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傳統(tǒng)武術文化為我們的生活提供后援之力
“散”和松是連在一起的,“散”是進一步的松,是有目的的松。
從上向下松,由頭到腳。再從下向上松,松到腰胯,然后向四周圓“散”,如用石子投入水中,水紋圓圈向外擴“散”,由小圈到大圈,無邊無沿。
“散”要有個主軸,軸即我的“中”。虛靈頂勁,氣沉丹田,尾閭下垂,身體豎直形成一條直線,由此向四周舒“散”。不要強調豎頂,否則“散”不出去。
“散”不只是“散”成肩圈、腰圈、胯圈三個平圈,更要立體地“散”,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散”,“散”成一個大氣球。氣球由小到大。
內氣舒“散”圓,不是骨肉撐圓。
意氣“散”圓,前、后、左、右、四面八方都要圓。
盤架子要保持內氣的圓,不要扁。
舒“散”要從中心“散”。初練時,從胸出平圓。
練松、“散”、圓,沒有方向。到技擊用的時候,意念指方向,才能有。
“散”是意氣舒“散”,不是骨骼、肌肉的撐、脹。身體各部位都不動,只是動意念。撐、脹出的圈有邊,可以觸摸著;意氣舒散出的圓,無邊,摸不著。
“散”不能帶力,有力則滯。
意念舒“散”是從中心向四周空處“散”,不是各四肢散,否則就滯了。
“散”要精神放松,輕輕松松地“散”,意念太重則滯,“散”不出去。
“散”時要呼氣,不能憋氣。
“散”,意氣松圓了,就能養(yǎng)生;就能“有”(內功)。
不會“散”,意氣憋,要出毛病。
“散”不能弱,關鍵在于精神,神不能渙“散”。
為繼承、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武術文化不懈努力;為社會和諧傳播正能量;為人類的健康事業(yè)干實事!歡迎更多有識之士加入到 “延年益壽不老春”的健康者行列!
“身心舒適為萬法宗!”
弘揚傳統(tǒng)武術文化,讓原汁原味(老六路)為更多人的生活與工作提供后援之力!
湖南省楊氏太極拳(老六路)研修院
網(wǎng)址:http://www.hntj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