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學(xué)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我獨泊兮其未兆,如嬰兒之未孩。
儽儽(lěi lěi)兮若無所歸。
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澹(dàn)兮其若海,飂(liù)兮若無止。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不要學(xué)那些世智辯聰,只要單純過順天之道的生活,人就能過很幸福很快樂的生活。
一句討好的話,一句逆耳的話,實在差別不了多少,但世人卻很在乎,而被耍得團團轉(zhuǎn)。
“善”與“惡”能絕對區(qū)分嗎?當(dāng)立場不同、角度不同,對同一件事情是善是惡的界定,可能迥然不同。
世人所形成的是、非、好、壞、善、惡的道德觀,未必正確,但不能不尊重。
“宇宙大道”太博大精深了,很少人能了悟。
世人忙忙碌碌的鉆營各種名利權(quán)勢,追求榮華富貴的生活,都好像很快樂。我(老子)卻淡泊那些名利、不去鉆營,只像個嬰兒,與世無爭,過著純樸快樂的生活。
不被名利權(quán)勢所系縛,到處游走,像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
從世俗的眼光來看……大家都好像很富裕;我看起來像貧窮人家,空無所有。我老子在這個世界,是個異類。在俗人眼光中,是個愚笨的人。不去經(jīng)營名利權(quán)勢,只過與天地合一的生活。
世俗人看起來才華洋溢,獨我看起來……愚昧、笨笨。
世俗人看起來精明能干,獨我看起來……憨憨、傻傻。
淡泊名利兮,心如大海(海納百川)。
如清風(fēng)自在兮,以宇宙為舞臺。
世間人都追求成為很厲害、很有作為的人。
獨我老子看起來像個老頑童……沒什么作為。
世間人熱衷于追求功名利祿,我卻與世間人不同,只重視回歸道,與天地父母合一。
經(jīng)文妙解
絕學(xué)無憂。
絕學(xué),體證到無為的世界。如果你真的來到無為、無學(xué),你就超越二元對立,解脫自在。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
唯,就是好話、巴結(jié)的話。阿,就是惡言、憤怒的話。
唯之與阿:就是說好聽的話跟不好聽的話。
相去幾何:到底相差多少?如果用音頻來解析的話,實相上都是一些聲音、符號而已。人很容易被聲塵轉(zhuǎn)走,成為境界的奴隸。如果不管是批評或是夸贊,都讓它穿流而過,你就不會被那些境界牽引。
善之與惡,相去若何?
要超越那種善、惡的二元對立。事實上善跟惡都是眾生從自我的標(biāo)準(zhǔn)去界定的。然后“順我則是,逆我則非”。而你所界定的是、非、善、惡,實相未必如此。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在世間,還是要接受世間法的一些規(guī)范。
荒兮其未央哉!
未央:無邊無際,非常的深奧。宇宙的真理實相是如此的浩瀚、浩大,沒辦法形容,所以只好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
如享太牢:吃的是山珍海味。如春登臺:都好像很快樂。解脫者看到眾生的快樂是表層的,內(nèi)心深層里面是憂悲苦惱、不安。那些解脫者重視的是心靈層次。
我獨泊兮其未兆。
我是蠢蠢的,別人看不出我,也不知道我身懷無價之寶。他內(nèi)心的那種寧靜和智慧,解脫自在,眾生都看不到。
如嬰兒之未孩。
就像小孩子一樣純真,因為他是超越二元對立,來到一體的世界。
儽儽兮若無所歸。
眾生看他就好像一個沒有家的人。
眾人皆有余,而我獨若遺。
一般眾生很富有、很有錢,金玉滿堂。而我兩手空空,家徒四壁。
我愚人之心也哉。
我這一種心事,一般人沒辦法真正的知道。我講出來,大家都笑我憨,笑我傻,因為我所講的,跟一般人講的不一樣啊!但是一般眾生所講的,我又不喜歡講。
沌沌兮:
那怎么樣呢?就跟眾生同流而不合污!
俗人昭昭,我獨昏昏。
一般人都很棒、很厲害、很聰明,都能夠顯露光芒,衣錦還鄉(xiāng)。我看起來呆呆的、昏昏的,沒有什么成就,外表上也沒什么特殊。
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眾生都很會分辨是非、好壞,道德標(biāo)準(zhǔn)都很高、都很厲害。我好像這也好、那也好。這些都是老子自我的一種解嘲、剖析。
澹兮其若海:
他是一個波浪,當(dāng)下跟整個大海溶為一體。他的心胸像海洋一樣寬廣。
飂兮若無止:
心與空相應(yīng),外相隨順緣起,因緣到哪里,他就到哪里,與風(fēng)、大自然合一。
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
一般眾生都很有成就、很有作為,而我也沒有什么成就,大家都笑我很憨,笑我這么頑固。他是堅持道風(fēng)道骨,不隨世俗之流而變。
我獨異于人,而貴食母。
我跟一般人就是不一樣,珍貴的地方就在:我當(dāng)下就跟大自然溶為一體,我知道我從哪里來,我回歸到哪里。整個天地就是我的父母。
那些真正的智者是:“自古圣賢多寂寞”,但內(nèi)心世界卻非常祥和、寧靜,安心自在。
智慧分享
一般人事實上有個家,不斷打拼奮斗,用自我構(gòu)筑夢幻世界。但不知究竟歸依處在哪里,心靈沒有家,內(nèi)心是空虛、不安、苦悶的。
一個解脫者,外表像是處處無家,卻是大安心、大自在。但他處處是家,整個大自然都是他涅槃界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