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nèi)傷
參術(shù)膏
治飲食失節(jié),損傷脾胃,勞役過度,耗傷元氣,肌肉消削,飲食不進。
揀參(去蘆,二兩) 白朮(去蘆、油,八兩)
上銼片,入砂鍋內(nèi),水六碗,熬至二碗,濾取汁,再入水熬,如此四次,共得汁八碗,濾凈三匙,白米湯下,不拘時,任意服。
調(diào)和大補羹
大米 小米 糯米 薏苡仁 蓮肉 芡實 山藥 白茯苓(各等分) 白糖(少許)
上炒熟黃色為末,每日空心白滾湯,和羹食之。
傷食
消滯丸
消酒消食,消水消氣,消痞消脹,消腫消積消痛。
黑牽牛(炒,取頭末二兩) 南香附米(炒) 五靈脂(各一兩)
上為細末,醋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后淡姜湯送下。
消導(dǎo)平胃散
治飲食所傷,胸膈痞悶,肚腹疼痛。
蒼朮(米泔制) 陳皮 濃樸(姜汁炒) 神曲(炒) 麥芽(炒) 枳實(麩炒) 香附米 甘草、姜、棗水煎,溫服。傷肉食加山楂,腹痛加莪朮,惡心加砂仁,有痰加半夏,傷酒加姜炒黃連、干葛。
健脾丸
枳實(一兩,麩炒) 白朮(三兩,麩炒) 陳皮(二兩) 神曲(一兩,炒) 木香(五錢) 半夏(姜制) 黃連(炒) 黃芩(炒) 濃樸(姜制) 當(dāng)歸(酒洗) 香附子(去毛) 大麥芽(炒) 白上為細末,用荷葉煮,糯米糊丸,如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食后白米湯下。
痰火
神異痰火膏子
生地黃(四斤) 熟地黃 核桃肉 紅棗肉 蓮肉 柿霜 山茱萸(去核,各一斤) 甘枸杞黃柏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濃樸(姜炒) 枳殼(去穰) 當(dāng)歸 白朮(去蘆) 桑白皮 天花粉(以上四十味各四兩) 梨汁(五斤) 藕汁(二斤) 五加皮(六兩)
上用甜水一大鍋,將生熟地黃煮熬,稠水十碗,收起。又用水一大鍋再煮熬,待稠濃,收十碗,如此將藥煮熬五次,取水五十碗。將煎煮二黃汁,投入諸藥汁和勻,仍再將水用細絹袋濾凈明粉以十
法制陳皮
食之清氣化痰,甚妙。
廣陳皮(一斤) 青鹽 五味子 甘草(各四兩) 山茱萸(去核) 烏梅(去核,各二兩)
將陳皮在溫水浸一宿取出,將內(nèi)白刮去曬干,將青鹽等五味,置砂鍋底,陳皮在上,水可滿陳皮,用文武火燒干,只用陳皮,任意嚼下。
治痰火
廣陳皮(四兩) 甘草(一兩)
二味鹽水炒黑色為末,加玄明粉二兩,神曲糊為丸,綠豆大,每服五十丸,食后茶下。
釣痰仙方
硼砂 白礬(半生半枯) 磁青(上細磁打下,青研極細) 青礞石( 紅,淬生姜汁內(nèi),各一共研極細末,每用二厘,薄荷濃湯調(diào)入鼻內(nèi)即愈。
秋露白
治痰火。
經(jīng)霜絲瓜,自根至蔓,留尺五長斷,余藤不用。將斷蔓就地脈接水二日,用瓶罐扎嚴(yán)埋地,兩,急則
栝蔞膏
治上焦痰火如神。
青嫩栝蔞洗凈,切片搗爛,用布絞取汁二碗,入砂鍋內(nèi),慢火熬至一碗。加真竹瀝一小盞,白蜜一碗,再熬數(shù)沸,瓷罐收貯。每用一小盞,傾茶甌中,白滾湯,不拘時服。
咳嗽
治咳嗽方
清油(一兩) 蜜(三兩)生姜自然汁(三兩) 訶子皮 白礬(各五錢)
慢火熬黑如漆,空心服二匙,最效。
治咳嗽如神
槐花 杏仁(去皮另研,各四兩) 人參(五錢,為末)
上為末,煉蜜丸,龍眼大,每一丸,臨臥噙化下。
治寒熱久嗽方
川芎 官桂 薄荷 細茶(各等分)
上為末,用茶罐一個,盛火在內(nèi),以藥末些須散入內(nèi),煙起即用書本覆上口,煙從罐嘴出,患人用口吸煙咽之,米湯隨即壓下,神效。
治咳嗽
桑白皮(一兩) 枯白礬(五錢)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遠淡姜湯下。
治咳嗽
杏仁(去皮尖) 胡桃肉(去皮,各等分)
上二味研為膏,入蜂蜜少許,每服一匙,臨臥姜湯調(diào)下。
治肺熱咳嗽久不愈者
用石膏火 紅為末,每服二錢,食遠用蜂蜜水調(diào)下。
治喘嗽
蘿卜子二兩蒸熟,皂角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蜜水調(diào)下。
治喘嗽
杏仁(去皮尖)童便浸,一日一換,半月取出,焙干,研如泥。每服一指頂大,薄荷蜜水一匙,水一鐘煎半鐘,食后服。
治痰嗽
