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有名氣后,也有不少電視節(jié)目邀請我擔任心理輔導嘉賓,比如《變形記》《婚姻保衛(wèi)戰(zhàn)》等。
12000個小時的個案咨詢、20年的心理學研究歷程,我明白人際關系的解讀無非就是理解三個問題:我和我自己的關系;我和他人的關系;我和社會的關系。
今天,我在吳曉波頻道開設了付費課程《高情商溝通術》,把其中最常見的幾十種人際關系,一一拆分并解釋給你聽。在生活中,能游刃有余地與別人建立良好關系的人,我們通常會夸獎他是個高情商的人。作為你的私人心理咨詢師,我將手把手教你如何成為一個高情商的人。
在人際關系中,最基礎的其實是“我和自己的關系”。我是什么時候開始有這個認知的呢?先講一個故事。
我年輕的時候,只要和朋友吃飯,就特別不好意思讓別人買單,于是我就成為了總是搶著買單的人,偶爾有一次朋友買了,我還會感到焦慮和愧疚。
也會覺得不公平,為什么我付出的比較多?但這個想法才一冒出來,又會說服自己:沒關系,這樣顯得自己大方。
但我的心理分析師告訴我,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不認同自己是一個“值得被他人好好對待的人”,并且覺得自己如果表現(xiàn)不好,不做一些對對方有利的行為,甚至討好對方,別人就會離開。
因此我對于自己的認知是:不夠好,不值得別人關注和關照;從而覺得他人不可信任,無法放心交付。
在心理分析師看來,我從來沒有真正的和“朋友”們建立關系,一直把自己定位為“可憐的付出者”,唉聲嘆氣,戰(zhàn)戰(zhàn)兢兢。
正是從這個故事開始,我對研究“關系”產生了很大興趣,我的研究方向也從觀察別人,轉向觀察自己。
高情商的人能正確地認知自己、他人和社會;而一段好的關系,無厚黑,非討好取悅,當然也不是隱忍不發(fā)。在這段關系里,你可以順暢表達自己的觀點需求,懂得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從而建立相互滋養(yǎng)的合作共贏。
好的婚姻也是關系滋養(yǎng)和共贏的體現(xiàn)。美國心理學家Goodman(古德曼),研究了許多新婚夫妻后發(fā)現(xiàn),一對幸福的新婚夫妻,其中一個人肯定是關系溝通的高手,TA會關懷和體貼對方,營造出親密的氛圍。
好的朋友圈里,也一定存在這樣幾個人,能夠在表達自己的同時,又體諒不同境遇下不同人的想法和能力;對局面有掌控,對未來有余地,對他人有寬容,對自己有約束;他們以相處舒服且相互促進為終極目標,是人群中最受歡迎的人。
在職場上,關系也尤為重要。不是所有的焦慮,都能靠跳槽解決,穩(wěn)步上升的人,除了能力出眾,還能正確處理正面與負面的評價,形成自我認知和外界認知的統(tǒng)一;能管理好情緒,與不喜歡的同事也能和諧共事,與意見不同的人爭執(zhí)的時候,能夠禮貌而堅定。
如果你也渴望成為這樣一個高手,關注《高情商溝通術》,一定有別樣的收獲。
24節(jié),人際關系解決指導課
社交技巧、情場魅力、職場格局、家庭關系
24節(jié)課,讓你通過溝通掌握情商之道
從客體關系角度去看待關系
從潛意識去看待相處模式
從社會心理原理,看待我們所處的世界與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