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是一枝花 —— 梵音純樂靜心集
素材:網(wǎng)絡(luò)
稀世古韻, 跨越千年,傳遞悠然禪意……
禪心:禪是一種修身養(yǎng)性的心態(tài)……
禪悟:禪是一種超乎世間的境界……
禪意:禪是一種點(diǎn)亮心靈的明燈……
禪機(jī):禪是一種幽深靜遠(yuǎn)的智慧……
禪定:禪是一種靈性的自然回歸……
禪諦:禪是人類安詳?shù)男θ?……
禪是一枝花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曰自然。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曰自省。
禪,其實(shí)說不得。世尊拈花,眾皆默然,迦葉微笑。
這一拈花,那一微笑,禪的玄機(jī)和頓悟,豁然開朗,如春華而秋實(shí),自然而生,禪悟的美妙也在此中。
雖說唯有明心見性的人方能悟得這破顏一笑,但若非經(jīng)歷種種修行,恐怕亦然是混沌的。
拈花是玄機(jī),微笑是頓悟。其實(shí)人生里充滿了玄機(jī),每一次的成功和失敗,亦然都是玄機(jī),
只是匆匆前行,無心思量,于是在歲月的流光里,生命逐漸暗淡,
卻依然悟不出、得不到那空心明鏡的微微一笑。
眾生默然,其實(shí)是一種麻木。佛只是虛幻相,佛亦無止境,眾皆默然,
頭頂著光環(huán),已然覺得功德圓滿,其實(shí)求得圓滿本身就是一種孽障。
所以,有些東西在佛理上是說不通的,這恐怕也是世尊教外別傳,另立禪宗的奧妙所在吧。
因?yàn)?,禪宗的美妙在于“不可說”微妙之美,在于沒有圓滿只有頓悟,
而悟卻永遠(yuǎn)只是一個(gè)無法定量無法定性無法言說的狀態(tài)。
佛祖放下寶相莊嚴(yán),拈花一朵,手執(zhí)也許并非一朵盛開的金婆羅花,而是眾生的心;
迦葉微笑,也許正是會意了佛祖普渡眾生的慈悲心。
慈悲心起,自然心花怒放,破顏而笑。
蕓蕓眾生,其實(shí),亦均有一顆慈悲之心,
這慈悲不是對他人,亦是是對自己,更是對天地萬物。
因此,常持慈悲心,方能微微笑,于是笑出一個(gè)純凈無染、淡然豁達(dá)、坦然自得境界來。
精選集曲目:
01 古琴禪修--巫娜
寂寂無聲處,方可窺見禪意與靈性的回歸。古琴聲似穿越了千年的時(shí)光,悠悠傳遞超脫世間的聲音。這樣的琴聲里,最適合執(zhí)一枚棋,閑敲棋子落燈花。悠悠禪意,安靜,凈明。
02 禪 ——李守業(yè)
禪者心也,心中有禪,坐亦禪,立亦禪,行亦禪、睡亦禪,時(shí)時(shí)處處莫非禪也。禪也是頓生的,特定的時(shí)間,特定的空間,人頓悟,得禪意。
03 一念心清凈 -- 巫娜
一念心清凈,蓮花處處開,琴簫天作之合。倒是深夜寂寥,念無所念,空無所空之時(shí)唯一可以有的聲響。此刻心境澄明,秋雨奚落,恍惚之間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自在境界出來。再說,左手香煙右手茶,豈不也是另一種自在?!?div style="height:15px;">
04 空-- 鄧偉標(biāo)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shí)鳴春澗中。一切是空,空即一切。 當(dāng)溪韻蛙鳴在夜空中交響,當(dāng)梵音禪響于心湖處劃過,正是連接宇宙與心靈的剎那,大自然與生命已為一體……
05 春歌 -- 何訓(xùn)田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fēng)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shí)節(jié)?;蛟S,這就是禪的空境。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 去留無意,漫看天邊云卷云舒。平淡無味即是禪,心無掛礙亦是禪。”
06 一人靜 -- 姫神
或許有些矯情,但是,有些時(shí)候,孤芳自賞是必要的。于紛繁世間,拈一花取一物,回歸己身,脫離塵世外,拂拭明鏡臺。
07 悟 -- 鄧偉標(biāo)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這千年的偈語,果真要參透,又是何其難。無欲無求,無我無心,不著一物,不惹一塵,在恍兮惚兮間混沌又明朗?!?div style="height:15px;">
風(fēng)乍起,吹皺一池春水,手捋紅杏蕊,斗鴨闌干獨(dú)倚,碧玉搔頭斜墜?;氐焦爬系亩U語:是風(fēng)動,是簾動?或者僅僅是憑欄而立的女子心動罷了?!?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