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腸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好發(fā)于青壯年,臨床表現(xiàn)為上腹部疼痛,疼痛多為饑餓樣不適感、鈍痛、灼痛、劇痛或脹痛,并伴有反酸、燒心、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具有長期性、周期性和節(jié)律性的特點(diǎn),與飲食密切相關(guān)。
本病多因情緒波動、過度勞累、飲食失調(diào)、吸煙、酗酒、某些藥物的不良因素誘發(fā)。
特效穴位按摩
No.1 點(diǎn)按足三里穴
【穴位位置】位于小腿前外側(cè),外膝眼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處。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點(diǎn)按腿部的足三里穴約3分鐘。
No.2 按壓胃俞穴
【穴位位置】位于背部,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按壓背部的胃俞穴1分鐘。
No.3 點(diǎn)按脾俞穴
【穴位位置】位于背部,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點(diǎn)按背部的脾俞穴1分鐘。
No.4 按壓肝俞穴
【穴位位置】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線旁開1.5寸處。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端按壓背部肝俞穴約1分鐘。
No.5 按壓中脘穴
【穴位位置】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線,胸骨下端和肚臍連線中點(diǎn)處。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端按壓腹部的中脘穴2分鐘。
No.6 指壓巨闕穴
【穴位位置】臍上6寸。
【按摩方法】用中指指腹端指壓腹部的巨闕穴約2分鐘。
No.7 按壓天樞穴
【穴位位置】位于中腹部,肚臍旁開2寸處。
【按摩方法】用雙手拇指指腹端按壓腹部的天樞穴約2分鐘。
No.8 點(diǎn)按胃腸點(diǎn)
【穴位位置】位于手掌生命線的正中央。
【按摩方法】用手指指腹端點(diǎn)按手掌的胃腸點(diǎn)穴約2分鐘。
辨證加減按摩
肝氣犯胃型
【病癥特點(diǎn)】胃脘脹滿,攻撐作痛,脘痛連脅,噯氣則舒,情志不舒則加重,泛吐酸水,胸悶喜嘆息,食少,舌苔薄白。
【按摩方法】按壓肝俞穴。
肝胃郁熱型
【病癥特點(diǎn)】胃脘灼痛,痛勢急迫,食入即痛,泛酸嘈雜,口干口苦,煩躁易怒,大便秘結(jié),舌紅苔黃。
【按摩方法】按壓中脘穴。
胃陰不足型
【病癥特點(diǎn)】胃痛隱隱,饑餓時(shí)加重,口燥咽干,渴不欲飲,五心煩熱,似饑而不欲食,或納呆,時(shí)作干嘔,大便干燥,舌紅少津有裂紋,苔少或花剝。
【按摩方法】按壓胃俞穴。
胃絡(luò)瘀血型
【病癥特點(diǎn)】胃脘疼痛,痛有定處而拒按,痛如針刺或刀割,或者嘔血、便血,舌紫黯有瘀斑、瘀點(diǎn)。
【按摩方法】點(diǎn)按足三里穴。
TIPS自我保健
·飲食要定時(shí)定量,忌過饑過飽或食無定時(shí)。
·飲食宜溫,忌過冷過熱,不宜過多飲用豆乳等,因此類食品較易引起脹氣。
·戒除煙酒,忌食濃茶、咖啡、生大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