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的頸椎病或者是腰椎病的患者常常在咨詢治療方法時避談手術治療這一方案,有的患者更是“談手術色變”。為了揭開“手術治療”的“恐怖面紗”,今天這篇文章就給大家好好講一講醫(yī)生和患者對于手術治療的想法有何不同?要不要做手術究竟是由誰來做主?
首先,作為一名脊柱外科的??漆t(yī)生,從業(yè)以來接診過無數的頸椎和腰椎疾病的患者,就我個人而言,確實是有很多患者在對于手術治療上有著很多的顧慮,被提到較多的問題總結如下: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對于我們外科醫(yī)生而言,在內科治療和康復治療都無法得到良好效果的情況下才會建議手術。
而主導方面,我一向主張患者需要跟醫(yī)生良好溝通的后再去決定是否接受手術,畢竟手術是醫(yī)生和患者兩者都要參與進去的。
作為醫(yī)生的責任是把患者的身體情況和患者說明清楚,最后的決定還是掌握在患者手里的。因為身體是患者自身的,主導權自然也在其自身,如果患者能夠遇到一個好的主治醫(yī)生,相信醫(yī)生的話,那么治療的結果都會比較好。
說到這個問題,我就想起從前帶過我的老教授說的一句話,至今印象深刻,他說:“保守治療也就是內科治療沒有效果了才需要做手術”。所以這么多年來面對我的患者們,我都會跟他們講,先去做康復治療,實在不行了再考慮手術。
另一方面,如果患者是頸、胸、腰椎的腫瘤的話,作為醫(yī)生不可能跟患者說去按個摩或者吃些藥腫瘤就會消失了,被腫瘤壓迫的神經就像被石頭壓住的腳,不把石頭搬走光按摩腳是沒有效果的。因此,腫瘤也是屬于保守治療無效只能手術治療的范圍。
而手術治療的患者人數,從我經手的患者來看,其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患者都不需要通過手術治療,通過積極的保守和康復治療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對于有豐富經驗的醫(yī)生來說,制定手術方案的時候是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去把控風險,而在細節(jié)上,術前、術中、術后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謹慎對待,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都要考慮到。
另一方面,患者擔心的是否癱瘓問題,其實也就是手術是否會傷到神經,這一點上確實是存在風險的,但作為有經驗的醫(yī)生,我們在手術時會把節(jié)奏放慢,在關鍵部位時需要更加小心。
并且在整個手術團隊中也會有專門的醫(yī)護人員同我們一起配合保護好患者的神經。所以,出現(xiàn)神經損傷的情況是非常少的。
對于腰椎間盤突出和頸椎病的手術患者來說,通過正規(guī)專業(yè)的醫(yī)生做過的話,其復發(fā)的機率是非常低的,可能幾千個做過手術的患者中會有一兩個存在復發(fā)再次就診的情況。因此,患者們也不必過于擔心,如果已經決定做手術了,那么就要信任你的主治醫(yī)生,相信醫(yī)生可以治好你的疾病。
像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幾個方面來回答,比如做了微創(chuàng)手術的患者,我們會建議患者短期內帶2~4組腰圍,注意腰背肌鍛煉。
日常上,飲食以清淡為主,可以食用一些豬肉。有些患者的家屬可能覺得術后需要補充營養(yǎng),尤其熱衷于煲補湯,但是,有些煲湯的材料對患者來說是有害無益的,比如三七、田七等活血的中藥材,有些患者可能由于體制問題,喝了這些藥物燉的湯以后局部傷口出現(xiàn)滲液,導致對神經造成了壓迫刺激,影響治療效果和恢復情況。
首先,無論是什么樣患者,我們醫(yī)生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他們做出明確的診斷,通過病史和體格檢查還有影像輔助檢查,比如頸、胸、腰椎的X光片或者MRI。
只有明確了病因才能去確定治療方案,例如一個腰突患者,檢查有顯示突出的椎間盤壓迫到了神經,那么我們接下來要去評估患者這個神經受壓的情況等級,符合保守治療的程度的話,那么就可以用過消炎止痛以及消腫的藥物加上牽引、腰背肌鍛煉等方法去綜合治療。
另一方面,我們會根據患者的治病原因,在生活上給予一些建議,比如改善不良坐姿或者是睡姿,頸椎病患者的話需要注意調整枕頭的高度。還有一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日常喜歡翹二郎腿的,我們也建議不要做這樣的動作。
盡量不要讓患者去搬運重物,日常搬東西時我們也會建議患者佩戴腰圍,避免扭傷腰,加重腰突的癥狀。
牽引治療
對患者來說,疾病所帶來的痛苦不僅僅是生理上的,還有心理上的,很多病程長的患者都存在一定的焦慮情緒,而焦慮的情緒對頸腰椎疾病的恢復來說是很不利的,因此患者需要調整心態(tài),無論是哪一種治療方案,與主治醫(yī)生做好溝通都是非常必要的,之后就需要積極地去配合治療。
很多患者在沒有詳細理解治療方案以及自身病情的情況,多少會打擊治療的積極性,因此如果有患者對于治療方案的選擇或者是疾病認知等其他方面有疑惑的話,也非常歡迎大家備齊資料私信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