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此時前后,夜晚,野外陰氣重。
其實,民間七月也叫鬼月,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佛教中稱盂蘭盆節(jié),還有兩天,即將來臨。
反正二十七的朋友圈已經(jīng)曬起來,一家人去上墳,祭拜祖先,在墳地吃羊肉的照片。ps:(在甘肅張掖地區(qū),有提前過七月半的習俗,大大小小一家人,聚在一起,去祭拜祖先,燒紙,還會在墳地殺羊祭拜,因為當?shù)厥峭猎幔瑝灥卮蠖嘣谏狡律?,山溝里,祭拜完祖先然后就地支鍋搭灶,吃羊肉,羊湯面片?/p>
七月半,起源于亡靈信仰和祖先崇拜?!叭f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祭天祀祖成為古代宗教生活的兩大要務(wù)。對于庶民百姓來說,祖先與自己血肉相連,情感相通,祀祖尤為有意義。七月半就是在上古秋祭習俗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的。
南北朝時期佛教日盛,“目連救母”的故事廣為流傳,最后演變?yōu)橛厶m盆會。道教亦有“三官三元”之說,將五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定為上中下三元,分別為天官、地官、水官的誕辰,成為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的三元節(jié)。結(jié)果七月半成了僧、道、俗三家的共同節(jié)日。
這個節(jié)日也是和儒家相通的。儒家強調(diào)重孝道,當父母在生時,做兒女的自應(yīng)當親奉甘旨;當父母死后,也要“祭如在”,跟父母在生時一個樣。故儒家倡導(dǎo)對祖先春秋二祭之外,七月半也可祭祖先。這樣,七月半便是佛、道、儒三教合流,融為一體了。
在中國古人觀念中,天地之間不是絕對對立的,天地之間還有人和其他許多動植物,所以,上天者與入地者之間,應(yīng)該還有一些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尋找歸宿的孤魂野鬼,這樣,夏歷七月十五的七月半,人們在祭祀自己祖先和孝敬母親的同時,還不會忘記那些沒有著落的孤魂野鬼們,人們也會在這天祭祀一下各路的孤魂野鬼。長此以往,就在民間形成了敬孤文化傳統(tǒng)。
鬼月的最后一日,即八月初一日之前一日,叫做「關(guān)地門」。這一天是眾鬼放完假期,重新回到地獄的日子。我們要善始善終,在這一天,也要祭祀,為的就是剩下的日子保平安。
最后想說,鬼月的禁忌很多,大家一定要注意!
1)晚上出門不宜呼喊名字。
2)不穿帶自己名的衣服。
3)夜晚,少去荒郊野外或偏僻的地方。
4)不拍別人肩膀。
5)不吹口哨。
6)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
7)不可偷吃祭拜的祭品。
8)不宜玩碟仙筆仙靈異游戲。
9)不要隨便撿起路邊的錢。
10)路經(jīng)喪事場所,嘴里及心里不可有不敬的念頭或言語。
11)忌亂踩冥紙或亂燒冥紙。
12)不要傷害無辜生靈。
13)夜游時最好不要亂照相。
14)吃飯時不可以將筷子插在飯碗之上。
15)走路不宜勾肩搭背。
16)晚上睡覺鞋頭不宜對床。
17)不宜在床邊掛風鈴。
你們那兒,“鬼節(jié)”還有什么風俗禁忌,歡迎留言和二十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