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門診病人通常會來找我們說,醫(yī)生我最近有反酸、燒心的癥狀,需不需要做一個胃鏡呢?這個時候我們醫(yī)生會給他一些專業(yè)的建議。
首先我們要知道胃鏡是胃食管反流病最重要、最基本的檢查方法,能夠為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提供非常重要的依據(jù)。所以建議有長期癥狀或癥狀影響生活,或者表現(xiàn)為反酸、燒心、咳嗽、哮喘等懷疑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一定要做胃鏡的檢查。
通過胃鏡我們可以看到胃食管反流的證據(jù)。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并發(fā)癥,可以用于診斷胃食管反流?。涣硗庖粋€就是引起胃食管反流病的解剖學(xué)問題。具體如下:并發(fā)癥:反流性食管炎是最常見的胃食管反流并發(fā)癥。反流性食管炎有不同的嚴重程度,按照目前的食管炎分級有A、B、C、D,4個等級級。A級是輕度的食管炎,B級是中度食管炎,C級和D級是重度食管炎。如果患者有B級、C級或D級食管炎,就能夠確診是胃食管反流病。A級食管炎因為比較輕,所以比較模糊,有時候不好用來診斷胃食管反流病,還有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其它并發(fā)癥,比如明確的Barrett食管,或者引起反流性炎癥的食管炎癥狹窄,這些可以用來作為胃食管反流診斷的重要依據(jù)。
解剖學(xué)問題:賁門松弛和食管裂孔疝,胃鏡可以很好的用來觀察賁門的形態(tài),可以看到賁門開放、不關(guān)閉或者關(guān)閉很差、很松,就說明反流容易通過賁門往上反,甚至有一個更加嚴重的解剖學(xué)問題叫食管裂孔疝。通過胃鏡可以看到賁門這一部分胃可以通過疝到縱隔當中形成一個疝囊,如果有這個解剖學(xué)問題,我們就可以考慮患者反流很可能是食管裂孔疝引起的。因為食管裂孔疝導(dǎo)致賁門區(qū)域的整個抗反流結(jié)構(gòu)崩潰,所以容易導(dǎo)致反流,如果有這些胃鏡下的發(fā)現(xiàn),對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診斷就有一個很大的幫助。
總結(jié):如果我們通過臨床癥狀能夠比較準確地診斷他是一個胃食管反流病,就不必再強求患者做胃鏡檢查,需要再通過別的檢查來確診反流的程度,比如說測酸測壓、24小時PH阻抗檢測等。需要做胃鏡檢查的情況,比如患者有一些報警癥狀,如消瘦、消化道出血、吞咽困難等。如果提示他有報警癥狀,要警惕有沒有腫瘤的發(fā)生,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去做胃鏡檢查。胃鏡檢查的目的是把高危的癥狀篩查出來,同時了解一下食管的情況,判斷一下疾病的嚴重程度,及時對癥治療。
#健康真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