用黃熟栝蔞一個,取出子若干數(shù),照還去皮杏仁于內(nèi),火燒存性,醋糊為丸,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臨臥時白蘿卜湯送下。
治久嗽
川椒一百粒,去目為末,杏仁一百粒,去皮尖,小紅棗五十枚去核,共搗如泥,丸如小棗大。每服一二枚,臨臥時,細嚼咽下。
治吐膿血咳嗽
半夏二兩,先用白礬滾水浸十日,再生姜汁浸五日,陰干為末,甘草二兩,熬汁為丸,如櫻
治痰嗽神效方
生礬 枯礬(各五錢) 槐子(炒,一兩) 辰砂(三錢)
上為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湯下,日三服。
治咳嗽吐膿乃肺傷也
知母 貝母 白芨 枯礬(各等分)
上研細,每服三錢,生姜三片,嚼服。三五服后,即已。
喘
治喘嗽
半夏 麻黃 石膏 杏仁(去皮尖) 細茶 甘草 川芎(少許) 粟殼(少許) 淡豆豉銼生姜三片,水煎服。
治 喘
千葉雌雄黃 牛黃 片腦(各一分)
上為末,面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臨臥溫茶送下。
瘧疾
塞鼻丹
治瘧疾。
草烏(一個) 巴豆(三個) 胡椒(七個) 棗(二個)
上四味為末,棗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用一丸,綿花裹,男左女右,塞鼻孔中,于未發(fā)之先。
治瘧疾方
木鱉子(七個,炮過去殼,刮去貼肉綠皮) 全蝎(七個,去頭足,焙干) 檳榔(結(jié)實者佳) 廣木香 砂仁 草果(火炮) 知母(去皮毛) 貝母(去心,各一錢五分)
為末,每服一錢五分,燒酒送下。
龍虎丹
治瘧,端午午時制。
龍骨 虎骨等分,為末,水丸,如彈子大,朱砂為衣。臨發(fā)日,預(yù)握男左女右手心內(nèi)即止。
截瘧丹
治諸瘧。
端午日,以獨蒜不拘多少,搗爛,入好黃丹,研勻,干濕得所,搓作丸,如龍眼大,曬干收貯。但瘧疾發(fā)一二次后,臨發(fā)日雞鳴,以一丸略槌碎,面東,井花水下。
治瘧疾仙方
不拘年月新久。
柴胡 黃芩 烏梅 草果 桂皮 檳榔 干姜 知母(各一錢) 陳皮 半夏(各一錢二分)寒多干姜二錢,熱多知母二錢。
灑水煎,空心服。
痢疾
治痢不拘赤白
白蘿卜搗取汁,與蜂蜜調(diào)對服,三四匙即愈。
治血痢
用苦參炒為末,每服半錢,米湯調(diào)下。
治白痢
肉豆蔻面包煨過,入乳香一粒,為末。每服二三分,米湯調(diào)下。
治禁口痢不思飲食
蓮肉不拘多少,為細末。每服二錢,蜜水調(diào)下。
又方 糯米半升,入生姜汁,浸炒為末,每服三錢,白湯調(diào)下。
椿根散
治痢疾如神。
椿根白皮(二兩) 松花面 地榆 荷葉蒂(約四指長,各一兩)
上和勻為末。若白痢白糖調(diào)服,紅痢黑糖調(diào)服,立止。
妙應(yīng)散
治遠近痢疾。
用男左女右舊草鞋一只,取中心一寸許,燒存性為末。用黃酒調(diào)服,或井花水亦可,立止。
治下痢禁口不飲食
黃雞一只,制如食法,以炭火炙之,鹽、醋、椒末搭之,炙令香,熟食?;既嗽趥?cè),聞香即食其肉。
治久痢
酸石榴皮一個劈破,火燒黑灰為末。每服二錢,不拘時,米湯調(diào)下。作丸服亦可。
治赤白痢疾久不止者神效
烏梅六七個,燒存性,為末,空心黃酒調(diào),一服見神效。
久痢神方
鴉片(五錢) 牛黃 冰片 麝香(各三分半) 木香 沉香 朱砂(各二錢) 乳香 雄黃(各一錢)
上為細末,燒酒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每服一丸,空心服。白痢井水下,紅痢黃連水
泄瀉
治大人小兒脾虛泄瀉方
丁香 木香 陳皮 甘草(炒) 白朮(去蘆,土炒) 澤瀉 茯苓(去皮) 藿香 濃樸(姜汁炒) 冬瓜仁(去殼) 白芍(酒炒,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每服一二丸,米湯或淡姜湯下。
萬補丸
治脾胃不和,溏泄晨泄,一切脾氣不足。治男子遺精,女人赤白帶下尤妙。
蒼朮(八兩) 濃樸(去皮) 陳皮(各五兩) 甘草 小茴(略炒,各三兩)
上為末,聽用。將牙豬肚一個,蓮肉為末半斤,將豬肚擦洗極凈,入蓮絞肉于中,線扎住,用豬腰二個同煮,用童便煮,極爛為度,取出搗如泥,和前藥再搗極勻為丸,如梧子大。
每
金丹散
治水瀉。
箱殼子不拘多少,炒去刺,黃色為末。每服三錢,姜湯調(diào)下,小兒服一錢半即止。
霍亂
順逆丹
治霍亂上吐下瀉,傷食腹脹。
