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 60歲 2019年5月因腹痛月余來診 上腹部MR如下圖
梗阻點T1,小片稍長T1
梗阻點,信號差別小
梗阻點,稍長T1幾乎等T2 DWI高ADC低
肝內膽管擴張
膽總管及胰管擴張,低位梗阻
低位梗阻,肝內膽管軟藤狀擴張,胰管擴張,梗阻點異常信號,考慮胰腺癌。隨后手術,術后病理胰腺癌。
8月后腹痛來院,門診查CA199近2000,復查上腹部MRI,下圖是前后對照圖,2020年1月圖(下右)示下腔靜脈左緣小片異常信號灶,19年5月圖(下左)無此病灶。
2020年1月圖(下右)示腸系膜上動脈邊緣絮狀影。
2020年1月圖(下右)示腸系膜上動靜脈之間小片異常信號灶。
2020年1月圖(下右)示左腎靜脈邊緣絮狀影,右腎前方結節(jié)狀異常信號,雙側腎周滲出,較前新發(fā)。
2020年1月圖(下右)示右腎前方結節(jié)狀異常信號,DWI略高
2020年1月圖示肝S7段小病灶,較前新發(fā),考慮轉移
CASE1 胰腺體尾部稍低密度灶,低強化
CASE2 胰腺頸部小類圓形稍低密度灶,強化低
CASE3 胰頭癌 信號差別小 DWI略高 ADC低 膽管擴張
CASE4 F63 胰腺體尾部腺鱗癌 條片狀低強化 血管侵犯
CASE5 F74 胰體等低密度 動脈期低 靜脈期稍低 延遲趨同平掃密度
CASE6 M55 胰頭癌 肝轉移 低強化
CASE7 M56 胰頭癌 平掃等密度 動脈期低 靜脈期稍低 延遲等 膽管明顯擴張
CASE8 M56 胰頭癌,肝轉移 低強化 包繞SMA SMV 門靜脈也縮窄
CASE9 M57 胰頭癌 等低密度 動脈期低 靜脈期稍低 阻塞胰管
CASE10 低密度界不清 未見明顯血管侵犯
CASE11 胰頸類圓稍低密度 動脈期低 靜脈期稍低
CASE12 胰頭癌 胰頭境界不清低強化
CASE13 胰頭類圓稍低 未見明顯強化
CASE14 胰頭小片低 低強化 延遲等
胰腺癌是胰腺最常見腫瘤(占胰腺惡性腫瘤的80%-95%),發(fā)病呈上升趨勢。有報道稱現(xiàn)已上升為僅次于肺癌,結、直腸癌,乳腺癌的第四位惡性腫瘤。
胰腺癌發(fā)生于胰頭部最多(約80%),胰體次之,胰尾更少。臨床表現(xiàn)取決于生長的部位和腫塊的大小。胰頭癌因常常早期侵犯膽總管下端、引起梗阻性黃疸而發(fā)病較早,體尾部癥狀出現(xiàn)遲。主要癥狀有腹痛、黃疸、惡病質等。
如下模式圖所示:
影像表現(xiàn)
1,約
2,胰管擴張及膽總管擴張(“雙管征”是胰頭癌可靠征象),MRCP可清楚顯示梗阻擴張的胰管和膽管。
3,侵犯周圍血管及臟器(十二指腸、胃竇后壁、結腸、大網(wǎng)膜)
4,轉移:①血行轉移:肝臟(經(jīng)門靜脈) ②淋巴結轉移:肝、胰周局部淋巴結、腹膜后和肺等。
5,因為偽影和ERCP后胰腺炎可能會妨礙CT診斷的準確性,所以應該在ERCP和植入假體之前進行CT檢查。
靜脈評估-軸位圖像
·0級 - 正常,胰腺、血管間脂肪間隙存在
·1級 - 脂肪間隙消失,血管無明顯侵犯,可移位
·2級 - 血管變扁,或一側變形(受累范圍小于180°)
·3級 - 邊界改變,受累面積大于180°,管腔狹窄
·4級 -至少一支主要血管閉塞
SMA(腸系膜上動脈)/CA(腹腔干)等動脈受累及即不可切除因為動脈受累通常系膜神經(jīng)叢通常也同時受累,切除幾乎都會有殘留。
當腫瘤圍繞動脈血管超過一半(>180°)時,腫瘤幾乎是無法切除的。血管的扁平或不規(guī)則的血管輪廓也是腫瘤侵犯的標志。當腫瘤完全包圍門靜脈或腸系膜上靜脈時(360°)或完全截斷血管時,腫瘤通常認為是無法切除的。
胰腺淋巴引流至CA/SMA/SMV周圍淋巴組織,CA/SMA/SMV周圍出現(xiàn)軟組織“袖套”樣改變即提示周圍重要血管淋巴道侵犯,直接就上升到T4。
胰頭部的腫塊型胰腺炎與胰頭癌較難鑒別,其中支持慢性胰腺局部炎癥腫塊的征象有:
1,胰頭增大,但無低密度占位。
2,增強動脈晚期或門靜脈期密度均勻一致,胰頭區(qū)仍無明顯低密度區(qū)。
3,胰頭腫塊≥ 3cm,周圍血管無侵犯。
4,膽總管下端顯示結石。
5,胰管內結石或鈣化。
6,胰頭部較大鈣化灶。
7,腎周筋膜增厚、假性囊腫形成有助于慢性炎癥診斷。
8,SMA直徑>SMV時,有助于惡性腫瘤診斷。
9,MRCP示膽總管下端移行狹窄,有助于慢性局部炎癥診斷。
10,雖然在胰腺炎的病例中可出現(xiàn)雙管征,但這一發(fā)現(xiàn)更傾向于胰腺癌的懷疑。
11,影像學引導活檢在這些病例中的價值有限,因為假陰性結果經(jīng)常發(fā)生,因此不能用于排除癌癥。
12,PET目前還不能很好地鑒別腫瘤和炎癥,兩者都可能顯示出放射性吸收增加。
總之,胰腺癌發(fā)病隱蔽,多數(shù)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有較為明顯的血管侵犯、淋巴結轉移,術前對其進行準確的影像評估對臨床治療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