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會兒朋友圈再開始做”
“再玩5分鐘手機就睡覺!”
“這個事明天再做也行吧?”
……
禪風君近來發(fā)現(xiàn)
小伙伴們常常會犯拖延癥
總是會不自覺地以為
明日何其多,不妨再拖拖
但是仔細想想
一旦拖延、懈怠起來
事情真的能做好嗎?
想想古人的教誨: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行成于思毀于隨。”
還有修行的禪師:
“當勤精進,如救頭燃,
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拖延癥是病,得治!
禪風君今日分享兩則故事
愿精進修行的大德法師
能治愈我們的拖延癥
你在看戲,我在念佛
南朝梁武帝尊重佛教,拜志公禪師為國師,對他相當恭敬。有一天梁武帝請志公禪師去看戲,兩個人坐在一塊兒。
不一會兒,梁武帝手舞足蹈,高興得不得了,還評論這個唱得怎么好、那個怎么好。轉臉卻看到志公禪師動也不動,跟他說話也不答應。
看了半天戲后,梁武帝問:“師父,他們唱得怎么樣?哪一個人唱得比較好?”
志公禪師說:“皇上,我不瞞你說,我們修道人,一日不了道,真正是如喪考妣呀,哪有閑心去看戲,你在看戲,我在念佛。”
梁武帝帝一聽不相信,戲唱得這么好,你在場兩眼還瞪著看,你說沒有看。志公禪師說:“你不相信可以試試嘛?!?/div>
怎么個試法呢?把死囚牢里判死刑的人提出一個來,在他頭頂上頂一碗油,兩邊給他安排最好的演員演唱,讓他頭頂著油從中間走。
然后告訴他:“你是死罪,如果從這里過去,頭頂上的油不會灑出來,那么你這個死罪可以免掉,如果把油灑在地上,那當下就要殺你的頭?!?/div>
梁武帝真的就這樣試驗,結果這個犯人在中間慢慢地走,他哪有心思聽戲,自己顧命要緊,稍不注意頭馬上就要掉。所以,他就全神貫注地注意著油碗,把這一段走過去,一點油也沒有灑出來。
犯人走完后,梁武帝問這個犯人,路那邊有什么人,唱得怎么樣?他說:“吾皇萬歲!我哪有心思去看那些事情,我要稍不注意,頭就要掉了?!?/div>
梁武帝一聽才相信了,修行人原來這樣的認真,不了解的人認為修行人好像太散漫、太自由、太自在。其實不是這樣,真正發(fā)道心就要像這個犯人那樣,時時刻刻考慮到這個頭馬上就要掉了。
所以,修行人要提起精神,要經(jīng)常想到人命在呼吸間。自此以后,梁武帝對志公禪師更是倍加恭敬供養(yǎng),知道了修行人真的了不起,他自己也增強了道心,發(fā)大心宏揚佛法,普度眾生。
人不代我,時不我待
宋朝的時候,日本佛教曹洞宗創(chuàng)始人道元禪師渡海來到中國求道。他落腳在天童山景德寺參禪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禪法。
一個大熱天,午飯后,道元禪師看見一位老和尚,背駝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撐著拐杖,一手將香菇一顆顆地排在地磚上。
僧人們都知道,寺院里需要食用大量香菇,必須趁著暑天烈曰曬干,以便儲存?zhèn)溆谩?/div>
道元看到盡管驕陽當空,老和尚卻沒戴斗笠,全身汗水淋淋地專心工作著,不由得停住了腳步。
赤曰炎炎,熱浪逼人,連廊蔭下的道元都受不了,何況酷曰下的古稀老人呢?年輕的留學僧頓生憐憫之心。
于是,道元禪師關切地說:“老師父年歲已高,這種工作就讓院里其他僧人來做吧?!?/div>
哪知老和尚頭也不抬,嚴肅地回答:“他不是我。”
由于體恤老和尚年老體衰,道元禪師再度相勸:“老師父所言極是。不過今日格外酷熱,可否稍作歇息?切莫過度累傷了身體?!?/div>
老和尚聞言,瞟了道元禪師一眼,毅然回答:“更待何時?”說完話,他又繼續(xù)在烈曰下埋頭苦干。
道元禪師以敬佩之心望著汗流浹背的老僧人,咀嚼著“他不是我”、“更待何時”這樣普通平常而又擲地有聲的短語,內(nèi)心激起了強烈的振動和深深的共鳴。
從此,道元禪師修行更加精進,最終成為日本佛教曹洞宗的創(chuàng)始人。
“他不是我”、“更待何時”此兩句簡短的話語,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即:人不代我,時不我待。
修行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代替自己去承受。同時,修行應該有一種時間上的緊迫感,把握修行、成就的時機,決不能在種種借口下怠惰和延宕。
現(xiàn)在不修行,還要等什么時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微信登錄中...
請勿關閉此頁面
先別劃走!
送你5元優(yōu)惠券,購買VIP限時立減!
優(yōu)惠券還有10:00過期
馬上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