白朮(去油、蘆,土炒) 白茯苓(去皮) 陳皮 濃樸(去皮,姜炒) 澤瀉(各一兩) 豬苓(仁(三錢) 木香(二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滾水化下。
秘方
治霍亂吐瀉。
干姜、胡椒、胡黃連(各二分) 綠豆粉(五分)
上為末,每三分,沸湯點服。治霍亂吐瀉轉(zhuǎn)筋,筋粗大如桃李,攣縮,痛不可忍,秫菊葉煎湯,飲之即效。
青筋
白虎丸
治青筋初覺,頭疼惡心,或心腹、腰背、遍身疼痛,憎寒壯熱,不思飲食。此瘀血即進一服,當(dāng)時血散。若遇三五日,青筋已老,多服亦效。及婦人崩漏帶下,久患赤或打撲內(nèi)損,血不能散。
古礦灰(不拘多少,雜色泥土,為末,水飛曬干)
上為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zé)扑拖???床≥p重,加減丸數(shù)。
翻胃
噎食方
皂礬 黃糟(正發(fā)者,控干,各二兩) 硼砂 砂(各一分半)
俱拌在前二味內(nèi),裝入老酒瓶內(nèi),封固令干。先文后武火煨半日,取出。利就三錢作三服,先一服將藥末放舌上,即用酒送下;第二服以酒調(diào)作一硬塊,放舌上,亦用酒送下;第三服亦用酒調(diào)服。連三服,一日服盡,立愈。
治五噎如神
雄黃 五靈脂(各五錢)
上為末,黑狗膽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靛缸水送下。
又方
螺螄二升,米泔浸一宿,去螺取水澄,取泥焙干為末,酒下,忌一日飲食不吃,如神。
病重
治翻胃
胡桃 肉 舊銅錢 蜂蜜(各五錢)
上搗三千下,丸如彈子大。噙舌下,不可嚼,待消自化下,即愈。若隨食隨吐者,加珍珠末
又方
干糟(六兩) 生姜(四兩) 甘草(炙,二兩)
為末,同搗作餅,焙干為末。每服二錢,用鹽湯調(diào)下。
魏靈丹
治噎食轉(zhuǎn)食痞疾。
真阿魏 五靈脂(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黃狗膽汁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小兒三丸,白滾湯送下,有痰姜湯下
治翻胃
用棗一枚去核,裹全斑蝥一個,濕紙包,慢火煨熟,將斑蝥棄之,用棗。細嚼,空心米湯送下。
又方
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二味和勻,分作二服,效。
又方
用黑驢尿一鐘,服之即愈,有蟲吐出。
又方
五月五日,山里去處尋野人肝(即人大便是也),用真阿魏等分為細末,空心用生姜薄片藥食之,其效如神。
治翻胃轉(zhuǎn)食
用干柿餅三個,連蒂搗為細末,酒調(diào)服,如神。
咳逆
七粒散
治咳逆。
柿蒂七個,焙干為末,黃酒調(diào)下,立止。外用雄黃二錢,酒一盞,煎至七分,急令患人嗅其
噯氣
南極丸
治胃中有火有痰有郁,作噯氣。
南星(湯泡透,切片,姜汁浸炒) 半夏(同上制) 軟石膏 香附子(童便浸,炒) 梔子(炒上為細末,水打神曲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臨臥姜湯送下。
吞酸
茱連丸
治郁積,吞酸吐酸。
蒼朮(米泔水浸,炒) 陳皮 白茯苓(去皮) 半夏(湯泡透,切片,姜汁炒,各一兩) 黃連上為細末,蒸餅水打稀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姜湯下。
嘈雜
三圣丸
治嘈雜白朮(去油、蘆,四兩) 紅陳皮(一兩) 黃連(姜汁炒,五錢)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津液下,或姜湯半口亦可。
七氣
交感丹
治一切公私拂情,名利失志,抑郁煩惱,七情所傷,不思飲食,面黃形羸,胸膈痞疼痛等癥。
南香附米(一斤,長流水浸三日,砂鍋炒干為末) 白茯神(去皮、木,為凈末,四兩)
上攪勻,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清晨細嚼一丸,白滾湯下,陳皮湯亦可。
神仙一塊氣
治諸氣食積,及噎膈痞滿,胸脅刺痛,癥,疝氣,并皆治之。
青皮 陳皮 三棱 莪朮 香附(童便炒,各一兩) 神曲 麥芽 白丑(頭末) 檳榔蘿卜上為末,面糊丸,綠豆大。每三十丸,視疾之上下,為食之先后,熱酒、姜湯任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