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當然需要一些經濟學家研究純理論,關注宏觀經濟走勢,反思改革得失,為政府建言獻策,或為企業(yè)搖旗吶喊。但總應該有一些經濟學家關注出租車調價這類看似無關宏旨的百姓小事。
出租車調價實際涉及到經濟學的一些基本問題,絕不是漲與不漲這樣簡單。出租車調價中實際上就包括了制度設計問題。有人擔心漲價后“黑出租”利用低價拉客,合法運營的司機受損。而“黑出租”禁而不止,正在于制度上的缺陷,不是簡單的“嚴打”所能解決的,也不能僅僅用人們的貪欲來解釋。經濟學家有責任對“黑出租”存在的現(xiàn)狀,對出租市場的影響、開“黑出租”者的人群特征,以及產生“黑出租”的原因,進行調研,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種使“黑出租”走上合法經營之路的制度。這樣不僅有助于現(xiàn)實問題解決,也為制度經濟學增添了一個有意義的案例。
從媒體上看,許多人關心的是出租車該不該漲價,以及應該由誰承擔汽油漲價的負擔。從經濟學的角度看,這些屬于規(guī)范問題,即應該怎么做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要以實證研究為基礎,這就需要經濟學家用實際資料和數(shù)學模型分析出租車漲價引起的結果。這種實證結論要用數(shù)字來準確表述,不涉及道德判斷問題。
出租車漲價到底對利益各方會有什么影響,漲價后乘車人數(shù)會減少還是不變,如果減少的話會減少多少,這些要有具體數(shù)字,不能想當然地推論。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計算出租車的需求彈性是多少。需求彈性是指某種物品價格變動之后,需求量會變動多少。例如,如果出租車價格上調20%,乘出租車的人次減少30%,出租車的需求彈性就是1.5。如果出租車價格上調20%,乘出租車的人次減少10%,出租車的需求彈性就是0.5。這對我們確定出租車調價有重要意義。根據(jù)經濟學原理,當某種商品需求富有彈性時(需求彈性大于1),價格上升后由于需求量減少更多,總收益減少;當某種商品需求缺乏彈性時,價格上升后,由于需求量減少并不多,總收益增加。國外研究消費的經濟學家或者行會都計算各種商品或勞務的需求彈性,這些具體數(shù)值就可以作為調整價格的依據(jù)之一。
如果不知道出租車提價的具體影響,討論出租車應該不應該提價有什么意義呢?僅僅從價值判斷層次上來作為規(guī)范判斷無助于正確決策。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是爭不出什么結果的。
了解出租車服務的需求彈性是我們討論出租車調不調價,調多少的依據(jù)。如果經濟學家能調查實際資料,并進行具體的研究與計算,得出需求彈性數(shù)值,就比他們講些大道理有意義的多。講道理,每個人都可以。從事具體的需求彈性計算,非經濟學家莫屬。這就是對經濟問題能說點看法的人與專業(yè)經濟學家的差距。
如果經濟學家少發(fā)言論,多做點這樣的實事,公眾還會嘲諷經濟學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