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標普500、萬得全A、GDP
導語:股市值得投資的關鍵在于,他能帶領我們趕上國民經濟增速。
今天為大家講一講我對股指的看法。我們經常關注股指的走勢規(guī)律,但很少想到指數本身的規(guī)律,我把我發(fā)現的一些心得給大家講一講。
1929年,美國名義GDP是1045億美元,標普500指數最高點是31.86點。2000年美國名義GDP是102847億美金,71年名義增長97倍,標普500指數最高點是1552.87點,同比名義增長48倍。我們可以初步對應一個映射關系:
標普500的歷史估值高點漲幅=0.5倍美國名義GDP漲幅。
標普500的基期是1941年至1943年,標普500的最低點是7.47點,美國這三年的平均GDP是1661億美金,2009年美國GDP是144187億美金,累計漲幅85倍,同期標普500最低點是666.79點,同比漲幅是88倍,我們可以初步對應第二個映射關系:
標普500的歷史估值低點漲幅=1倍美國名義GDP漲幅。
2018年美國的名義GDP是20.5萬億美金,差不多是2018年的2倍,我們大概可以推論美國這一輪牛市頂點,標普500指數大概是要運行到3100點上方,而牛市見頂以后,標普500指數的跌幅可能遠超很多人的想象。
我也研究了一下A股幾大指數,居然也出現了這種對應的映射關系。
一個指數要想準確,樣本起碼得有500只股票,樣本太少,股票供不應求,指數容易受情緒影響暴漲暴跌,沒有太大的價值。上證指數就是從統(tǒng)計老八股開始的,這幾只股上市后上證指數在情緒的主導下一路上漲,1992年5月21日整個指數的漲幅居然高達105%。為了更好的指數與經濟的對應關系,排除情緒和權重的過度干擾,我們從該指數包含500只個股作為計算基期。
2000年上證指數才開始有了500只股票(扣除B股),這時候的指數才開始真正有了參考價值。
2001年我們的GDP是110863億元,哪一點上證指數見頂,最高點是2245.43點,2015年我們的GDP是685993億元,同比增長5倍,上證指數最高點是5178點,最大漲幅是1.3倍,遠沒漲到2倍的目標,也就是6700點。也就是說沒有漲幅沒有達到GDP的增長水平。
深圳綜合指數則是放映了另一種對應的關系。2004年,深圳交易所有了500家上市公司,指數開始有了統(tǒng)計價值,不會因權重股異動導致指數出現失真,因此我們從2004年來看深成指。
2004年深成指最高見472.18點,當年的GDP是16.18萬億元,到2015年是68.6萬億元,GDP增幅是3.24倍,因此理論上的最高點是2000點附近,但是深綜指的實際漲到了3157點,也就是說漲幅超過GDP增幅。
為了更好的放映這個變化,我們換一種指標,萬得全A指數,這個是統(tǒng)計滬深全部A股的指數,他是從1999年底取的基期,包含的上市公司數量已經有900多家。另外,由于包含滬深兩市的股票,且以自由流通股本來計算指數,因此受權重的影響小,指數更公正。
2005年,萬得全A指數最低是576.93點,2013年最低點是1878.83點,同比增長2.26倍。同期GDP從18.73萬億增長到59.29萬億,同比增長3.2倍,也就是說A股的底部也是遵循這樣一個映射關系:
萬得全A指數歷史估值低點漲幅=1倍中國名義GDP漲幅。
我們預計2019年的GDP是98萬億,是2005年的18.73萬億的5.23倍,對應的萬得全A指數最低點應該漲到3018點。我們可以看到2019年萬得全A的最低點是3170點,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A股會在2019年見底。
2000年,中國GDP是10萬億,萬得全A最高點是1636.05點,2008年中國GDP是31.9萬億,是2000年的3.18倍,萬得全A的指數是4189.76點,是2000年的2.56倍,指數增幅是GDP增幅的0.8倍。2015年GDP是68.6萬億,是2000年的6.86倍,萬得全A指數最高點是7157.8,是2000的4.38倍,指數增幅是GDP的0.64倍。我們可以預計這種趨勢,A股頂部的漲幅是在向0.5倍收斂。我們可以構建這樣一個映射趨勢:
標普500的歷史估值高點漲幅→0.5倍美國名義GDP漲幅。
假如2021年中國的GDP是110萬億,若A股走大牛,當年萬得全A指數應該接近9000點。當前萬得全A指數是4254點,意味著未來至少還有110%的增長。如果未來是慢牛走勢,假如A股年化增長為16%,最少可以保證A股走出5至6年的慢牛。
我們從經濟與股市關系的視角,我們就知道了A股的底到底在哪兒,A股的頂又會去向哪兒。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如果A股出現美股一樣走慢牛,我們最少還有5至6年的牛市,每年的復利收益可以達到16%。
萬得全A的市盈率是16.8倍,市凈率是1.8倍,估值不高不低,與美股100多年的平均估值持平。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萬得全A的收益率已經達到了31%,市場整體低估的超額收益越來越少甚至消失,投資繼續(xù)希望像過去2個月內爆賺不太現實了。未來A股上漲的動力將主要基于經濟增長和上市公司盈利改善情況,投資的年化收益率大致與名義經濟增長或者上市公司盈利增長水平一致。
點擊下方圖片進入小程序,在大咖頁面找到張淼老師,盤中實時為你解盤,規(guī)避風險!
數據來源:Wind數據、通達信軟件、大智慧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