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躺著朱元璋的九世孫、萬歷年間明神宗皇帝的胞弟——潞簡王朱翊镠。他21歲受封來到衛(wèi)輝府,在此建墓修陵。
潞王的生母李氏本來只是個普通的宮女,她很偶然地遇到了當時還是裕王的隆慶皇帝。隆慶只私幸了李氏一次,竟然使李氏懷了孕。為隆慶生下一個兒子,這就是后來統(tǒng)治明王朝達48年的神宗萬歷皇帝朱翊鈞。隆慶即位之后,立即冊立朱翊鈞為太子。由于皇帝的寵愛,李氏又給穆宗生下一個兒子,即潞王朱翊镠。
潞王陵風水極好,詩曰:“頭枕鳳凰山,腳蹬老龍?zhí)丁W笫执е馃羲?,右手托著峙兒山?!?/font>
老高到此一游!
過石坊進入長189.5米神道,兩旁排列石人、石獸15對,形象有文臣、獬豸,狻猊,麒麟、駱駝、象、羊、馬及神化了的其它怪獸,或立或蹲或臥,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也正是這些石雕,才使潞王墳的文物價值極高。
帝陵前一般設(shè)置石獸6種,潞王作為藩王,他的陵墓規(guī)格當然應該低于帝陵。但潞王當時仗著自己是皇帝的親弟弟,公然違反祖制,設(shè)置石獸14種,大大超過了明代帝陵的規(guī)格。
十六對神態(tài)各異,奇形怪狀的神獸:有身帶翅膀的,有頭小身大的,總之是我們平時所難以見到的獸的樣子。
文臣態(tài)度謙恭
武將神勇非凡。
馬鞍的雕飾非常精細
鞍墊紋飾細膩, 以桃葉圖案為主; 桃葉與桃葉之間以各自正中主筋連成方塊圖案 , 每個方塊內(nèi)又以梅花裝點;馬鞍上部精雕花卉圖案,下部為圓形云龍圖案。該馬飾之雕, 無論是圖案、設(shè)計還是刻工水平, 均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為神道瑞獸中細部雕刻的最佳之作, 充分展現(xiàn)了明代雕刻藝術(shù)的高超水平。
見過這種鳥嗎?爰居——一種大如馬駒的海鳥;
石獸的名字是:獅子、狻猊、獬豸、角端、麒麟、駱駝、馬、羊、象及神化了的怪異瑞獸。
通過一座漢白條石砌成的御河橋,便到了巍峨狀觀的璐王陵高大的石城門。潞王陵與北京他哥哥的定陵在建筑格局上十分相近,只不過規(guī)模小些。
維岳降靈牌坊上有一個漢白玉雕的二龍糾結(jié),龍首呈正立狀,這是該陵現(xiàn)今保純完整的立龍,工藝流暢,游龍遒勁靈活。
犀牛望月
陵恩殿遺址
陵恩殿為供奉牌位和舉行上陵祭祀活動的地方,一個長十幾米,寬七八米深的大房子被夷為平地,只有十幾個合抱粗的臺柱的基石,仍可以想像出當年所建宮殿的雄偉。據(jù)聞民國年間,這座墓地中因為藏的寶藏很多,引起了土匪們的注意。有兩股土匪同時想打這里的主意,墳上村的長老們聽到此消息后,就連夜把值錢的寶貝偷運出來幾麻袋。后來潞王墳又被土匪們給洗劫了兩次,現(xiàn)在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有石雕的工藝與搬不去的石室。
墓碑前是一個巨型青石供案,供案前擺著高大的石雕“五供”:石香爐一個,石花瓶兩個,石燭臺兩個,其中石香爐高近4米。石供案及石雕五供為陵園石雕最為精華的部分,按照明朝王陵的建筑規(guī)制五供應置放在石供案之上,而這里五供由于體形巨大和石供案不成比例,擺在了供案前邊,是當初設(shè)計出了差錯,還是另有其他原因?
墓碑
原有高大的明樓(碑亭),現(xiàn)明樓已被毀掉。墓碑十分高大,通高6.5米,碑正面刻有楷書“敕封潞簡王之墓”七個大字
潞王生在帝王家,一生享盡榮華富貴。但在某些方面連個普通老百姓也不如。王府所在的城市就是親王的一個大監(jiān)獄。沒有朝廷的許可,親王連出城掃墓都不行。以至常年與母親分離。潞王的家人也都沒有善終。兒子朱常淓世襲了王位,明朝滅亡后,曾在杭州被明朝大臣推為監(jiān)國。幾天后清軍至杭州,遂投降。朱常淓與母親,也就是潞王的夫人,被押解至北京。第二年五月,被殺于北京。
潞王陵建筑石雕中以龍的浮雕最多,牌坊、陛石、白玉欄桿、華表等全為高浮雕龍圖,整個陵園建筑中雕塑了多少條龍,至今沒有人查得清數(shù)目,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龍”是只有皇帝才能使用的,看來璐王在這里也是大大的超越了規(guī)制。
圓立式的“寶城”,就是潞王的墓冢了。墓冢系用石頭砌成,呈圓丘狀,通高6米,周長140米。寶城下即為地宮。
墓冢正面留有石門,內(nèi)有臺階直通墓冢頂部。站在墓冢之頂,可俯瞰東陵區(qū)全景。
地宮總面積約185平方米,由前、中、后、左、右五個殿堂構(gòu)成,全部為石結(jié)構(gòu)的拱券式建筑,棺槨即安放于后殿。潞簡王墓西百余米處
地下宮殿,一樣的分為主殿與兩個配殿。皆有可推拉的石門,還修有小窗子樣的扇形圖案雕刻。主寢宮中,放有三幅石廓。石廓中放著臘制逼真的皇帝與后妃們的造型。
潞王自己的墓地多次被盜掘,他的親哥哥,明萬歷皇帝的定陵,在北京被考古挖掘,開辟為定陵博物館。兄弟倆的墳墓都被挖掘,這對于他們本人,不能不說是一個悲哀。當一撥又一撥的人們絡(luò)繹不絕地進入地宮獵奇時,那曾經(jīng)顯赫一時的一母同胞兩兄弟的魂靈還能安息嗎?可憐生在帝王家,遁入黃泉也難安啊!
