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葉一枝花又名重樓,有消炎止痛、活血散瘀、清熱解毒、涼肝定驚之功能,用于毒蛇咬傷、癰瘡腫毒、風濕性關節(jié)炎、扁桃體炎、流行性腮腺炎、癌腫、跌打傷痛等癥。它原是野生于山坡陰濕處及灌木叢下,近年來人工馴化成功。
1、選地整地
重樓對大氣候和土壤類別要求不嚴,但力求有生長發(fā)育的特殊小氣候。要選擇日照較短的背陰緩坡或平地,以質地疏松、保水性、透水性都比較強的夜潮地、灰泡土、腐殖土地種植最為理想。重樓根系不深,采取一般整地后,每畝施土雜肥或森林腐殖質3000~5000kg后作墑,墑寬130~150cm、高30cm,溝寬30cm,然后淺鋤一遍,使耕作層肥土均勻,整平整細待播。
2、播種
重樓以種子繁殖為主,亦可用根莖繁殖。
2.1種子繁殖
2.1.1直播:于5月上、中旬透雨后,在整好的墑面上以行距30~35cm,塘距20~25cm打3~5cm深的小淺塘,130cm的窄墑打4行,150cm的寬墑打5行。播種前將種子冷浸24小時后,撈出拌草木灰播種,每塘下種2~3粒,播后覆蓋細糞細土各半的肥土2~3cm,土干應及時澆水,7~10天萌發(fā)出苗。
2.1.2育苗移栽:于4月上旬在有水源的旱地或菜園地中選擇苗床。翻挖土地前用40%五氯硝基苯,5~10kg/cm2拌細土撒施,進行土壤消毒,然后又復翻挖表土層,把墑面整平整細后,在墑面上按15cm的行距開5cm左右深的播種溝,在溝中按株距5cm擺種,然后覆土3cm,蓋細糞2cm,澆透水并覆蓋拱膜,5~7天即可出苗,出苗1月后按直播規(guī)格移栽大田。
2.2根莖繁殖
秋末冬初采挖健壯、無病蟲害根莖置于陰涼干燥處砂貯,于翌年4月上、中旬取出,按有萌發(fā)能力的芽殘莖、莖痕特征,切成小段,每段保證帶一芽痕,切好后適當晾干并拌草灰,像育苗一樣條栽于苗床,并蓋薄膜,15~20天后根段上萌芽生根長芽后,于5月上旬按直播規(guī)格移栽大田。
3、大田管理
3.1間苗補苗
5月中、下旬對直播地進行間苗、同時查塘補缺。間苗前要澆水,用木撬取苗,補苗時澆定根水,保證全苗和足夠的密度。
3.2中耕除草
重樓要求土壤疏松,要特別注意松土除草。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暴雨多、土壤易板結時要及時排水防澇,勤中耕、淺松土,注意清除雜草。
3.3遮陰
重樓喜蔭蔽、懼強光,全生育期均以透光度40%~50%為好。因此出苗、移栽后,就要采取遮蔭措施。在有條件的地方,最好采用遮陽網(wǎng);沒有條件的地方可采取用草席遮蔭的辦法。
3.4追肥培土
重樓通常有上面開花下面塊莖就膨大的生長規(guī)律,一般在6月中、下旬到8月膨長最快,必須在6月上旬重施追肥,每畝用牛羊廄糞和土雜肥2 000~3 000kg,加普鈣20~30kg,追于根部后結合清溝培土,培上的土必須松散,保持墑面、溝底無積水。
3.5病蟲害防治
3.5.1莖腐病:此病苗床期有發(fā)生,高溫多雨時大田危害較為嚴重。首先是在莖基部產(chǎn)生黃褐色病斑,病斑擴大后,葉尖失水下垂,嚴重時莖基濕腐倒苗。防治措施:與禾本科作物輪作,移栽前苗床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作為“送嫁藥”,剔除病苗;大田發(fā)病初期用95%敵克松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灌塘,每隔10天1次,連灌2~3次即可。
3.5.2黑斑?。捍瞬≈饕谙那锔邷仄?,土壤潮濕、通風不良易形成葉枯和莖枯,防治時注意排水,降低濕度,減輕發(fā)病;發(fā)病初期噴灑5%菌毒清水劑300~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000~1 500倍液,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3.5.3金龜子:成蟲危害葉片,幼蟲咬食根莖。防治時可用鮮菜葉拌敵百蟲放于墑面誘殺幼蟲;夜間用誘捕燈或火把誘殺成蟲;整地作墑時,每畝撒施5%辛硫磷顆粒劑1.5~2kg。
4、采收
以重樓種子栽種的五年收獲塊莖入藥,塊莖繁殖的三年后即可采收塊莖入藥,一般以秋季倒苗前后采收,要注意保持塊莖完整,可先割除莖葉,然后用鋤頭從側面開挖,挖出塊莖,抖落泥土,清水刷洗干凈后,趁鮮開片,片厚2~3mm,曬干即可。陰天可用30℃左右微火烘干,以免糊化顯膠質。
↓點擊查看最新重樓種植技術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