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以前看《蠟筆小新》
小新的媽媽美伢老是忘記扔垃圾
一堆就是好幾天
扔出去的垃圾竟然還會被打回來
原因是沒分好類
每天早上
美伢總是要“哼哧哼哧”地追趕垃圾車
沒追上?
那就只能頹然地拎回去
以前年紀小,看的時候就覺得挺好笑
也不懂他們?yōu)樯稌@樣
明明我們?nèi)永秃芊奖惆?/p>
而美伢與垃圾的斗爭
此刻,正真實地在中國的這些城市上演著...
最近,魔都的朋友們一門心思全撲在垃圾分類上了。
用紙包著狗屎怎么扔?
貓屎粘著貓砂算什么垃圾?
敷完的面膜算濕垃圾嗎?
...
圖據(jù)@姜茶茶
自從上海成了中國第一個實行“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后,每天早晚,上海人都要接受來自社區(qū)老阿姨的靈魂拷問:儂zi撒喇希?
能回答出自己是什么垃圾的已經(jīng)比別人幸福了。
至少你學會了垃圾分類,懂得考慮豬的感受,“豬能吃的叫濕垃圾,豬都不要吃的叫干垃圾,豬吃了會死的叫有害垃圾,可以賣出去換豬的叫可回收垃圾”。方法雖不科學,但還是要恭喜你,已經(jīng)學會養(yǎng)豬了。
這邊上海人快被垃圾分類逼瘋了,這45個城市你們也跑不掉
這不,北京人一邊刷著上海垃圾分類的段子哈哈哈哈哈哈,一邊收到消息:“北京市將通過立法約束垃圾分類, 罰款上限將不低于上?!?,笑容瞬間凝固在臉上……你敢想象朝陽大媽成為垃圾狙擊手的樣子嗎?
凡是一線,皆為先鋒。從對垃圾分類做出指示的那一刻起,一場自上而下的垃圾分類運動已經(jīng)打響。
到2020年底,包括合肥在內(nèi)的全國46個重點城市,統(tǒng)統(tǒng)要跑步進入垃圾分類“強制時代”。
作為全國首批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重點城市之一,合肥市堅持系統(tǒng)化推進、差異化操作,強力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探索了“四分法”智能投放垃圾桶、“支付寶+垃圾分類”、“餐廚垃圾資源利用站”等多種垃圾分類回收方式,參與市民達到19.7萬戶。
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目前合肥各區(qū)垃圾分類的情況吧~
想必不少合肥市民出行時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很多舊的垃圾桶更換成了這種有明顯標志的垃圾分類垃圾桶,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下方細分多類,且有具體的圖片標識。
圖|五里墩地鐵口實拍
蜀山區(qū)南七街道,更是合肥市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示范片區(qū),在今年4月份建成了合肥首座餐廚垃圾資源利用站,居民家中的剩菜剩飯等通過垃圾分類集中收集后,24小時內(nèi)就能加工成有機肥料,周圍居民都可以免費自取。
近日,央視《朝聞天下》報道了全國多地開展了2019年全國公共機構(gòu)節(jié)能宣傳的相關活動。其中,重點報道了合肥市蜀山區(qū)的垃圾分類工作。
包河區(qū)于2017年4月在全省范圍內(nèi)率先開啟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全區(qū)445家公共機構(gòu)生活垃圾分類已經(jīng)實現(xiàn)全覆蓋。
位于包河區(qū)的餐廚垃圾處理廠,將餐廚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生產(chǎn)成有機肥料。
廬陽區(qū)城管局在北二環(huán)公共衛(wèi)生服務中心建成首個小型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置點并投入使用。該處置點使用的設備可回收餐廚垃圾,通過生物科技將垃圾轉(zhuǎn)化成有機肥料再度使用,日均最高可處理餐廚垃圾500公斤。
當城市還在沉睡中,垃圾轉(zhuǎn)運車已經(jīng)上崗,頻繁往返于垃圾中轉(zhuǎn)站和垃圾焚燒發(fā)電廠之間。
作為合肥市垃圾分類投放的第一批試點小區(qū)——天鵝湖畔小區(qū),市民可通過垃圾分類可獲得積分,每個月可以用積分兌換米油、牙膏、香皂等生活用品。
圖|智能投放垃圾桶
從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驗來看,垃圾強制分類也只有靠自上而下的強驅(qū)動才可能完成。
看看垃圾分類做到極致的瑞士,從娃娃抓起,動輒十幾種分類方式,做不好還會被鄰居投訴,很是能把你折磨到瘋。相比之下,上海的四種分類法,甚至只是干濕分類法,已經(jīng)稍顯人性化了。
看看垃圾分類做到入魔的日本,連個垃圾處理廠都要做成超大超豪華的景點。據(jù)微博網(wǎng)友“舌切”稱,名古屋地方政府不回收大紙箱,居民得網(wǎng)上預約一個民間組織,取得聯(lián)系后把紙箱帶去指定地點,一個月只有一天,還是定時,地點時間前一天才公布。
再看看干凈到像人工城的新加坡,你會感恩生活的。
如果你在新加坡亂丟垃圾,你會被稱為“垃圾蟲”。
圖|喝完的飲料罐亂扔、隨手扔的橡皮筋罰款各300新幣
罰錢還沒完事,三次再犯時,還可能面臨鞭刑。你沒想錯,就是抽你鞭子。還記得90年代新加坡鞭打了第一個美國人麥克·菲爾,讓美國社會一片嘩然,甚至驚動了克林頓以私人身份給新加坡總統(tǒng)寫信希望赦免。最終也只是從6鞭減至4鞭,新加坡的鐵腕執(zhí)法不是開玩笑的。
圖|從左到右依次是塑料、紙類、易拉罐和其他
累犯者還要穿上“我是垃圾蟲”的特制服裝,在規(guī)定時間、地點去打掃公共衛(wèi)生。
圖|身穿粉紅色勞改背心的垃圾蟲
生活,終究還是對我們這群吃瓜群眾下了手。
2019年3月15日,《合肥市生活垃圾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這意味著,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已經(jīng)從宣傳階段進入強制執(zhí)行階段。
根據(jù)管理辦法,對于不做垃圾分類處理的個人和單位實行“拒收制”,同時還會影響個人及企業(yè)征信。
所以,我們有必要提前熟悉,將垃圾分類納為像“吃飯喝水”一樣平常的事。下面小編獻上兩大寶典給即將身處“水深火熱”的俠們!
為了更好的引導中青年群體參與垃圾分類,合肥市城管部門聯(lián)合支付寶平臺和資源回收企業(yè)“便利俠”,在合肥市正式推出“支付寶+垃圾分類”智能回收平臺。合肥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上門回收垃圾服務。
這項智能回收功能的落地,在安徽省尚屬首次。
圖|支付寶平臺垃圾預約回收流程
除此以外,合肥城管部門還和“便利俠”合作試點了7座垃圾分類社區(qū)分揀站,居民可以不定時就近賣掉可回收的垃圾。
一件垃圾,
它是變成“污染源”,還是“資源”,
就看你怎么扔了。
從今天起,
你愿意參與到垃圾分類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