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語:急、慢性咽喉炎是臨床常見及多發(fā)病,而中成藥又是臨床治療的最常用藥物,但是中成藥是一個大門類,市面上治療咽喉疾病的中成藥種類繁多,功能主治各有不同。從應(yīng)用上有適用于急性咽、喉炎劑、有適用于慢性咽、喉炎;從劑型上有口服劑、含化劑、噴劑、粉劑、含漱劑等;從功效上有偏于清熱解毒的、有偏于通利咽喉的、有偏于化痰利咽的、有偏于潤喉開音的、有偏于滋陰生津的、有偏于補肺健脾的、有偏于宣肺疏風的等等。不說一些患者很難選擇對癥的藥物,就是一些西醫(yī)大夫也常常是不分寒熱溫涼的亂用一氣。下面我就將一些臨床較為常用的治療急、慢性咽喉炎的中成藥功能主治列舉二三:
一、主要用于急性咽喉炎的藥物:
清喉咽(合劑、顆粒等):由地黃、麥冬、玄參、連翹、黃芩組成。功效:養(yǎng)陰,清咽,解毒。用于急性扁桃體炎,急性咽、喉炎。
甘桔冰梅片:由桔梗、薄荷、射干、蟬蛻、烏梅、冰片、甘草、青果組成。功效:清音開音。用于急性咽、喉炎。用于風熱犯肺引起的失音聲?。伙L熱犯肺引起的急性咽炎出現(xiàn)的咽痛、咽干灼熱、咽粘膜充血等。
喉咽清(顆粒、口服液等):由土牛膝、馬蘭草、車前草、天名精組成。功效: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用于肺胃實熱所致的咽部腫痛,發(fā)熱,口渴,便秘,以及扁桃體炎、急性咽炎見于上述證候者。
黃連上清丸(片):由黃連、梔子(姜制)、連翹、炒蔓荊子、防風、荊芥穗、白芷、黃芩、菊花、薄荷、酒大黃、黃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組成。功效:散風清熱,瀉火止痛。用于風熱上攻、肺胃熱盛所致的頭暈?zāi)垦?、牙齒疼痛、口舌生瘡、咽喉腫痛、耳痛耳鳴、大便秘結(jié)、小便短赤。(可用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
復方魚腥草片:由魚腥草、黃芩、板藍根、連翹、金銀花組成。功效:清熱解毒。用于外感風熱所致的急喉痹、急乳蛾,癥見咽部紅腫、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體炎見上述證候者。
喉舒寧片:由白花蛇舌草、穿心蓮、山芝麻組成。功效:清熱解毒,散結(jié)止痛。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聲帶息肉,聲帶小結(jié),并可用于頭頸部癌腫在放射治療期間所引起的各種炎癥及癌腫的輔助治療。
青果丸:由青果、金銀花、黃芩、北豆根、麥冬、玄參、白芍、桔梗中成藥。功效:清熱利咽,消腫止痛。用于肺胃蘊熱所致的咽部紅腫、咽痛、失音聲啞、口干舌燥、干咳少痰。
新癀片:由腫節(jié)風、三七、人工牛黃、肖梵天花、珍珠層粉、吲哚美辛等組成。功效: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用于熱毒瘀血所致的咽喉腫痛、牙痛、痹痛、脅痛、黃疸、無名腫毒等癥。咽喉腫痛較甚者可用冷開水調(diào)化,敷于咽喉部人迎、廉泉、水突、天突等穴。
六神丸:由牛黃、麝香、冰片、珍珠、雄黃、蟾酥組成。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爛喉丹痧,咽喉腫痛,喉風喉癰,單雙乳蛾,小兒熱癤,癰瘍疔瘡,乳癰發(fā)背,無名腫毒。咽喉腫痛較甚者可用冷開水調(diào)化,敷于咽喉部人迎、廉泉、水突、天突等穴。
喉癥丸:由板藍根、人工牛黃、冰片、豬膽汁、玄明粉、青黛、雄黃、硼砂、蟾酥(酒制)、百草霜組成。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腺炎及一般瘡癤。咽喉腫痛較甚者可用冷開水調(diào)化,敷于咽喉部人迎、廉泉、水突、天突等穴。
清咽滴丸:由薄荷腦、青黛、冰片、訶子、甘草、人工牛黃組成。功效:疏風清熱,解毒利咽。用于風熱喉痹,咽痛,咽干,口渴;或微惡風,發(fā)熱,咽部紅腫,急性咽炎見上述癥候者。
金嗓開音顆粒:由金銀花、連翹、玄參、板藍根、黃芩、桑葉、菊花、牛蒡子、僵蠶(麩炒)、蟬蛻、赤芍、苦杏仁(去皮)、前胡、胖大海、澤瀉、木蝴蝶。功效:疏風清熱,利咽開音。用于風熱邪毒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急性咽炎、急性喉炎具有上述證候者。
黃氏響聲丸:由薄荷、浙貝母、連翹、蟬蛻、胖大海、大黃(酒炙)、川芎、兒茶、桔梗、訶子肉、甘草、薄荷腦。功效:疏風清熱,化痰散結(jié),利咽開音。用于聲音嘶啞,咽喉腫痛,咽干灼熱,咽中有痰,或寒熱頭痛,或便秘尿赤:急、慢性喉炎。
上面藥物大多是清熱解毒,疏風利咽,消腫止痛為主的,藥性均較為寒涼,主要針對于熱毒雍盛或風熱侵襲所致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的咽喉腫痛、干灼、聲音嘶啞癥狀。寒涼藥物易傷胃氣不可長期服用。急性咽喉炎或者慢性咽喉炎急性發(fā)作者,均建議在中醫(yī)大夫辯證指導下服用。另,新癀片、六神丸、喉癥丸均可用冷開水調(diào)化,敷于咽喉部人迎、廉泉、水突、天突等穴位處。其它清熱解毒利咽的單方中成藥還有冬凌草片(或糖漿)、板藍根顆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