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毅梅,廣西南寧市人,南寧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
從小就生長在邕江河畔,邕江用乳汁養(yǎng)育了我。邕江,您這一條奔流不息的母親河,您這一條生生不息的生命河,您這一條代代傳承的文化河,您用您的清流蜿蜒,流淌著一個一個美麗而動人的傳說…… 古城溯源,水問邕江。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邕州,古駱越地也?!惫糯鷮侔僭街?,有1700多年歷史,元朝改名南寧,意思是南疆安寧。明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記載:“今邕州與思明府憑祥縣接界,入交趾海,皆駱越地也?!痹阶宸种Х倍啵贩Q“百越”。其中西頤和駱越兩個支系,就是南寧壯族的先民。而南寧簡稱“邕”,則取自唐《元和郡縣志》:“因州西南邕溪水為名?!笨梢姽糯纳酱ǖ乩韺Τ鞘兄a生的影響之深。 邕江,您是母親之河。千百年來,平靜安詳地流淌,滋潤著您的兒女,把兩岸裝點得分外妖嬈。無論春夏秋冬,岸邊古城墻下總是綠意盎然、瓜果遍地、鮮花盛開;江中波光瀲滟、漁舟唱晚,一片片輕舟水中蕩漾,仿佛一幅濱水長廊水墨畫卷徐徐鋪開,書寫田園牧歌式的江河史詩。正是有了這條日夜流淌的河,才有了依江而居、與水為伴、繁衍生息的駱越民族,難怪宋朝大詞人秦觀對南寧有“魚稿有如淮石,溪山宛若江南”的贊嘆。 邕江,您是生命之河。沿著邕江源頭,行船蕩舟邕江,不同的河段總會給我不同的驚喜,上游如一面平鏡,寬闊包容。古老的傳說,訴說著動人的故事,明朝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不遠萬里逆江而上,探尋邕江流域的奧秘,寫下了膾炙人口的“邕州八景”。在《徐霞客游記粵西游記》中,描繪了邕江兩岸的風光秀麗:“有土山兀出北岸,是為青秀山,上有浮屠五級出青松間,乃南寧東南水口也。”賦予南寧和邕江非同尋常的生命之源和文化底蘊。這條河雖然經歷了無數的滄桑,卻依舊充滿活力,她永不知疲倦向前奔流,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廣納左右江文明的百川細流,把各民族不同層次的文化血脈薪火相傳,再把濃郁的民族特色匯入郁江,直下廣東、港澳而入海。這條母親河不但為南寧提供了賴以生存的供水資源,還成為水路交通,內河水上運輸的重要方式之一。 邕江,您是文化之河。南寧有幸,因為有水;南寧有幸,因為有邕江。亙古的河流,見證了五千年的滄桑歲月。邕江,我的母親河,您不但承載了季節(jié)的變遷和歲月的流逝,您還是一條家喻戶曉的名江。曾記否?1921年10月23日,孫中山率胡漢民、廖仲愷等人抵達邕江碼頭,籌備北伐,說服滯留于廣西不動的粵軍總司令陳炯明回師共舉。江風吹拂中,他在廣西省議會禮堂、南寧商會禮堂和粵東會館的三次鼓動性演講,激昂的情緒、熟悉的粵語使臺下的南寧聽眾被深深感染。曾記否?偉人毛澤東1958年1月7日和11日兩次冒著嚴寒暢游邕江,勝似閑庭勝步,當年主席已達65歲高齡,1月正是南寧最冷的時候,陪同人員怕他身體吃不消,他說:“下決心就不冷,不下決心就是20°C也冷。”主席留給南寧兒女的是一筆永遠的精神財富和文化源泉:生命不息,戰(zhàn)斗不止!這條養(yǎng)育了世世代代南寧兒女的母親河,正激勵著南寧兒女,在改革創(chuàng)新的大潮中揚帆起航,用辛勤的汗水描繪著壯美的河山。 邕江,您是絲綢之河。一條邕江穿城而過,述說著這座城市的熱情與好客。這里東鄰粵港澳、南濱北部灣、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穿越千年的母親河緩緩流向遠方,古老文化與現(xiàn)代文明在這里交相輝映,邊疆民族風情與國際文化在這里和諧共生。市民與東盟友人的歡聲笑語傳入耳畔,把先進的利民技術送達東南亞。開放合作,讓綠城之韻綻放在更廣闊的國際舞臺,讓世界看到了南寧發(fā)展的無限潛力。“南寧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在'南向、北聯(lián)、東融、西合’上下功夫,提升'南寧渠道’影響力,已由昔日祖國的邊陲城市,變身為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窗口?!?/span> 邕江,您是民生之河。曾經,因為治理不當,邕江給兩岸居民帶來了洪澇災害。為了讓“母親河”成為“民生河”,2015年,南寧市提出“治水、建城、為民”的城市工作主線,推進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fā)利用。南寧市委副書記、市長周紅波表示:“我們'治水、建城’的最終愿景是'為民’?!贝蛟臁鞍倮镄忝犁呓保荚诎涯蠈幍暮蒙胶盟蔑L光融入城市脈絡,讓老百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xiāng)愁。這樣的愿景,已成功進入南寧市民的生活。 邕江,您似一幅流動不息的畫卷,悠悠訴說著“中國綠城”品質升級的發(fā)展變遷。正所謂“從一條江看一座城”,在邕江上崛起的一座座橋,講述著南寧不同年代、不同歷史的故事,每一座橋橫貫東西,豎通南北,把江南江北連成了一個整體,從原來隔江相望,變成兩岸燈火相映成趣、商業(yè)繁華互補的新格局,使得南寧走上了國際,成了東盟十國“一帶一路”的中心和樞紐,把邕江詩話、壯鄉(xiāng)文明、綠城神韻、東盟風情展示給世人。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聽慣了艄公的號子,看慣了船上的白帆。”邕江,我的母親河,一條至高無上的河,您從遠古走來,流向廣袤的大地,流進我的心田。無論我走到哪里,您永遠是我的牽掛……
首席顧問:賈平凹、趙義山
主 管:四川省文聯(lián)
主 辦:四川省通俗文藝研究會
四川省辭賦家聯(lián)合會
指 導:廣東省民營企業(yè)家聯(lián)合會
四川省文藝期刊聯(lián)合會
協(xié) 辦:
中外散文詩學會四川分會
四川省散文作家聯(lián)誼會
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女散文作家創(chuàng)作中心
四川書生活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曾令琪(聯(lián)系電話、也是微信號:18228014307)《大中華文學》雜志
為了更好地辦好《大中華文學》雜志紙刊,進一步將《大中華文學》微刊打造成《大中華文學》紙刊重要的選稿基地之一,繼《大中華文學》紙刊給付稿酬之后,《大中華文學》微刊也將試行給付稿酬制。 凡是按照要求,在《大中華文學》微刊發(fā)稿的作者,我們將對其中的優(yōu)秀稿件發(fā)放一定金額的稿酬,以資鼓勵。 1、《大中華文學》微刊只接受原創(chuàng)、首發(fā)稿。作者文責自負,《大中華文學》沒有偵探之責,敬請作者留意。作者投稿時,請附上自己的文學創(chuàng)作簡介、近期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