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古書之媒》:你們談藏書,我只聽故事

    熱衷藏書的朋友一定注意到了近期的一則新聞,今年秋天,有人在法國北部地區(qū)的一家小公共圖書館發(fā)現(xiàn)了一本之前不為人知的莎士比亞的“第一對開本”,使全世界已知的“第一對開本”現(xiàn)存總數(shù)增至233本。所謂莎士比亞的“第一對開本”,收錄了36部戲劇,幾乎囊括了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在他離世七年后的1623年,該書付梓印刷了大約800本。人們認為,對于莎士比亞的一半戲劇作品,“第一對開本”是唯一可靠的文本。2006年,一本“第一對開本”在佳士得的拍賣價是680萬美元。更加神奇的是,這還不是這家不知名的公共圖書館內(nèi)最珍貴的一本書,館內(nèi)還有一本古登堡《圣經(jīng)》,而此書現(xiàn)存不足50本。

    這則新聞的引人注目之處在于,世間的任何一位藏書家都夢寐以求的兩本珍本書,竟然在一家小圖書館被埋沒了四個世紀。意大利著名作家翁貝托·艾柯不止一次說每一位藏書家都有一個夢想:找到一個老太太,她想賣掉家中的一本書,而她自己卻不知道這是本什么書。在他看來,藏書家就是這樣一種人:“多愁善感,乖戾顛倒,自私自利,不切實際,奢侈放縱,反復無常?!倍兰o著名的藏書家之一羅森巴赫博士也提到:“根據(jù)我的所見所聞,有人甘冒傾家蕩產(chǎn)的風險,不遠萬里,走遍半個世界,和朋友絕交,甚至撒謊偷騙,都是為了一本書。”他甚至說藏書家,他的同行,都是“一群展翅待飛的禿鷲,耐心地等候某個同行歸天,隨后就猛沖下來撲向逝者的藏品,兇殘地攫走一些垂涎已久的珍寶?!?/p>

    在民間藏書家韋力與嘉德拍賣有限公司古籍善本部總經(jīng)理拓曉堂的對談錄《古書之媒》中,也談到了不少藏書家的逸事。比如黃裳外表木訥,其實內(nèi)心十分精明。他有次偶遇明代著名藏書世家澹生堂的書,就判斷不止這幾本,于是偷偷跟著書商,找到了澹生堂的后人,一位僅存的老太太。但她并不是大批量地出售家中藏書,只是為了擺脫生活困境才偶爾為之。黃裳沒有辦法,只好讓書商一直盯在老太太家門口,什么時候賣就什么時候收。后來其他書商也得到消息過來圍觀,齊聚在老太太家門口。黃裳擔心這些書商之間相互競爭,就給他們每人一部分錢,讓書商之間排好順序,輪到哪一位,就哪一位上門收購,最終收到的書都歸了黃裳。

    《古書之媒》中這樣零零散散的藏書家故事有很多——他們談藏書,我只看故事。藏書家雖然不算一個神秘的職業(yè),但是不得不承認,在讀書與藏書之間還是有很深的差距。很多藏書家并不都讀書,他們看中的是某本書珍稀的屬性,是為了書的生意。但是讀書的藏書家自然更是優(yōu)質(zhì),他們胸中的丘壑和腦中的知識地圖為其收藏錦上添花。

    《古書之媒》的兩位對談?wù)叨己苡幸馑?。韋力自不待言,芝蘭齋的名號隨著他一系列談收藏古籍的美文流傳甚廣。拓曉堂與古籍收藏的緣分更是情深意切,早年在國圖善本部八年的整理工作功不可沒,1994年加盟嘉德拍賣公司,又成就了中國的古籍拍賣事業(yè)。這本書的副標題是“感知拍賣二十年摭談”,說是“摭談”,其實是深入淺出,中國二十年古籍拍賣的風云變幻盡收字里行間,讀下來有拍案叫絕之處,也有惋惜動容之時;眾多藏家對古籍的各種珍善本圖書的如數(shù)家珍之處,令人受益良多。

    “書籍自有命運”。書籍的傳世不外乎收藏和流通,流通又收藏,聚散之間,風云流轉(zhuǎn),歲月摩挲。法國著名作家埃德蒙·龔古爾去世時留下一段關(guān)于收藏之物的遺囑為眾多人所知:“余收藏之畫作、書籍古董,總而言之,一生所喜歡之藝術(shù)品,切勿轉(zhuǎn)交給冷寂如墳之博物館,苦待粗疏之看客,投以蠢笨一瞥。必交予拍賣師,槌起槌落,自此散出。然則往昔搜羅各藏品之樂,皆可傳諸與我氣味相投之人?!边@大概是我最為喜歡的拍賣古籍的理由,無關(guān)商業(yè)利益,無關(guān)炒作,無關(guān)生意商賈,只是深愛書籍,感同身受。事實上亦是如此,在《古書之媒》中,韋力與拓曉堂的對談之間已經(jīng)將二十年嘉德拍賣的眾多故事銘記于心,有多少宋元明清的珍善本書從民間搜得,又以高價賣出。時隔幾年,同樣的一本書又以當年數(shù)倍之價重新流入市場之間。書籍聚散之間,背后數(shù)不清的故事,隨著一聲聲槌落,重新書寫自己的身世遭遇,仿佛又一次的生命輪回。

    收藏古書與收藏其他藝術(shù)品有著很大的不同,大概這種收藏還是蘊含著無數(shù)書癡的鐘情之愛。一本古舊的圖書與一個古舊的花瓶之間,相差的不但是價格,還是一段過往的時光。書籍里都是故事,一個印章是故事,一個批注是故事,一個鈐印是故事,一個不同的刻本也是故事,這一本書就蘊含了無數(shù)經(jīng)手之人的精神世界。所以拓曉堂在書中說收藏界最好玩、最耐玩的東西就是古籍,拿一本書,校對一遍,再去檢索查證,品評一番,如果有識見有筆墨,像黃裳一樣,每本收藏都要寫一段序跋,大概兩三年玩一本書都有可能。這種玩法才是真心熱愛古書,而非為了投資,為了掙錢,為了炒作。如果真為了生意,倒不如去搞點別的,古代字畫,瓷器花瓶,投資房地產(chǎn),都比藏書有經(jīng)濟價值。

    說白了,古書只能是那些真心愛書之人才真正懂得其中的端倪和價值?!皶杂忻\”,但是也只有書癡們才真正懂得其中的真義。正如十九世紀藏書家菲爾茨夫人指出:“高士賢哲的舊物,往往帶有一種神圣。這種神圣,與此故物本身的價值和重要性無關(guān)。我們最鐘情他們讀過的書:我們翻動他們深愛的書頁時能看到另外有一只手指著那一行一行的字,另外有一個人埋頭于翻開的書冊之中。”

    《古書之媒:感知拍賣二十年摭談》

    韋力、拓曉堂著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倪怡中:“孤島”時期鄭振鐸搶救國寶
擁善本書就像坐擁繁華段地產(chǎn)
如何保存書不產(chǎn)生霉味?書本有霉味的處理方法,藏書的人看一下
【人文】藏書家為什么喜歡書
《兩漢策要》天價背后的古書熱
古書的投資在學不在藏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