聽一聽。
但是絕對不上手,說黃金會漲,觀望中,說適合基金埋伏,觀望中。
嘴上說的頭頭是道,其實背地里只敢買余額寶。
3、高收益誘惑下,不會矜持
理財有時候就像賭博,面對高收益的平臺,很容易被說服。
但是餡餅不會天天掉,市面上的平臺魚目混雜,水很深,收益率看著確實挺高,吸引了一批眼紅的小白,沖著高收益死磕,最終變成了炮灰.....
4、虧錢就跑
像指數基金,每天的漲幅都是很正常的,關鍵是要長期定投。
可是有些人,一點綠都看不了,明明是在低位應該多買入的好時候。
結果跌了一點,就哼哼唧唧,趕緊賣了走人。
二
很多人想說,可是搞不明白理財這些東西啊。
除此之外,適合大家上手投資的,就是定投指數基金了,現在正好有一波投資機會,今天就來說說。
這個二小姐反反復復說過好多次,嘴皮子都要磨破了,實在不行還開了課程。
總算是有些起色,這段時間,部分指數估值有些下滑,大家知道來問了。
對,有人來問責了。
——最近聽二小姐的話,買了中證500的指數基金,一直在跌。
二小姐很委屈,強調過很多次啊。
現在的虧只是浮虧,如果全部贖回,那才是真的虧了。
指數基金都跌的厲害,大家怕了,都想趕緊把手里的基金賣了止損,現金揣懷里才心安。
可事實上,熊市反而是基金定投買入的好時機,因為這個時候指數基金比較便宜。
同樣的價錢,可以買更多份額的基金,分批入場,相當于儲存便宜的籌碼。
這也是巴菲特的投資邏輯:別人恐懼,我貪婪。
經濟的寒冬總會過去,等指數慢慢回溫,牛市來的時候,基金大漲,就能賺到了。
長時間定投,就會形成這樣一條微笑曲線。
很多人想要的是,從最低點進入,然后一路高歌猛漲,一直獲利。
有一句話:想在市場中準確踩點入市,比空中接一把飛刀更難。
其實,沒那么嚴苛,我們只要在這凹點附近,就適合開始定投。
三
關鍵是如何判斷凹點。
這個時候,指數基金依靠的就是指數估值。
也就是PE,市盈率,價格可以欺騙人,但估值不會。
簡單說,如果估值過高,或已經接近歷史高點,泡沫就很大。
好比你爬樓梯,共100個臺階,現在邁到了99個,快碰到天花板了。
沒多大上漲空間,剩下的就是跌了,這個時候完全可以少買,或是不買相關指數基金。
因為PE值越接近歷史最高值,價格就越貴,越不值得買,下跌概率就相對較大。
相反,PE值越接近歷史最低值,價格便宜,也就越值得持有。
那現在,我們可以有哪些指數基金可以投呢?
手里有閑錢的小伙伴,指數的相關基金可以考慮入手了。
以往說這些,總會有人說看不懂,直接和二小姐要代碼,漲跌的都是寄托在別人身上。
什么時候該漲,什么跌是正常的,也看不明白,自己發(fā)慌。
哪怕一部新劇開播,都可能認不清人,理不清劇情,多看幾集才能明白個大概。
理財也是同樣的道理,看多了,專有名詞也就沒那么難懂了。
這其中,需要大家花些心思,才能避免二小姐在開頭說的問題。
理財關系著自己的錢袋子,里面的各種門道,還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