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病終結者:專注于傳播骨病科普知識,幫助患者就醫(yī)。我們誠邀各位骨科醫(yī)生投稿,共同推動骨科科普傳播。
投稿郵箱:gubingzjz@163.com
昨天我們說到了下廉穴,它是治療肘臂痛之要穴。今天我們繼續(xù)沿大腸經(jīng)的循行路線前行,解讀一下其第九穴----上廉穴。
上、下廉穴是一個“對穴”,經(jīng)常同時使用,因為它們都對治療手臂的疼痛有作用。但二者還是有一定的區(qū)別的,那就是以肘為界,肘之下(含肘)疼痛歸下廉穴管,而肘之上歸上廉穴管,肘之下的代表病癥為網(wǎng)球肘,而肘之上則是肩周炎,從這個意思上說,上廉穴算是治療肩臂痛之要穴了!
上
廉
穴
解
說
上廉穴出自于《針灸甲乙經(jīng)》,別名手上廉、強壯、手之上廉,屬手陽明大腸經(jīng)。中醫(yī)認為上廉穴具有調理腸胃、通經(jīng)活絡,可以有效地清理腸胃,治療便秘。臨床當中主要用于治療腹痛、腹脹、腸鳴等病癥,還可用于治療肩膊酸痛、上肢腫痛、上肢不遂、手臂麻木等上肢病癥。
取
穴
定
位
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3寸處。
上
廉
作
用
與
功
效
1.本穴為手陽明之穴,手陽明經(jīng)上達于面與督脈交會,其氣上達于頭,故可通調頭面經(jīng)氣,疏泄頭面風熱,治療頭痛眩暈,面癱;
2.通過調理陽明經(jīng)氣血,治療循經(jīng)的肘臂疼痛,麻木,癱瘓;
3.本穴通過調理大腸經(jīng)氣而具有清腸利腑的作用,可在治療腹脹,腸鳴,泄瀉等腸腑氣機紊亂之疾患。
功能作用
緩解治療頭痛、目眩、肩膀酸痛、手臂麻木、上肢不遂、腸鳴腹痛等。
主治病證
頭痛,肩膊酸痛,半身不遂,手臂麻木, 腸鳴腹痛。
日常保健
采用按揉的方法,將食指的指腹按壓在上廉穴穴位上,以穴位為中心進行旋轉按揉,注意按壓時要控制力度,要均勻、適中,每次按揉3-5分鐘即可,每日早晚各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