朱翊镠4歲時受封潞王。受盡恩寵,21歲就藩衛(wèi)輝。在王位瀟灑了35年。萬歷42年聽說因他媽孝定太后崩,訃告到衛(wèi)輝,他悲痛不已,不久即病逝,年四47歲。
朱翊镠擅長書法,喜好音樂,但玩世不恭,特好色,凡出嫁女子被他發(fā)現(xiàn),便劫攔花轎入王府糟踏,致使新鄉(xiāng)至今沿襲半夜送新娘之習俗;再加上老婆眾多,透支過度,以致早逝。足以警戒權(quán)錢人物!
古藤昏鴉,一股傷感彌漫開來
次妃趙氏墓位于潞王墓西側(cè)140米處,趙氏生前是潞王的“隨封侍媵”,死后才追封為次妃,她比潞王小兩歲,但比潞王早死了十三年,趙氏聰明、美麗、善良,倍受潞王恩寵,因此死后潞王竟冒犯“天規(guī)”,超越規(guī)制為次妃建造陵墓,而且同潞王墓并肩而立,共枕一山,同蹬一水,這在中國帝王陵墓建筑史上確屬罕見。
可能是看中了陵園高大的城墻,1953年,人民政府占用次妃墓建了一座豫北監(jiān)獄。直到今天,還是高墻電網(wǎng)的所在。
古人云: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趙次妃“被囚獄中”固然讓人同情,但監(jiān)獄的存在卻使得趙妃墓在特殊的年代得到了特殊的保護?!拔幕蟾锩敝?,紅衛(wèi)兵、造反派雖然猖獗,但無法進入監(jiān)獄,所以基本沒遭到破壞。
據(jù)說監(jiān)獄要遷離趙妃墓,趙妃墓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打扮”,將在不久的將來對外“迎賓”。
墻上這條標語也代表了趙妃墓的明天。
當?shù)厝藗髡f趙妃是潞王從京城帶來的,是潞王生前鐘愛的女人。朱翊镠玩世不恭,脾氣暴躁,據(jù)說只有趙妃能夠規(guī)勸。死后,潞王違反明朝規(guī)制修建了趙妃墓。為了死后相見,在兩座陵墓之間還修有一條地下通道。
次妃墓在某些方面比潞王墓的規(guī)格還高。潞王墓的墓冢高6米,趙次妃的墓冢則高達10.6米;潞王墓墓室175平方米,次妃墓墓室面積達230米;次妃墓兩側(cè)還建有兩個丫環(huán)墓,據(jù)說埋葬著兩個隨侍趙氏的陪葬丫環(huán)……
明代親王的陵墓必須在親王死后由朝廷派人營建,其規(guī)格都有相關(guān)規(guī)定;必須符合標準,不能想蓋多大蓋多大??赡艿那闆r是,次妃墓是潞王府自己修建的,所以就可著勁往大里弄,造成了這種結(jié)果。
三代主持塔
明朝滅亡之后,潞王府被清廷拆毀。清廷戶部還指示河南地方政府:把潞王陵的所有宮殿、房屋、土地都估價賣掉。
真息是萬圣庵的第一代住持,清順治五年,從五臺山來到這里,看到潞王陵建筑群雄偉堅固,用募集來的480兩銀子把潞王陵的兩個陵園全部買下。把宮殿改為佛殿,把潞王陵改成了萬圣庵。
在真息經(jīng)營萬圣庵期間,潞王陵的一些建筑由于風刮雨淋而出現(xiàn)損壞,他就“次第修理”。潞王陵因為改成萬圣庵而得到了經(jīng)常的修葺和保護,所以直到康熙末年,潞王陵仍然“殿宇巍然”。
直到解放,仍有萬圣庵僧人本本、本花、本同健在。這幾個僧人被分到了潞王陵旁邊墳上村的各個小隊。據(jù)老人回憶,和尚本花直到“文化大革命”期間才去世。
望京樓
潞王離開京城后,由于當時交通與信息都不暢,長年不見他的母親。潞王就曾在衛(wèi)輝縣城中修建望京樓,在修建望京樓的過程中,因為當時技術(shù)不先進,很高的一個高臺,全憑人的力氣往上面抬土。潞王也沒有固定的高度,只希望在高臺上能看到自己在北京城里的母親為止。民工們紛紛往高臺上抬土,修建的太高了,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摔死了很多人。潞王始終看不到他在北京的母親,還讓繼續(xù)修。這事感動了天上的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就下界來,變成他母親的模樣,坐在北京城門口,讓孝順的潞王看到。潞王終于看到了他母親了,才算停了工。
李太后一直很寵愛潞王,潞王對李太后也有極深的感情。在明代中后期,親王就藩之后,就沒有機會再回北京了。因此潞王到衛(wèi)輝后,就再也沒有見過他的母親。潞王很想念他的母親,但他雖貴為親王,擁有4萬頃莊田,卻無法見母親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