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為其子昌意娶蜀山氏女昌濮為妻
生子高陽
是為顓頊
顓頊稱帝后封其后代于蜀
世為侯伯
歷夏、商、周三代
華陽國志 · 蜀志
李白留下詩文《蜀道難》:“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逼渲忻鑼懥耸竦刂U峻閉塞,自古以來,那都是一方神秘國度。從魚鳧氏建立第一個王朝開始,至秦國取蜀,古蜀國共十三位君王在位,存在七百二十九年。三十年前在四川廣漢的考古發(fā)掘讓沉寂千年的古蜀文明終于重見天日。
一尊尊銅人頭像被安放進玻柜
三、四千年前的上古先民
曾在神秘祭祀中對著它們閉目祈禱
如今面對周圍的人潮涌動
它們的神情與那時無異
長沙博物館本次的三星堆遺跡特展中,具有夸張面部特征的青銅人面無非最易引人駐足。上刁的眉目、外突的眼睛、 如翼的雙耳、直勾的鼻子、邪魅的嘴角,詭靨難忘。 各種特征都令學(xué)者認為,這是古蜀人將人和圖騰相互轉(zhuǎn)換的表現(xiàn),而他們的圖騰應(yīng)當(dāng)是某種鳥類。飛翔的鳥同時也是統(tǒng)治者與太陽神之間的中介物,王族用鳥作為自己的名稱和徽號,神職人員也時常打扮成鳥的樣子與神交往。
另一方面,對于為什么大部分銅人的眼睛沒有表現(xiàn)瞳孔的好奇,考古學(xué)家猜測,它們可能象征著類似薩滿的神職人員,也可能是雙眼失明的鼓矇階層。而黃金面罩和青銅立人的出現(xiàn)讓他們不得不將眼光投向西亞、近東文明。
-銅人頭像-
-銅人頭像-
-銅人頭像-
銅獸面
來自神秘古國的它們充滿著想象張力
非凡的技藝之下是古蜀人自然觀與世界觀的樸素表達
卻又有深邃的思想依稀顯露
令人著迷
來自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的眾多青銅器中,還包括銅鷹形鈴、銅跪坐人像、銅鼎、銅蛇、銅鳥、銅虎形器、銅虎牌示、銅眼形器、銅太陽器等,風(fēng)格獨特、器形奇異,但都無一例外地表現(xiàn)了當(dāng)時工匠們先進的技術(shù)和手段。
其中,直徑約為85厘米的太陽器奪人眼球,多數(shù)人認為,這與三星堆文化時期日神崇拜的宗教信仰有關(guān),古蜀國末代蜀王號“開明”也成為有力輔證,圓凸中心及暈圈上的小孔可能用于釘掛與宗廟之上。古人多通過紋飾,圖案表達太陽崇拜,然而將其以青銅器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實屬少見。
-銅鷹形鈴-
-銅鼎-
-銅蛇-
-銅虎形器-
-銅虎牌示-
-銅眼形器-
-銅太陽形器-
-銅太陽形器-
-銅鳥-
-銅跪坐人像-
玉琮
那時的人們就地取材
化石為虎化投銅為鳥
將最樸素的材料雕琢剜刻成念想
千古后仍能
尋覓到流盼的濫觴
在廣漢三星堆遺址的北部成都,出現(xiàn)了晚于其的金沙遺址,時代處于商代晚期至西周早中期,它是繼三星堆文明以后古蜀文化的又一都邑所在。
金沙遺址與三星堆遺址、成都平原的史前城址群、戰(zhàn)國船棺墓葬共同構(gòu)建了古蜀文明發(fā)展演進的四個階段,復(fù)活了一段失落的歷史,再現(xiàn)了古代蜀國的輝煌。其出土的祭祀品種類豐富,成都博物館的并沒有將出土數(shù)量眾多的陶器借予展覽,而是選擇了銅、玉、石、骨器等于宗教祭祀活動密切相關(guān)的器物。
-玉牙璧-
-玉梯形刻槽形器-
-石跪坐人像-
-石 蛇-
-石 虎-
-銅掛飾-
-銅人形器-
“太陽神鳥”金飾
黑色絨面背景
襯托著薄如蟬翼的先秦珍品
遠古的靡音在每一個形狀的轉(zhuǎn)折中
變得沉默與迷蒙
中國文化遺產(chǎn)標志便是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飾,嫻熟精湛的錘揲與切割技術(shù)讓這件三千年前的金箔精致地如同一件現(xiàn)代剪紙品?!八镍B繞日”象征著古蜀人對太陽的頂禮膜拜,而另一件蛙形金箔則表現(xiàn)了祭蛙求雨的古老祭祀習(xí)俗,因為在中國遠古神話傳說中,蛙是生殖崇拜和月亮崇拜的代表。
這些來自神秘古國的遺跡充滿著想象張力,非凡的技藝之下是古蜀人自然觀與世界觀的樸素表達,卻又有深邃的思想依稀顯露,令人著迷。
-太陽神鳥金箔(復(fù)制件)-
-金鳥獸魚紋帶-
-金蛙形器-
-金喇叭器-
長沙市博物館展覽日期:9月20日—12月20日票價:免費