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231 12圖 | 預計閱讀時間:4分鐘
有很多人喜歡吃魚,卻又怕被魚刺卡著了,想吃又不敢吃……
就連張愛玲都說:“一恨海棠無香,二恨鰣魚多刺?!?/span>
魚刺愛卡的部位?
人體食管有3個狹窄處:
1. 第一狹窄處
位于咽喉部,也就是食管的入口處。一般距離門齒12cm—15cm左右,易發(fā)魚刺卡喉,吞咽時,食道附近會疼痛,引起吞咽困難。
2. 第二狹窄處
一般距離食管入口處7cm左右,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食管外貼著主動脈弓,一旦魚刺刺破食道壁,會出現(xiàn)明顯胸痛,如果刺入主動脈就可能造成致命性大出血。
因胸主動脈是人體最粗大的動脈血管,血管壓力很高,一旦形成破口,出血將呈噴射狀,猶如“大壩決堤”一般,根本沒有搶救的機會。
3. 第三狹窄處
是食管下段,食管和胃的交界處,一般此位置比較少見。
小小魚刺會致命?
1. 刺破食管壁導致動脈破裂大出血致死,這在魚刺致死病例中較為多見,死亡率高達50%。
2. 魚刺較大,嵌在聲門上,造成窒息死亡。
3. 喉頭水腫繼而導致窒息死亡,相對較少。
處理魚刺的誤區(qū)???
1. 吞飯菜、吞饅頭
這種企圖通過吞咽,將魚刺帶入胃部的做法十分危險,這可能使刺扎得更深,造成二次傷害,甚至劃破食管,導致嚴重后果。
2. 用手摳或用力咳嗽
此方法只能引起惡心、嘔吐,甚至損傷粘膜,只會把魚刺推向深處。同樣,用力咳嗽也沒有幫助,氣流無法把魚刺咳出。
3. 喝醋
喝醋確實能起到軟化作用,但是需要一定的時間,醋在咽喉的停留一次性時間短,對軟化魚刺的作用不大,咽喉的魚刺停留越久,越可能引發(fā)炎癥或穿孔。
4. 拍背
通過拍背使魚刺排出,這也不可靠,食管和氣管不同,氣管有異物時有時可以通過拍背咳嗽排出,但食管不行,拍背不但對異物排出沒有幫助,而且很有可能使異物越掉越深。
如何預防?
魚骨是消化道最常見的異物,其次是棗核、假牙以及其他各種稀奇古怪的東西。對于咽喉和食管異物,預防永遠是最重要的。
1. 吃魚時盡量避免說笑
說話甚至大笑會使我們的食道產生一定的震動,笑時的震動更劇烈,這時我們若吞下一根魚刺,很有可能就會卡住。
2. 吃魚時不轉動脖子
在我們轉動脖子時,我們的食道會隨脖子的轉動發(fā)生扭曲,如果這時我們正在吞咽一塊有魚刺的魚肉,魚刺會因為食道的扭曲而卡在喉嚨處。
3. 細嚼慢咽,吐出魚刺
如果在吃魚時都是細嚼慢咽,感覺到魚刺就吐出來,就可以避免被魚刺卡住。
一招去魚刺!
使用“陳氏手穴砭術”調理,刮食道反射區(qū),可放松咽喉部位肌肉,消炎鎮(zhèn)痛,幫助魚刺排出。
刮食道反射區(qū)
因個人體質、操作方法不同,效果可能存在差異。
覺得文章不錯?右下角點個贊和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