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這東西深受中國人民的喜歡,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關(guān)于葫蘆的神話一百多個,除了眾所周知的葫蘆娃之外,西游記中那個喊人名字就能裝進去的葫蘆,也被人們經(jīng)津樂道。
這反映出了人們對于葫蘆的喜愛,現(xiàn)在人們玩葫蘆倒不是說煉成什么法器,裝人裝天。最初只是為了強身健體,手上穴位比較多,閑著無事弄個東西把玩,文玩核桃也是如此。東西越盤越亮越漂亮,于是乎就變成了工藝品。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選擇好的文玩葫蘆呢?既然要玩就得弄個好的,弄個廢品還不夠糟心錢呢。教大家六招判斷葫蘆的好壞:
葫蘆要干透、型好、芯正
剛從藤上摘下來的得放一年,徹底干透了才行。人們都是顏值黨,怎么著也得選個好看的吧,歪瓜裂棗的拿著不嫌磕磣啊。
葫蘆上手要有墜手的感覺
因為葫蘆越重密度越高,生長期則越長。準確來說就是結(jié)實耐玩。一碰就碎了那還玩?zhèn)€錘子啊。
感受手感
葫蘆上手,撮一下應(yīng)當(dāng)有圓潤光滑的手感。葫蘆里面有糠,有厚度,跟海綿墊似的有彈性,行話叫做瓷皮糠里。摸著舒服才有盤玩的欲望,要不你怎么不玩砂紙去。
看皮色
葫蘆的皮色應(yīng)當(dāng)像水一樣干凈,沒有一點瑕疵,行話叫一汪水。皮色慘白的葫蘆是用藥水浸泡過,千萬不能買??瓷先ゾ秃每吹?,那叫做眼緣,這東西眼緣最重要,你不喜歡,別人吹下大天來也沒用。
聞聞味道
聞一下葫蘆的味道,應(yīng)發(fā)出濃郁自然的葫蘆香味;如刺鼻或無味,則表明葫蘆已經(jīng)被做過手腳,不能購買。還有的直接下油鍋炸了,看上去油性好,摸著也挺光滑,但是一聞就有一種很難受的味道。
葫蘆不僅外觀重要,葫蘆壁的厚度也很重要。壁厚代表葫蘆生長過程中養(yǎng)料充足,未受病蟲害侵擾。如果是手捻葫蘆還好拿手上玩,如果是那種烙畫葫蘆,皮薄了一些就投了,要不你拿回家做個花灑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