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生命“呱呱”落地,全家人沉浸在幸福喜悅之中。幾天過后,突然發(fā)現(xiàn)寶寶眼睛、皮膚發(fā)黃,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寶寶怎么了?怎么辦?怎么辦?找名醫(yī)!覓仙方!尋好藥!這可急煞了全家人。
大部分寶寶在出生后1周左右,可能出現(xiàn)皮膚黃染,這是由于體內膽紅素沉積在皮膚表面,醫(yī)學上稱“新生兒黃疸”,大約60%足月兒及80%早產(chǎn)兒可能會出現(xiàn),是新生兒常見病癥,小編就“新生兒黃疸”的知識以及在工作中積累的治療經(jīng)驗、方法寫出,以解心急火燎的家人之急。
新生兒黃疸的成因
當胎盤剝離子宮,胎兒離開母體呼第一口空氣,吸第一口乳汁,作為一個新的機體發(fā)生著各種變化。而“新生兒黃疸”主要由以下幾方面形成。
膽紅素生成增多。
在子宮內胎兒紅細胞遠遠大于成人,出生后過多的紅細胞被破壞,釋放出較多膽紅素,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增多沉積在皮膚表面。
常見病因:紅細胞增多癥、感染、紅細胞形態(tài)異常等。
肝臟膽紅素代謝不成熟,代謝障礙。
新生兒臟腑嬌嫩,肝細胞攝取結合膽紅素功能低下,膽紅素代謝酶排出減少,使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升高,沉積在皮膚表面。
常見病因:缺氧、感染、藥物、先天甲狀腺功能低下等。
新生兒腸道正常菌群尚未建立。
不能將腸道內膽紅素轉化為尿膽原,膽紅素排除少,使血清膽紅素升高,沉積在皮膚表面。
常見病因:新生兒肝炎、膽管阻塞等。
寶寶發(fā)生黃疸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為病理性。
癥狀輕,精神好,來的快,去的快,無實質病變稱為生理性黃疸。
癥狀重,傷害大,有實質病變稱為病理性黃疸。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鑒別區(qū)分。
新生兒黃疸程度,家人可以根據(jù)以下做簡單評判
將寶寶放置明亮處觀察皮膚色澤和部位
輕度黃疸:僅僅頭面部黃染
中度黃疸:面部、胸腹部皮膚黃染
重度黃疸:四肢、手足心黃染
仔細了解分辯出新生兒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以及新生兒黃疸的輕重程度對治療方案選擇十分重要。
新生兒黃疸治療方案如下
一、家庭、門診護理治療
多飲水,促進尿液形成,有利于排出膽紅素。曬太陽也可以促進膽紅素排出。
清熱解毒利濕退黃藥物,如茵梔黃顆粒,一次1/3包,一日3次。
健脾助消化藥物,如四磨湯口服液,3-5ml/次,一日3次。
健兒清解液,4ml/次,一日3次;七星茶也可。此類藥物有解毒促進胎便排出降低膽紅素的作用。
益生菌如媽咪愛顆粒、合生元、金雙歧等,此類藥物促進消化,有利于腸道正常菌群建立,有助消化促進膽紅素排出退黃。
口服藥物:肝酶誘導劑,促進膽紅素代謝酶的生成;苯巴比妥,5-8mg/kg/日,分三次口服;尼可剎米,8-10mg/日,分三次口服。
中藥外洗:茵陳10g、梔子10g、黃芩10g、金銀花10g、田基黃10g、雞骨草10g,煲水外洗。
二、門診住院治療
1.光照療法(又叫藍光療法)
寶寶衣服脫光,放在專用藍光治療治療箱中,遮住眼睛和會陰,一般采用雙面光療法,每次連續(xù)照射12-24小時。膽紅素降至7mg/dl可以停止照射。
藍光照射原理:當皮膚經(jīng)藍光照射時,皮膚淺層膽紅素吸收光線后,結構發(fā)生變化,有脂溶性變成水溶性,膽紅素代謝途徑變化,易排出體外,減輕降低新生兒黃疸。在光譜中,波長420-460mm的光線對膽紅素作用最強,藍光波長425-475mm因此是最適宜的光源。
藍光是治療新生兒黃疸簡便、見效快、效果好的方法,是臨床首選治療方法。
2.血清白蛋白注射療法
白蛋白1g/k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靜脈點滴,一日一次。
3.換血療法
需要抽取正常人同型血液輸入寶寶體內來沖淡稀釋寶寶體內膽紅素來治療黃疸的方法。
注:白蛋白注射、換血療法有嚴格的適宜指標才可以用,需要專業(yè)醫(yī)生、住院治療,小編只是寫出以便參考。
寶寶是上天送給父母最好的禮物,精心呵護照顧好他,學習寶寶健康知識,使他健康快樂成長。
本文由東莞國藥大朗醫(yī)藥公司主管中藥師湯仁義原創(chuàng),商業(yè)轉載請注明本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