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前,鐵路基層單位管理干部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都是通過社會招工、下鄉(xiāng)返城、頂替接班及軍人退伍復員入路多年后提干的,中專、技校的畢業(yè)生都是其中的高學歷,高等院校畢業(yè)的則更是寥若晨星、鳳毛麟角。
為了提高有關干部的業(yè)務素質,同時為其評定職稱及晉級創(chuàng)造方便的條件,有些鐵路院校不失時機地推出了專業(yè)證書班。所謂的專業(yè)證書班,就是在學校脫產學習一年,經(jīng)過考試合格后,發(fā)給相當于大學??茖W歷的畢業(yè)證書。但是僅在鐵路單位的范圍內可以比照大學??茖W歷,而社會上并不承認。
在某機務段已經(jīng)擔任黨委宣傳干事十多年的L便幸運得到了這樣的機會,到xx鐵道干部管理學院學習,可以為今后順利晉級政工師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學校學習期間,由于L干事年齡最大,是大家的老大哥。性格又非常隨和,樂于助人。于是,各地的學員們一致推選他成為了所在班級的班長。
一次,遇到假期短暫放假,學員們需要乘坐火車回家。當年的火車票非常緊俏,特別是在節(jié)假日期間。鐵路職工雖然有單位所開具的公用乘車證,但是需要花上兩元錢,在窗口排隊獲取硬座號或硬臥號。由于車站窗口主要是面向旅客,只有當客票有剩余時,才能輪到內部職工。這樣一來,幾乎沒有機會得到座號,臥鋪則更是一號難求。所以鐵路職工如果是因為個人事情乘坐免費的旅客列車,基本上都是站票。
恰巧,為期三個月的全路鐵路局長業(yè)務輪訓班正在校內進行,學院所在地的鐵路局G局長也是這一期輪訓班中的學員。人們便請求班長代表大家去試試運氣。
盛情難卻,L干事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提心吊膽地找到了G局長,面紅耳赤、吞吞吐吐地說明了大家的想法。
平易近人的G局長不假思索地掏出鋼筆寫了一行字:請妥善照顧這些基層站段的同志,提供必要的乘車條件。"拿著這個便簽去找車站的W站長,他會想辦法幫助你們解決的。"
然后,一邊大筆一揮簽上了象征自己權力和信譽的名字。一邊隨意地詢問道:"你是哪個局的?""報告局長,我是xx鐵路局的。"哦,xx局的,你認識Lx?x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我們局主管運輸工作的常務副局長。"當年在xx鐵路局,強勢的L副局長如日中天,一言九鼎,正處于權力鼎盛時期,絕對是公認的實權派人物。
"哈哈,老L呀,趕緊過來,你手下的士兵看你來了。"G局長連忙招呼躺在床上正在聚精會神地看書的一個胖老頭兒。"你不知道他是誰吧,我來介紹一下,這就是你們局大名鼎鼎的Lxx局長。"
L干事頓時目瞪口呆,恨不得找個縫鉆到地下躲起來。
"小伙子,哪個單位的?""報告局長,我叫Lxx是xx機務段的黨委宣傳干事。""哦,也姓L,我們是一家子啊,我記住你了。"
胖老頭兒招呼L干事坐下,兩人聊了很長時間關于局、段里的有關事情。
大功告成,眾望所歸。得益于局長的簽條,大家興高采烈、如愿以償?shù)爻俗P鋪車廂回到了家里。
開學后,每次在校園里見面,L副局長和L干事彼此之間都非常熱情,好像是一見如故、無話不談的老朋友一樣。L副局長問長問短、噓寒問暖,L干事受寵若驚、有問必答。后來,兩人之間逐漸加深接觸,經(jīng)常一起在校園里悠閑地散步、聊天,或者在楚河漢界中對弈、搏殺。友誼和感情隨之與日俱增。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局長培訓班很快就結束了。在送行的路上,L副局長戀戀不舍地將L干事拉在身邊,悄悄地把自己家中和辦公室的電話號碼及家庭地址全部告訴了他。并囑咐以后如果有事情,可以隨時打電話,或者直接去路局機關找自己。那時普通人們的家里都沒有住宅電話。
L干事圓滿地結束學業(yè)后,回到了所在單位,繼續(xù)擔任段黨委宣傳干事的老本行。漸漸地將當年與L副局長意外邂逅、莫逆之交的事情淡忘在腦后。
兩年后的一天,L副局長在全局春季設備大檢查中,率隊來到L干事所在的機務段檢查工作。無意中,突然想起了當年的往事。趕忙詢問陪同的段領導:"今天怎么沒有看見你們單位的小L子?""不知是哪個小L子?""兩年前,曾經(jīng)在xx鐵道干部管理學院學習的。""哦,想起來了。他現(xiàn)在在路局黨校參加業(yè)務培訓呢。""這小伙子人兒不錯,你們要重點培養(yǎng)啊。"
L干事回到單位后,別人很快就把L副局長說的話原原本本地告訴了他。
L副局長明明早已經(jīng)給他留下了電話號碼,又在單位特意提到了他。對于一般人而言,無異于是千載難逢的天賜良機。立即打電話向L副局長問候,或者利用有時去鐵路局送審宣傳材料的機會,親自登門拜訪,應該是審時度勢、自然而然的最佳選擇和人之常情。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過度實在的L干事卻不知所措、左右為難:如果打電話吧,當年L副局長親自告訴過自己,有事兒時打電話,可是,現(xiàn)在并沒有什么具體事情啊,尤其是公事。再說,自己僅是一個小小的股級宣傳干事,與堂堂副市級的L副局長的地位有天壤之別,如果因此給別人留下巴結領導的印象非同小可。
歲月荏苒,在猶豫不決中,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慢慢地,L副局長也步入到了退休人員的行列。
隨著單位統(tǒng)一由正科級晉升為副處級站段,L干事自然而然地由股級的宣傳干事變身為副科級的宣傳助理。但是,相對于其他干部來說,無異于原地踏步。單位的領導和周圍的同事?lián)Q了一茬又一茬,自己卻總是巋然不動。鐵打的老L,流水的別人。
偶然的一天,作為機務部門管理干部的L助理在跟隨機車添乘到達省城后,意外地在大街上遇到了悠閑散步健身的L副局長。多年未見,兩人緊緊地擁抱在一起,暢所欲言,共同回憶和追溯當年的友誼。
"怎么樣,小L子,你現(xiàn)在應該是正處級的領導干部了吧?"滿臉羞紅的L助理慚愧地述說到:"多年來,由于鐵路個別企業(yè)不正之風的影響,單位部分領導任人唯親、任錢唯親。自己本本份份,不敢越雷池半步,因而一直未能得到提拔。以至于連一些剛剛參加工作沒有幾年時間、業(yè)績平平的小孩崽子,都通過買官的途徑后來者居上,擔任了副段級以上的重要領導職務。""那你這么多年為什么始終不來找我?對于路局機關和分局、站段有關領導干部的任用,我有足夠份量的話語權。我還一直以為你對個人前途沒有任何想法呢?""主要是不好意思麻煩局長。""有什么麻煩的?你各方面的條件都非常優(yōu)秀,完全符合標準。對于我來說,不就是打一個電話和說一句話的小事兒嘛。"
L助理恍然大悟、如夢方醒,但是斗轉星移、時過境遷,悔之晚矣。
樸實本份的性格、剛正不阿的人品、沒有任何非分之想的實實在在。在鐵路單位近三十多年利益交換、各取所需的人情社會里,不趨時附勢。無疑限制了L助理職務進一步上升的空間,站段中層干部的位置,也就成為了他事業(yè)上不可逾越的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